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山西省平陆县张村镇民政助理员裴效民,大学毕业干民政,十年如一日,怀着爱民如父母的朴素扈精,为民政对益服务,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被运城行署树为学习的典范。——编者我叫裴效民,今年35岁,1983年山西农大毕业,1985年元月担任张村镇民政助理员。10年来,我从一名稚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较为合格的民政工作者,受到了民政对象的赞誉、群众的信赖,我镇也被民政部命名为“民政工作全优镇”。我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人,出生三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1979年,我考入山西农大。4年大学生活,我仅花了家里200元钱,靠…  相似文献   

2.
读了《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17期《向被害人忏悔》一文,心中涌起两份感动。一份是感动于服刑罪犯向被害人或其家属真诚忏悔、努力赎罪的勇气;另一份则是被受害方对曾伤害过自己的人给予宽恕的胸怀所感动。被害人父亲给服刑犯刘庭的回信中写道:“大错已铸成,时间能冲淡一切,我们原谅你,年轻人!”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在民政的怀抱中成长,那时有的只是憧憬,有的只是敬仰,您像一棵黄山松,高大地矗立在我稚嫩的心上。长大了,我在民政的氛围中成熟,此时有的是责任,有的是使命,您像大海中的灯塔,明亮的光芒指明我行进的方向。哦I民政,您是政府的左臂右膀,您是灾民心中的太阳,您是贫者致富的桥梁哦!民政,当蒲公英盛开遍地金黄,当兰草花地漫山吐芳,当柳条儿随风荡漾,我站在春风里,要把心中的您颂扬:您把好男儿炼成了钢,把好女儿育成了栋梁。访贫问苦,走村串户,山高路远不畏艰险,嚼着泪,咬着牙,为了灾区的企盼,风雨无阻,艰…  相似文献   

4.
做好梦都想成真,何况我这个梦是现实生活中心中的梦,更想成为现实。我于1998年初担任镇民政所长。在没有成为民政人之前,我也进过镇敬老院,但现在的感受和那时的感觉却大不~样。镇敬老院原本是镇农场改造的房屋,住房低矮潮湿,环境杂乱,一进大院就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任职伊始,我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梦想早日把敬老院从偏僻的野外搬回镇政府驻地。机会终于来了,1999年,我什]台陈镇所在的溪河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民政所“三位一体”建设,即民政所、敬老院、经济实体三者合一。乘着这股东风,我和主抓民政的镇领导…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红桥区大胡同街民政对象多,待业人员多,街分管民政主任康振强为他们找就业门路绞尽脑汁。一天,他看到有条300米长的地段闲弃着,心里一动:何不把这地方利用起来,搞个民政市场,在就业门路上搞点突破。打定主意后,他与领导商量,得到支持;与职能部门协商,疏通了关系。经过一番筹集,民政市场办起来了,设置了99个摊位,安排了66个下岗职工、7名劳教释放犯、3名残疾人,还让一个弱智者当上了保洁员。这位弱智者的父亲高兴地说:做梦也没想到,我试个傻儿子给守排了工作。既然叫民政市场,就得有民政特色。市场纳入民政经济范围…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郓城县刘口乡民政助理员,孤寡老人称他为好兄弟,残疾人称他为送温暖的人,我母亲称他为傻子,他身上有说不完的故事,他就是我的父亲──梁乃印。 自1980年父亲担任民政助理员以来,他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然而,对上他却不能照料年迈的爷爷奶奶,对下他顾不上关心我的学习生活,对母亲他更是一点忙都帮不上,家中大小事项全靠母亲打理。 记得父亲刚上任不久,有个残疾人到民政办公室来领残疾救助金,当时还不到发钱的日期,来人直嚷:“我没有钱了,我得吃饭啊。”一个老红军冒着酷暑,也大老远跑来领钱。望着他们失望的…  相似文献   

7.
无悔民政人     
两年前,当县政府办公室要调我去工作时,熟人都对我说;应该去,你年轻有文化,调到领导身边当秘书,对你个人前途有好处。老局长找我谈心说:“局里眼下正缺少写材料的人,如果你真要走,我们也不会阻拦你,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留下来,用你的笔写出我们民政人的酸甜苦乐,记下我们民政人的奋斗足迹。”老局长的一番话,让我思索了好几天。虽然我到民政战线才一年多时间,但同事们为改变民政事业落后面貌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深深地理解了民政,认识了民政。当初虽在走与留的问题上有一番犹豫,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民政。我是1992年…  相似文献   

8.
不知不觉中我成了一名民政学校中的学生,与民政人成了战友。1998年那场震惊世人的洪天巨浪,让人不寒而栗;然而电视上,报纸上,杂志上,到处都有我们民政人奔波的疲惫,那是我们民政人分忧解难的义不容辞。看那长龙,看那载满全国人民满怀关切的食品和衣服,温暖了多少颗流泪的心,抚慰了失去家园后的苦痛,广大民政人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用双手托起新的希望。那蕴含深刻哲理的校徽,曾让我注视了许久。作为一名民政人,我把民政比作一盏灯,一盏照亮所有黑夜中孤独灵魂的明灯。巴金老人的灯曾经使他微笑着面对生活,我们民政这盏长明灯…  相似文献   

9.
正落笔前,我才发现,自己和民政已经一起相依相伴了十个年头。十年,沧海一粟,但见证了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的蜕变与成长,也让我和民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民政,不仅仅是我从事的一份工作,更像是我的一个朋友、一位家人。2011年,我到杭州市萧山区政府办事服务中心民政窗口负责社会组织管理,新到工作岗位的惶恐、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作为一名民政干部,我比较注重积累民政资料。现已剪辑民政资料、30多个剪根本。每年的《中日民政》杂志也装订成册。从收集的民政报刊资料中,我感觉到,《中国民政》虽然装订成册收集较全。但在使用和查找资料上仍不太方。我由此想到《中国民政》到年底编辑一份《标题目录索引》该多好在我国琳琅满目的期刊杂店中有许全编发全年(标题目录索引入这既睦示厂期刊各专栏的整体风貌和编辑脉络,总结了作者编辑的1作又使读者得到很大方便一在找保存的(中国民政Z中也市一份曾刊登全年(目录索引入这份索引共收集了四百多篇文章际题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1994年第12期刊登过一篇通讯《“民政大庄园”》,详尽介绍了山西省吉县民政人艰苦创业、兴办救灾扶贫生产基地的事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据我了解,湖北省公安县民政局也有一个“民政大庄园”——救灾扶贫养殖基地。不同的是,前者以“林”为主,三千亩流域,一千亩果园;后者以“渔”为主,数百亩鱼塘波光闪闪,鱼鳖鹅鸭样样具全。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发展民政农业经济。长期以来,福利生产一直是民政经济的主力军;最近一些年,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异军突起,搞得有声有色,成了民政经济的又一支主力军。笔者认为,抓民政经济路…  相似文献   

12.
做好民政工作,需要领导重视和支持。这重视,这支持,既是领导的职责,又要靠民政干部去争取。我争取领导支持的办法是主动向领导提建议,u领导心中有民政,脑子里经常想民政。去年一年,较大的建议我提了三个。我们镇敬老院全国先进,本已万错,但我感到先进就得不断前进,不可停在一个水平。于是我向领导建议,院里设施有些老化,应投入一些资金,进行一次维修。领导同意了,拨款9.2万元,并让打紧搞。几个月后,搞完了维修,先进敬老院又添了新光彩。我们镇优抚对象优待金原本不低,但我考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物价涨幅又较大…  相似文献   

13.
民政助理是直接为民政对象服务的,如何搞好在接服务,我的办法是进村入户。我要求自己做到十到户。即政治思想工作深入到户;发展规划制订到户;开发项目选定到户;致富信息传播到户;科学技术指导到户;生产资料送货到户;机械修理帮助到户产品销售收购到户依作物病虫害防治到户;实际问题解决到户。我任民政助理2年多来,足迹踏遍全镇33个村,遍访了31000多名优抚对象和困难户,为优抚对象解决宅基地80余处,减免地皮费管理费8万多元;为老复员军人解决生活困难12万元;帮助860名特困户子女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走上了致富路。同堂村一组…  相似文献   

14.
张仁民 《中国民政》2008,(11):16-18
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在民政工作第一线工作了22年。从30岁到52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我有幸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积极投身火热的民政改革;有幸用自己所热爱的方式记录并见证了辽宁乃至全国民政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为有幸成为一名民政干部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值此,要回忆和书写的人和事有很多,限于篇幅只能奉献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几点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是仰望着“老民政”一的身影使大的,听着救灾济困的故事走近了民政,成了民政人,烙上“民政印”。有人将党和政府比作太阳,那么我们民政人就是手托太阳、播撒阳光的人。在保康,哪里最贫困,哪里就有民政人的身影;哪里群众生活最困难,哪里就有民政人的问候;哪里有灾情,民政人就在哪里出现…··民政人用心血、用汗水将无尽的春晖撒向3225平方公里的每个角落,架起了党和群众心心相通、血肉相连的桥梁。鞠躬尽瘁为人民,危难之处显身手,何惧马革裹尸还,更是民政人的壮烈情怀。保康十年九灾,灾害频繁,救灾救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6.
我是基层民政局的一名干部,曾就读于民政学校。我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尽管自己受过两年的民政专业教育,但由于民政业务不断向纵深发展,原有知识已不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据我所知,基层民政干部职工中,受过民政专业院校培训的微乎其微。不可否认,近年国家已采取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培养在职干部,但培养专职民政干部的学校似乎不多。低素质的民政干部队伍,严重制约了民政工作向高深层次发展。这就要求基层民政工作者要自加压力,善于学习,不断进步。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给基层民政工作者创造更多的专业学习机会:第一,选一些德才…  相似文献   

17.
时光转瞬即逝,我从部队转业到民政系统工作很快就要满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来,我在民政的岗位上体会、感悟到了许多许多!每当我想起、接触我的工作对象时,我既欣慰又感动。深感这份工作的分量,深感我的付出值得!我们民政人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得牢不牢,直接关系到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情意真不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编辑部:我们镇订了10多份《中国民政》,每一期来了我都要翻翻,有吸引人的文章,有与工作关系紧密的文章,我都要认真阅读。我感到,贵刊离我们很近,因为它是我们基层民政工作者自己的刊物。我爱看“取经送经”、“社会写真”、“人生风景线”等专栏中的文章,因为它写的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事,有一种亲切感,有些文章有实用价值,对指导工作有益。我尤其喜欢“助理员之窗”和“鼓与呼”两个专栏,前者“解渴”,既道出我们的心情,又谈出许多好的工作心得,想一想,人家怎样做的,我该怎样做;后者“解烦”,作者了…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你们好g我是1996年4月在山西省平顺县民政局读到贵刊的,特别是1996年第2期《变味的吃文化》、《拉客女写真》深深吸引着我,从此我成了贵刊的热心读者。以后一有空我总要到民政局去看看《中国民政人去年8月我家遭灾,家中所有东西被淹,图书被毁,不得不背上玉米干粮,到各处寻找落脚点,今年4月份长治县接收俺村灾民30余户,130多口人,我也落户该地。我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办起农家图书室,图书室里就有《中国民政》,许多村民喜欢看《中国民政》,称赞贵刊办得好,当然也有不足之处。笔者有个建议,希望贵刊记者多下基层‘多到…  相似文献   

20.
贫困乡镇民政工作存在问题较多:一是观念陈旧。有些人仍然认为“民政部门是拜拜年,发发钱”,在思想上没有位置,在行动上缺乏应有的支持。二是工作靠后。表现在队伍与承担的业务不相适应;民政事业费投入与民政事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封闭落后的思想意识与改革开放不相适应;优抚救济对象的低生活水平与全体群众的小康步伐不相适应。三是民政经济发展缓慢。有的乡镇民政部门根本没有自己的经济实体。民政对象的就业和实际情况难以解决。贫困乡镇的民政工作如何走出困境,我认为,要抓好以下4条:一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切实认清民政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