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做好扶贫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带来了许多新的压力。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的扶贫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加强法制建设,使扶贫工作有法可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要依靠经济活动的自身规律进行有效的调广,而这件调节的保障,主要是依靠法律的健全。法律在这件调节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也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纵观我国几十年扶贫工作的历史,其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政策调节和行政调度来组织实施,而且这种…  相似文献   

2.
民族贫困地区经过几年的努力,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扶贫已经真正地进入了攻坚阶段。为了扶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基层在制定和实施新的扶贫规划时需要从哲学角度作些思考,从更深层次分析贫困原因,力图做到对症下药。贫困是一种因为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民族贫困地区明显地存在投资条件差、消费水平低、运输费用高等不利因素,与其他地区相比,…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公有制与“光彩事业”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新的长足的发展。光彩事业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光彩事业发端于1994年4月23日,以刘永好等十名私营企业家为配合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上联合发出“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倡仪号召先富起来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经…  相似文献   

4.
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市场经济下我省扶贫工作的现实选择邢燕芬长期以来,我省对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全面的扶贫开发建设,并先后创造了企业扶贫、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兴教扶贫等方式,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如何在市场经济下探索新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将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大流通、大市场的形成,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但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相对贫困面增大等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为此,我们要坚持城乡兼顾、联手扶贫、提高档次、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要立足治贫。扶贫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个手段和措施。只有立足治贫,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才能达到扶贫的目的——脱贫致富。要达到这一目的,扶贫工作必须要分类指导,救扶结合,向开发型转变,逐步建立起治贫的制度。山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活力和历史性开发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工作,缩小贫富差距,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加大扶贫投入 启动贫困农民原始资本积累 贫困农民之所以贫困,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贫困农民摆脱贫困,最现实的是  相似文献   

7.
冯军 《西部社会》2002,(5):25-2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说到底,是靠物质利益原则、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人员合理流动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制度上体制上存在着许多漏洞,法制不健全、教育跟不上,因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往往比较大,如短期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日本、德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比较美国、日本、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世界各国中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尽管他们同属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范畴,但其体制关系的重点、组合状况、政企关系的处理、宏观调控的模式与手段等,都有所区别。这些区别,既是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内容,也是各国相关经济理论、国情和历史状况的折射。比较上述三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日本、德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主要有:(一)政府沛场、企业三者组合关系的重点不同。美国体制关…  相似文献   

9.
市郊农民走向市场的思考周雍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农业市场经济体制,而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关键是把农民推向市场,只有农民真正走上了市场,才能建立起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市郊毗邻城市,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可以将城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世界历史上已经存在几百年,它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然而,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两种经…  相似文献   

11.
李德兴 《政策》2004,(3):38-3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顺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创造良好条件。 转变政府职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国既存的政府职能大多是按计划经济需要设置的,政府统管一切经济活动,而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主导的经济。因此,市场经济愈发展,与旧体制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管理(上)蒋文君探讨和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管理,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初步认识。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计划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要不要计划管理,有两种态度需要纠正:一种认为,既然实行市场经济,由...  相似文献   

13.
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民法院工作韩平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其中,建立和完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应是当务之急。“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只...  相似文献   

14.
贫困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是人类生存与进步、和平与发展的障碍,是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总根源。消灭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重视贫困问题。过去贫困人口及扶贫的对象主要在农村。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已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即城镇贫困。其规模虽然较农村小,但其所引发的社会摩擦和不稳定远远大于农村,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加速,隐性失业人口增加,使城镇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扶贫解困已成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不容回避的社…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赵黎青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但也是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混淆的范畴,并由此引起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认识上的偏差,妨碍了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借鉴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与排...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本刊评论员当前,我国正处在由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市场经济,是否仍需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有人以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依法办事就行了;也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罗海藩能否成功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状况有极大关系。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改善这支队伍的实际状况,不仅是在农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农...  相似文献   

18.
加快发展民族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文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教育即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一...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框架王荣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在深化改革中积极推进由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转换,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拟就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学要从应试型转向素质型,已是教改发展的大趋势。近两年的高考试题得到全国各地的总体好评,突出的特点表现在:1,取材新颖,反映改革热点,时代感强,迎着热点问题上,把社会上人们普遍关心、议论的问题摆出来,让考生分析作答。九三年试题,把党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企业经营体制、香港问题等尽纳其中,充分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九四年的40道试题中有22道取材于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且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扶贫问题等均含其内。2.高考试题源于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