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3,(19):42-43
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2,(18):11-12
铜仁市坚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市改革攻坚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布局,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率先突破的重要方面来抓。以品牌为导向树立文化自信自古以来,湘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在铜仁相互交融、相互涤荡,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生态文化、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极具多样性。立足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铜仁努力培育鲜明的文化品牌,把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定位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着力将梵净山打造成为世界知名旅游景区,把铜仁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3.
<正>但凡到过铜仁的中外游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是你一生不可不去的地方。随着铜仁旷世奇秀的天然美景走出深闺、走向世界,悠久灿烂、绚丽多彩的铜仁民族文化也正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受到海内外人士瞩目。2014年,铜仁市按照"文化旅游宣传年"的工作部署,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挖掘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了一批以"印象梵净山"为主题的民族歌舞乐节目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戏剧作品。这些文化节目不仅频频亮相上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09,(14):1-2
6月21日至23日,2009年全国龙舟月闭幕式暨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在铜仁隆重举行。异彩纷呈的一系列大型节目,为观众奉上了充满民俗韵味的“盛宴”。也再次向国内外进一步展示了铜仁积极向上,自信拼搏,广纳四海宾朋的形象。本次龙舟文化节活动以铜仁龙舟文化为背景。当地民俗民风为主线。以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开幕式、“桃源铜仁龙腾锦江”大型情景歌会、“桃源铜仁龙腾锦江”中华龙作品展开馆仪式等系列活动为组成部分,多层次、多视觉地展示了铜仁的民俗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5.
夏庆丰 《当代贵州》2011,(23):41-41
关于铜仁,作家贾平凹《说铜仁》是这样解读的,"铜仁之所以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这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荆楚、巴蜀文化相互浸润激荡,  相似文献   

6.
张萍 《当代贵州》2010,(8):61-62
文化是企业前行的航标,文化是企业常青的根基。铜仁移动公司10年发展,10年砺志,坚守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及企业文化理念,走过了一条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保持行业领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用实际行动阐释了铜仁移动人的理想和胸襟。  相似文献   

7.
铜仁赛龙舟延续至今,已经成为规模较大、群众基础深厚、参与面越来越广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形成了铜仁独特的龙舟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文化,最高层次的旅游境界,是在对山水的欣赏、风光的感受之上,对景点的文化精髓的深刻体会。贵州是全国战略布局中的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目前,我省正在抓紧编制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规划,着力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具有丰富独特旅游文化资源的铜仁如何乘势而上,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率先突破、后发赶超,本刊记者采访了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  相似文献   

9.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9):20-21
依托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生态资源,铜仁市确立“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规划建立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欲识铜仁近,奇山满眼生。”这是清代大儒郑珍沿锦江大峡谷乘舟进入铜仁境内后的咏叹。关于铜仁,贾平凹《说铜仁》这样解读:“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铜仁市将旅游业作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以梵净山景区为龙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0.
铜仁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分布与发展现状,响亮提出打造“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预示着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已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下一个十年定将迎来骄人的鼎盛与繁荣。  相似文献   

11.
加快构建铜仁文化旅游与“大武陵”整体联动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贵州省欠发达程度最深的少数民族地区。将铜仁文化旅游纳入横跨黔湘鄂渝四省市的"大武陵"文化旅游圈范畴来科学统筹,可以使铜仁的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后发优势,并成为武陵山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视野下的铜仁文化旅游形态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旅游产业结构日臻完善,正在从过去单一的观光型向度假型、休闲型、商务型多元、立体转变。现实有证,铜仁的发展,注定要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里找到支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吴岗  罗代军 《当代贵州》2013,(18):49-49
5月17日至20日,在由文化部、商务部等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铜仁参展团与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一同荣获了组委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奖"。这是铜仁市始终坚持把有"中国文化第一展"之称的深圳文博会视为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重要平台的又一成果。近年来,铜仁市不断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力度,多形式宣传推介"梵天净土、桃源铜仁"这一文化品牌。在本届文博会上,铜仁市参展项  相似文献   

14.
文化来源于大众,也必须回归大众,它不应成为少数人独享的东西,这才是文化的本原。因此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文化部门的第一职责。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目前贵州在市(州、地)一级还存在"空档",比如安顺、铜仁等部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精彩盛宴 深秋梵净深幽纯净,神奇绝艺技惊桃源。11月3日至8日,2011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铜仁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在我看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决定了一个地方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我们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前提。铜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干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省道路运输局的精心指导和铜仁市交通运输局的坚强领导下,铜仁市公路运输管理处着力打造运管文化,深化运管文化建设,进一步凝聚力量,树立了一个法治型、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窗口行业"的新形象,为全面实现铜仁交通运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建好铜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速路",提供了有力保证。运管文化建设初显成效铜仁市运管处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先进做法,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四个方面出发,尝试着建设凸显行业特色的运管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的体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助推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发展文化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铜仁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就是要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精品,以文化凝聚发展力量,以文化提升群众幸福感,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发展硬实力。  相似文献   

19.
周德瑞 《当代贵州》2011,(30):33-33
在我看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决定了一个地方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我们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前提。铜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干部群众一度自卑心理较重,干劲有所不足,说到底是缺乏文化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20.
一、挖掘人文资源,变资源为资本铜仁市地处川、湘、黔三省边界,铜仁府城俨然是一座边境之城、边远之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共生共存的人文环境,使之成为了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湘楚文化和五溪古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造就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因而弥足珍贵的"边城文化"。"大明边城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铜仁市东郊,总投资11.9亿元,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