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臧志风(本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什么是企业法人财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出资者所有权同法人财产权分离,这同过去提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什么不同?企业法人财产权是由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的改革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随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转变,将政府的所有权管理同行业行政管理进行分离,以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政府所有权管理职能部门要尽快建立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试后,最终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专职机构,组建一批以产权为商品进行经营的国有资产经营中介机构,将国有企业所有权分解成不同的法入产权,并负有限责任,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才能提到相对的分离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对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理解钱德三(云南省政府经研中心研究员)产权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确需深入学习《决定》,加深理解和探索。一、明晰产权的意义产权问题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产权明晰后,一...  相似文献   

4.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理市场的形成及其类型在现代公司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或经营权)的分离及其效率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经理市场的存在及其功能的发挥。经理市场的形成是现代公司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必然结果。现代公司起源于产权结构的变革。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现代公司既不是由银行家也不是由家族所控制的,而是所有权变得极为分散,即股权的分散化。其次,具有特殊人力资本的专职经理阶层的出现解决了所有旮不懂经营管理的问题,从而大大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谁来…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综述陈述一、产权概念界定产权概念如何界定,理论界分歧较大,主要有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_产权是以财产为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和,不仅包括财产所有权,而且包括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如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所有权是其权能的基础,所有权权能...  相似文献   

6.
评“企业所有权”论吴易风在近年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中,“企业所有权”论是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企业所有权论者抨击国家所有权即全民所有权是“产权虚置”。他们说:“何谓产权虚置?从名义上说,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营企业产权,属于全民所有,你我他人人有份。...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所有权实证分析熊海斌所有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根本。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理想,根源在所有权机制上。产权和所有权问题近年来受到理论界的特别重视,但是,我国所有权机制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存在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通过哪些环节对我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本...  相似文献   

8.
<正> 产权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否顺利走向市场的根本问题。在由《经济日报》、山西省委政研室、省经委联合举办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上,不少同志把理顺产权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提了出来,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企业要想有完整的经营权,必先享有所有权,那么,如何界定和明晰、理顺国家和企业法人之间享有所有权的关系?又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从法律上加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王琴梅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一)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目前大体上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理解为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这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第二种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市场调节,具体指调...  相似文献   

10.
厉有为在1994年1月26日《深圳商报》上撰文指出,在国有资产产权改革中,实行三重所有权的分离与重组,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这样可最终把国有资产的产权落到实处。所谓“三重所有权”,即国家最终所有权、各级政府实际所有权、企业法人的委托所有权。这样对国有资产分离重组之后,有以下好处:第一,维护了全民所有制,为国有资产产权的实现形式找出了一条路子。这不仅从法律上使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制得到保障,而且在必要时使国家对任何国有资产拥有最终占有权和处置权。第二,可以充分明确和发挥各级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责任和权力,实现产…  相似文献   

11.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四)明晰国有资产产权是否意味着分割所有权?是不是要改变国有制经济的性质?在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时,有人提出,不改变国有制本身,产权就不可能明晰,所以企业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国有制性质。这种看法对不对呢?如果分...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正式确立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度,事实上造成了城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属不同行为人的现状,即"房地二元格局"或"房地分离"。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框架,产权清晰是效率的前提,因此房地分离现象造成的产权认定困难亟待得到制度层面的解决。随着城市住宅用地70年使用期限即将到来,如何破解房屋续期的政策和现实困境,房产使用权和所有权如何重新界定,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摇篮———上古时代地中海西岸地区的商业活动柏铮编者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广大干部面临着层出不究的问题: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区别?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如何?假昌伪劣现象是不...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顺企业产权关系?费宁(云南省委党校讲师)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关系的构造形成,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必须保障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另一方面是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基本原则是既坚持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不变,又要...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产权革命的新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袁恩桢研究员中共十四大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里呢?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企业法人财产...  相似文献   

16.
黄树森 《桂海论丛》2000,16(3):30-32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制度的具体形式,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基础。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宏观实现形式,产权分解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微观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试论市场经济与建立企业经营者职业风险机制──如何使企业经营者经营好法人财产?张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国家实际上对企业负有无限责任的问题,使企业切实关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以产权变动和国有企业职工去职为切入点的改革构想梁中堂在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最核心的问题。当前改革的难点是什么,怎样克服难点取得进展?本文试图提出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和可操作的改革方案。一、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从7...  相似文献   

19.
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卢文兵当前,加块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推动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国有企业产权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产权是所有权的延伸,界定产权的前提是先界定所有权。《民法通则》中对...  相似文献   

20.
简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余泽清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的进程,始终围绕着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就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和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