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静  陈秀琴  詹贤武 《新东方》2009,(9):F0003-F0003
海南八音器乐为海南本土器乐,因采用弦、琴、笛、管、箫、锣、鼓、钹等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这八大类乐器大部分来自民间的传统乐器,为民间艺人所创造,具有浓郁的海南特色。如花梨木制作的唢呐,椰子壳制作的椰胡,竹管制作的春封、调弦,竹制的箫、喉管,木制的子鼓、梆板等。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11,(11):25-25
在海南文明大行动中。除了列出的八大不文明行为外,还应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文明消费。商家的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和市民、游客的文明消费是体现海南公共文明水平,塑造海南国际旅游岛健康、和谐形象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11,(11):25-25
在海南文明大行动中。除了列出的八大不文明行为外,还应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文明消费。商家的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和市民、游客的文明消费是体现海南公共文明水平,塑造海南国际旅游岛健康、和谐形象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4.
陆志远 《今日海南》2009,(10):20-21
当前,海南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期,也是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如何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打破常规,全面快速推进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海南抢占经济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的紧迫任务。目前,海南发展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的环境、区位和资源等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笔者认为,加快海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应当重点发展“八大领域”,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贵刚  梁栋 《今日海南》2010,(10):40-41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海南要大力发展"商贸餐饮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八大产业。"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发展商贸餐饮业,首先就要发展粮油业。但是,海南目前粮油市场的缓慢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内外粮油市场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黄青文 《今日海南》2006,(10):42-42
他不是医生,可他在奋力抢救,抢救世代相承的黎族文化;他不是运动员,却在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保护挖掘传统艺术;他不是教师,却殚精竭虑,培养造就年轻传承人,为民间文化留住血脉。他是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一名黎族汉子——黄照安。黄照安只是保亭县工商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但从1997年开始,黄照安就深入保亭、五指山和陵水等民族市县的黎族村寨,搜集、挖掘各种黎族传统乐器。每每听说哪里有乐手,他就往哪里跑,希望从那里淘出“宝”来。走进黄照安的家,只见地板、床边和墙挖掘乐器,不辞辛苦上,放着、摆着、挂着各种黎族乐器。这些乐器有牛…  相似文献   

7.
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海南的新使命,是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又一次重大机遇。然而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宏伟目标,并非只是旅游产业的“一花独放”,而是多个产业的“百花盛开”。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南要把握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和八大产业融合,把产业集群作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大推进产业集群化力度,从根本上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岛”目标。  相似文献   

8.
罗嘉琪  唐衡 《前沿》2013,(7):166-167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包括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新中国建立后,民族文化事业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民族乐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乐器制作,还是乐曲创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民族器乐在繁荣的新时代中光荣绽放。  相似文献   

9.
国际旅游岛建设进入第二个五年,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风生水起、各省市百舸争流之际,海南如何抢抓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省委书记罗保铭在2015年3月18日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发挥海南独特的比较优势,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特区.打造旅游特区,蓝图宏伟、内涵丰富,包含了打造休闲、人居、购物、美食、医疗、养生、娱乐、特色文化等“八大天堂”,每一方面都是海南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方向所在.全省住建系统将积极谋划、主动参与、强化服务,争做旅游特区建设的行动表率,为海南打造“人居天堂”尽最大努力.  相似文献   

10.
康小平 《台声》2001,(9):24-25
6月6日至11日,台湾中华电视、中国电视、台湾电视、东森电视、民视电视、年代电视、《联合报》、《民生报》等10家台湾媒体到海南踩线、采访后,7月4日至18日,台湾无线卫视、三立都会、八大传媒公司等3家台湾电视媒体又先后分别组队赴琼拍摄、采访。各媒体将对海南旅游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滚动宣传。笔者有幸与采访团一路同行,目睹了台湾记者对海南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的惊奇与赞叹。拍海南“四大名菜” 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是台湾记者点名要拍的,他们说一定要介绍给台湾旅客。6月7日上午8点,采访团一行从…  相似文献   

11.
<正>乐器独奏:《"掌贡"》表演者:荣木笼(女,1965年出生),德宏州盈江县景颇族。"掌贡"即口弦,从制作材料来看,有竹制口弦和铜制口弦两类。它是景颇族男女青年在谈情说爱时,相互表达爱慕之情而弹奏的一种乐器。芒市的现实与想象下午3点12分,抵达芒市收费站时,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一早从昆明出发,经过近8小时的连续奔波,我们终于到了这次回访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民族民间乐器如何传承发展,一直是专家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民族民间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需要有人来继承,另一方面,民族民间乐器需要为更多的人所知,这样,它们才不会因为过于小众而消亡。关于这两个问题,不少民间手工艺人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葫芦丝的普及。  相似文献   

13.
林莹 《今日海南》2008,(4):32-32
海南农垦改革伴随着八大集团的形成而大幕拉开,有人把此时誉为农垦发展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时刻。回顾20年历程,在农垦发展这个宏大叙事的背景下,从事统计出身的农垦退休干部陈永希,喜欢用量化的数字,为这段建设大潮中的燃情岁月“切片解读”。  相似文献   

14.
王明泽 《今日海南》2011,(12):12-13
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精美绝伦,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黎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海南的形象,对海南来说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在海南做黎锦生意,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容忽视。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从事黎锦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于...  相似文献   

15.
南方古乐     
铙,是商代重要的乐器。铙乐是商至周初用于军旅、祭祀、宴享的音乐。长沙市博物馆珍藏的商代青铜大铙,于1983年在宁乡县月山铺出土,通高103.5厘米,重达221.5公斤,是祖国大陆目前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商代青铜乐器,其制作年代比湖  相似文献   

16.
<正>西安将对两类企业、八大项目予以优先支持,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全社会技术进步。两类企业包括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占比大的小巨人企业;经认定的国家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八大项目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云计算应用平台、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技术领域项目;围绕渭北工业区建设、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秦岭北麓生  相似文献   

17.
陈策 《政策瞭望》2008,(2):53-53
最近,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健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考核监督体系的意见(试行)》。新出台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由八大类60项组成,总分为1000分。  相似文献   

18.
大开放带来大发展——海南旅游业20年发展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省,也是中国八大重点旅游区之一。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旅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20年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海南省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目前,旅游增长方式已呈现由适度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产品从观光旅游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客源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旅游产业步入了发展加速、质量提高的转型升级时期。  相似文献   

19.
芦笙是苗族人民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在苗族地区广泛流传.芦笙承载着苗族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苗族文化的象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芦笙的需求越来越少,芦笙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亟待保护和传承.对国内享有盛誉的芦笙制作村--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展开实地考察,研究芦笙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提出芦笙制作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可行路径,为有效地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制作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David Makofsky  赵楠 《前沿》2012,(11):160-162
中国少数民族特有手工制作的工艺细节在以前的研究中多有涉及,然而对于少数民族手工制作行业本身以及从事该行业的生产制作群体的关注较少。随着当今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手工制作行业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手工制作行业能否形成良性发展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位西方人类学家的观察视角,研究了中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乐器制作行业的现状及其生存空间,旨在分析该手工制作产业依赖于维吾尔族自身的消费市场,并说明家庭文化对其民族技艺的支撑作用,以及手工制作技艺传承者与消费群体之间存在的组织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