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本文就笔者单位2001年至2010年146例他杀案件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法医学检案工作提供参考。1案例资料1.1一般情况146例他杀尸检资料均为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单位登记备案的案例。所有案例均经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案情调查,最终认定为他杀。  相似文献   

2.
由于少年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均不成熟,常成为某些他杀案中的受害者。受害小儿尸检上与成人尸检比较有其一定的特点,国内文献尚未见有这方面的尸检报告。现将10年来受理的他杀案中小儿尸检材料进行初步分析,供同道参考。实例资料分析资料来源于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的法医尸检档案,从中选出经破案后证实为他杀案件的受害者110例,年龄均在14周岁以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最小者仅有23天,3岁以上小儿占多数,共87例。死因以机械性损伤最多见,共69例,其次为机械性窒息38例(表1)。中毒3例(氟乙酸氨中毒2例,有机磷中毒1例)。死…  相似文献   

3.
作者将1993年至2002年间十年来受理的,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查综合分析确定为他杀并且已破获的418例案件进行了研究,着重对法医学鉴定在破案中发挥了作用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1统计资料1.1资料的来源某区公安分局1993年至2002年十年间受理尸检案件1298例,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查综合分析确定为他杀的案件有485例,已经破获的案件418例(破案率达86.2%),死者总数为438人,犯罪分子总数为424人,其中通过法医现场勘察、尸体检验、物证检验以及现场分析等方法破获152起案件,占所有已破命案的36.4%。1.2年度发、破凶杀案件统计(见表1)2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枪弹损伤案件有逐年增多趋势,使法医学鉴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国内这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对本市1988年以来57例枪弹损伤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着重讨论死亡原因、案件性质、远近距离射击的损伤特征。1材料来源1988年~1998年,洛阳市共发生枪弹损伤死亡案例72件,现收集资料完整的57例进行统计。本文资料按统一标准和要求,查阅原始尸检记录、照片及尸检鉴定书,分类填表,最后进行整理分析。2结果2.1性别男性51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例为8.5∶1。2.2年龄最小2岁,最大58岁,18~37岁年龄组共35例,占79.0%。2.3案件性质他杀29例,…  相似文献   

5.
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有两具或两具以上的尸体共存的案件,其中部分为杀人后或杀人的同时在杀人现场或附近进行自杀,它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59例尸检资料,对杀人后自杀案分析如下。1资料分析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信阳市1986年~1998年间发生的经法医检验的案件59例,其中杀人与自杀均既遂34例,杀人既遂自杀未遂21例,杀人未遂自杀既遂和杀人与自杀均未遂各2例。1.2受害者一般情况59例中受害者共97人(男36例,女61例),82例被害身亡,8例经抢救脱险,无生命危…  相似文献   

6.
国内大样本法医尸检资料统计及综合性研究报道,仅见于湖北部分地区和广州市两个南方省市,而我国北方地区尚无此方面报道。 笔者对黑龙江省农垦公安系统于1981~1994年所检尸检例,按统一标准,逐年逐例查阅原尸检记录及鉴定书,分类登记于统一的表格中,并进行整理分析。 1 材料分类 所有资料按机械性损伤(以下简称“损伤”),机械性窒息(以下简称“窒息”)、中毒、高低温、电雷击、猝死和其它分类统计案件例数。并将各类尸检例按其性质分成他杀、自杀、意外。其中损伤  相似文献   

7.
正在法医现场命案检案过程中,经常遇到嫌疑人杀人后同时在现场或附近自杀的案例,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42例尸检资料,分析如下。1案例资料本文42例资料均为笔者单位鉴定所2011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凶杀案件中,嫌疑人有自杀行为且经法医学鉴定、现场勘查、结合调查材料综合分析,确认为杀人后自杀的案例。42例案件共死亡64人,其  相似文献   

8.
章昌隆 《刑事技术》2003,(Z1):49-50
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死因不明,案件性质有争议的案件,由于死亡突然,常有纠纷、轻微外力打斗、奸情、劳累及诊疗活动伴随。易被他人疑为暴力死、他杀、医疗事故等。为分清当事人的责任,便于案件的定性处理,通常要全面进行尸检,作出伤与病或谁主谁次的鉴定结论。现将笔者近10年来所见40例此类案件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案件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性35例,女性5例,9岁~30岁的6例,30岁~50岁20例,51岁以上者15例。其中学生3例,干部3例,工人2例,农民及务工者32例。(2)死亡原因:40例中,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25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相似文献   

9.
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汕头市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20年间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季节、死因和案情性质构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为女性的2.3倍;青壮年居多;尸检数逐年增加;损伤、窒息、粹死、中毒占2829例(92.3%),意外1226例(39.2%),他杀776例(29.8%),自杀658例(21.0%)。与广州、湖北部分地区资料相似,与日本东京、美国佛罗里达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上海市2006~2009年354例女性他杀案件,从案发时间、被害人年龄、发案原因以及作案手段等方面,分析上海市女性他杀案件特点,为女性他杀的预防以及案件侦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呈上升趋势,伪装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件也随之增多。本文通过对7例伪装交通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辨别伪装交通事故案件的一些方法,为法医检验鉴定提供一些参考。1案例资料1.1他杀后伪造交通事故死亡案例1刘某,女,36岁。某日晚8时许,被发现躺在自家门前某公路干道上。尸检:额顶部、右颞枕部、枕部共有挫裂伤4处,分别长为8cm、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的法医毒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益鹄 《法医学杂志》2004,20(2):101-104
我国法医中毒案件在许多方面具有显著中国的特色。法医了解和认识这些特色,有利于法医毒理病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法医中毒案件的鉴定。下面仅从几个主要方面简要加以介绍。1我国中毒发生原因和方式的特点在我国,中毒是法医实践中继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之后第3位常见的死因和尸检类型[1]。综合北京、杭州、广州、西安、汕头、湖北省部分地区等公开报告的资料[2-6],在5757例中毒死尸检案例中,自杀中毒最多见,计4151例,占72.10%;其次是意外中毒,1050例,占18.24%;他杀投毒也不少见,505例,占8.77%;此外,原因不明的中毒尸检51例。Litovitz等[8]20…  相似文献   

13.
1案例案例1:某男,25岁,某年3月ZI日因故被人打死后抛尸人井,尸体于4月5日浮出水面,遂案发。尸检见其头部钝器伤5处,颈部用铁丝系一体积32cmx28cmx14.scm、重对.Zkg的石块。尸重72kg,井深18m,水深15m,井水温度9.ST。案例2:某女,22岁,某年11月13日因不满婚姻投河自尽,于11月18日尸体浮出水面被发现。尸检见其衣兜内装有铁块、铅锭及轴承8块共7.4kg,尸重slkg,河水最深处4.sin,河水温度15.3℃。2讨论坠物人水尸体多见于他杀案件,自杀事件少见。他杀案件中的加坠物的作用是罪犯为了隐匿尸体不被发现,自杀事件中的加坠…  相似文献   

14.
<正> 搜集1984年至2002年本文作者所检验的16例勒死案件资料,对勒沟的性状和特征分析如下。1资料统计 本组16例勒死案例,除自杀1例外,均为他杀。女性9例,男性7例;年龄在23~81岁之间,37岁以下(含37岁)9例。多在住宅死亡(12例),死在室外和出租车上各2例;有3例死后移尸。尸检见颈部多有索沟(13例),有舌骨骨折的5例,甲状软骨骨折2例。  相似文献   

15.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大样本法医尸检资料统计及综合性研究对法医学教学、科研、鉴定及分析社会治安形势,研究对策具有重要价值,已见报道的有南方的湖北地区、广州市及北方的黑龙江省农垦区3个省市.本文对河南省郑州市1980年~1996年间的尸检资料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了回顾性研究,重点分析各类法医尸检案件的发生率,组成和案件性质的构成,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发生原因、鉴定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 ,妥善地处理该类复杂案件。对 18例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件进行回顾性研究 ,按首次尸检方式及印象、尸检次数、再次尸检原因及方式、间隔时间及结论等归类、分析。较多见死于医疗纠纷 3例 ( 16 7% )、案件审查过程中 4例 ( 2 2 2 % ) ;首次尸检中 13例 ( 72 2 % )仅进行尸表检查或不完全解剖 ;再次尸检结论与首次尸检结论完全不符者 5例( 2 7 8% )。首次解剖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及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法医病理学诊断水平 ,改善法医尸检的工作环境等对预防再次尸检的发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于都县18年凶杀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杀死亡案的检验是法医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他杀案的一般规律,提高对他杀案的识别能力及防范能力,现将我县18年来检验的他杀死亡案例作如下统计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资料来自本局法医室自1980年至1997年12月检验的他杀死亡案例,共140例,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逐年逐例查阅填表,然后统计出死者的性别、年龄、发案时间、加害手段发案原因等项目,并与正常人口资料及自杀死亡案对此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把心理学分析应用到法医检案工作中,就是在现场勘验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研究、揭示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尸体上的犯罪心理痕迹,同时分析被害者此前的心理状态。 他杀现场勘验中所见的心理表现 1.1 泄愤心理 多见于种种报复杀人案。有的泄愤报复案件累及被害者多人,如全家被害;也见于杀人后对尸体进行的破坏。这种死后对尸体的破坏,尸检往往可见数量较多,且主要集中于面部、胸部、阴部等部位的死后伤。  相似文献   

20.
尸体解剖在医疗纠纷案件中的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一部分  99例上诉案件的判决情况尸体解剖在医学教育、咨询、疾病发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一直没有改变。尽管如此 ,美国公共和教学医院的尸检率仍在下降。下降的原因之一 ,就是惧怕尸检结果中的不利信息会在医疗纠纷案件中被当作证据使用。作者通过调取法院医疗纠纷案件的资料 ,对尸检结果作用进行研究。结  果99例中 ,2 7例尸检结果支持临床诊断。 5 4例尸检结果和临床诊断有明显差异 ,其中 40例的疾病被认为是有治疗可能的。 8例死因不明。 10例由于专家的意见不同或尸检报告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