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在近日陆续公布了,与往年一样,这份名册中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名字。"从瑞典科学家诺贝尔设立这个科学界最权威的奖项以来,至今100多年过去了,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跻身于这个最负盛名的、代表着科学发展方向的科学家行列,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奖无缘,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基础研究始终难有重大突破。尽管我国曾经有三项科学成果——赵忠尧的正负电子对湮灭实验、王淦昌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中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但真正在中国本土完成的其实只有最后一项。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5,(21)
<正>诞生于1901年的诺贝尔奖,时至今日仍魅力不减。每年10月公布获奖名单以及此后12月的颁奖礼,都会成为世界焦点。即便人们对于诺奖遴选程序、评奖准则全部知之甚少,也不会因此对它的迷恋、崇拜减弱一分每年10月,都是瑞典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这份热度会一直持续到12月。原因在于,诞生于1901年的诺贝尔奖,多年来保持着每年10月公布获奖名单,并于12月10日进行颁奖礼的传统。诺贝尔奖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2)
正十九世纪瑞典的工程师诺贝尔Nobel,A.B.(1833-1896),捐出庞大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自1901年以来颁奖已逾百届,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大奖。诺贝尔奖包含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医学及人文领域的文学等项目。自然科学成就的鉴定,有具体数据参考,可以客观选出名副其实的得奖人。文学是一门兼具思想和艺术两者本质  相似文献   

4.
读书     
别闹了,费曼先生:科学顽童的故事作者:(美)费曼著吴程远译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费曼先生获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曾几何时过多地集中在国家精神上,甚至有时偏离了科学精神.诺贝尔奖所具有的国际象征性,就像奥运会金牌一样吸引着中国人.而原创能力不强、基础研究水平不高,恰恰是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最主要的薄弱环节,也是圆诺贝尔奖之梦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秦丹 《时事报告》2012,(11):82-83
10月8日,2012年的诺贝尔奖开始揭晓,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其实,在9月下旬,第22届搞笑诺贝尔奖就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抢先一步登场,不仅颁发了10个不同领域的搞笑诺贝尔奖项,还邀请了5名正牌诺贝尔奖得主颁奖,大出风头。一位科学专栏作家因此写道:现在的诺贝尔奖已经愈发变成除了获奖者以外没什么人能懂的高精尖玩意儿,而真正体现了科学贴近群众、走进生活精髓的,反而是那“臭名昭著”的搞笑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始于1991年,该奖项由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创办,之所以设立这个奖项,其目的是奖励那些“乍看起来让人发笑,但是随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在亚伯拉罕看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7.
诺 贝尔奖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创新的标志。各国诺贝尔奖得奖人数可以从侧面反映该国自然科学研究的水平。诺贝尔奖的颁发促进了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成为最有权威的重大奖励项目。对各国得奖人数、年龄、得奖人学习与工作的单位、得奖时间与得奖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于各国科技政策的制订很有参考价值 ,特称为诺贝尔学。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及研究中心的转移13 -16世纪 ,以意大利的哥白尼和伽利略为代表 ,冲破宗教神权的统治 ,在天文学、解剖学上有重要贡献。1687年 ,近代科学在欧洲产生。当年 ,牛顿 (1642年 -172…  相似文献   

8.
1998年,我国四位科学院院士发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的呼声。2000年诺贝尔奖颁奖100周年的时候,我国又有100位科学家向全社会发出《关注诺贝尔科学奖、关注科学和教育》的倡议书。2000年5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科学之门——从诺贝尔奖看20世纪科技发展展”,12月16日,中国科协举办了“世纪辉煌——纪念诺贝尔奖百年展”。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7,(10)
<正>出生于南京的鲍哲南,现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2015年,因柔性人造皮肤开发,获2017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当谈到"梦想是不是拿诺贝尔奖"时,鲍哲南坦言,"我从来没有把得诺贝尔奖作为做学术的目标",那样太刻意也太累,我一直以来是凭兴趣一步一步往下走。无独有偶,"中国最年轻院士"、江苏籍科学家邵峰,已在《自然》《科学》《细胞》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获得周光召基金会  相似文献   

10.
今秋,是美国丰收诺贝尔奖的季节。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大多数奖项。而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依旧没有听到诺贝尔奖的脚步声。于是,像往年一样,关于我国科学家何时能折桂诺贝尔奖的言论再次蜂拥而起,不少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一年一度地准时爆发了。情结本身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如何摆正它。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诺贝尔奖的陆续颁奖再一次牵动了国人的心灵,因为中国再一次与诺贝尔奖无缘,国人依旧只能眼巴巴地作看客。问题是复杂的,观点是纷纭的。有些人特别留心搜集中国本该得奖的事实。当初吴有训、赵忠尧、钱三强、王淦昌等人的发现难道不是世界一流的吗?为什么就得不到诺贝尔奖的提名呢?特别是1965年中国科学家联合攻关,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竟然也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承认。这难道没有文化歧视吗?一些人热衷于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找差距,认为现代科学精神中所包含的逻辑性的、定量的精确思维…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国快50年了,诺贝尔奖离中国究竟还有多远?中国人在智力上完全有获取诺贝尔奖的能力。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是人,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能用在刀刃上。中科院创新工程是以15年为周期,在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这是我们能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在北京,一位资深院士在弥留之际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国家,一般建国不超过50年就会产生至少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前苏联1917年立国,1956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用了39年的时间,捷克41年,波兰46年,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度的各项诺贝尔奖已经陆续评出,获奖者中依然没有中国科学家的名字。迄今,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中国科学家总是与它无缘?诺贝尔奖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得奖不是科学家的目标 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得知他获奖的消息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对自己获奖感到“意外”,甚至“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4.
费曼先生获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科学家之一。他一生幽默机智、几近顽童的行止。与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成就齐名。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费曼大学毕业后被征召加入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在严密的保安系统下。费曼以破解安全锁自娱。  相似文献   

15.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他们:“你们认为在哪所学校学到的东西印象最深刻?”他们大多数人回答说:“是幼儿园。” 为什么孩童时期的往事最令人难忘?为什么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深刻?因为,在孩童那天真的眼睛里,摄下的都是不加修饰的真实镜头;在幼儿那一尘不染的白纸上,写下的都是真挚的记录。千百年来,人类从未放弃过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在这三种人类至高美德之中,求真乃是最艰难的。正如高尔基所说:说真话、讲真情是一切艺术中最困难的一门艺术,因为它是最“纯粹”的。  相似文献   

16.
<正>对方的回答证实了我先前的想法:要告诉公众我们在做什么,让他们了解我们,同时,也要尽我们所能为当地居民做点有益的事情。1457年成立的弗莱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在它的历史上,不仅自然科学出过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涌现过马克斯·韦伯、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耶克等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因此当它迎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是有诺贝尔奖情结的。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于这个奖及本国文学却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早在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研究时,就和鲁迅的北大老同事刘半农商量,想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通过鲁迅的老朋友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本人的意见。鲁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在今  相似文献   

18.
身影     
诺贝尔和平奖落身伊朗女律师 北京时间10月10日上午,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郑重宣布,200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伊朗女律师希林·伊巴迪。这一宣布出乎了许多人预料。 据报道,伊巴迪是自诺贝尔奖1901年设置以来的第11位获奖女性。评选委  相似文献   

19.
王冲 《青年探索》2003,(1):55-56
日本科学家今年一举夺得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至此,日本得诺贝尔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2个,仅2000年至今就有4人获奖;照此推算,日本“50年得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真的可能变为现实。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日本人今天的成就? 小柴昌  相似文献   

20.
从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奖,至今已一个世纪了。百年来,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努力张扬格物致知、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尤为杰出。今天,重新弘扬爱因斯坦及其科学精神尤为重要。一宗教视信仰高于一切,禁止对信仰的任何怀疑,而科学的出发点则是怀疑。因为怀疑,所以探索;因为探索,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爱因斯坦的儿童时代曾“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他12岁那年就突然中止了。原因如其所言:“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