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春秋》2001,(2)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1904—1986)是继鲁迅、郭沫若、茅盾之后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她的一生,是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曾给予她深切的关心和爱护。丁玲与毛泽东的交往,始于1936年的冬天。镌刻在“中国  相似文献   

2.
一 王芳本来长得很漂亮,大眼睛,皮肤白皙,身材苗条。然而由于吸毒,她20多岁的脸庞便失去了青春的光彩,几年下来,竟然骨瘦如柴。她是在男友的影响下学会吸毒的。后来男友被公安机关送到了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接着又被劳动教养。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王芳吸毒没有了来源,毒痛发作时,经常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 王芳有个好朋友叫丁玲,丁玲的男友叫张兵。虽然他曾因伤害罪被判过刑,有过那么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但是丁玲并没有嫌弃他。2001年6月,张兵向丁玲求婚了,结果由于彩礼的事,张兵和丁玲的家人吵了一架。两人干脆搬到…  相似文献   

3.
大师的肩膀     
<正>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幼年丧母,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见到了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12月19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并出版了"奴隶丛书"。  相似文献   

4.
《梦珂》、《第一炉香》和《小城三月》是同一母题的三篇小说,它们透露出迥然不同的叙述声音,与丁玲、张爱玲、萧红的生命体验形成彼此参照、互见文意的对话结构。  相似文献   

5.
散木 《同舟共进》2014,(11):64-68
鲁迅:“莲子转向,丁玲还活着” 作家书屋是个神秘的地方,不信你交到那里一份文稿,而三五日后再亲自去拿回,你就必定不认为我说谎了,  相似文献   

6.
30年代,上海沦陷为一座孤岛。处于创作高峰期的关露,已是与当时的丁玲、张爱玲齐名的作家了,她的许多诗篇广为传诵。在鲁迅的旗帜下,她是左联的中坚力量。就在关露功成名就之时,她毅然接受了地下党情报组织负责人潘汉年的指示,打入汪伪特工总部76号魔窟,策反特工头目李士群;打入日本情报机关,以办《女声》杂志为掩护从事情报工作。由于秘密工作的性质,她无法辩白自己蒙上的“汉奸文人”的恶名;以柔弱的身躯忍受着朋友的误解和疏离;甚至是苦苦思念的人也不得不因此分手。解放后,因受潘汉年案件的牵连,肃反运动中被捕A狱,前后…  相似文献   

7.
《春秋》2017,(6)
正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单应桂,2015年开始创作中国近现代女作家画像系列,已完成的有丁玲、萧红、杨绛和张爱玲,还在构思的有冰心——那是她最早知道的女作家,小学时便背诵过《寄小读者》,现在的孩子们都知道《小桔灯》。单应桂笔下的女作家,从画面外表形象上有老、中、青年之别,而实际上都是同代人。几位之中,年龄最长的是被后人称为"文坛祖母"的冰心,从1900年到1999年,她足足走了一个世纪。其后  相似文献   

8.
论丁玲女性意识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丁玲女性意识的嬗变李仕中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用人类学家阿登那(Ardener)的女性文化模型理论予以参照,就会发现她也拥有“双声话语”。阿登那指出,女人往往构成一个“失声的集团”,她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导文化即“主宰的集...  相似文献   

9.
越轨的萧红     
陈洁 《北京观察》2014,(11):70-71
正民国有众多的女作家,有才华有故事的不乏其人,而如萧红一般从文字到人生都越出常轨,实属罕见。几位文化人看完《黄金时代》后,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拍一个脑子不好的女人?"为什么要拍萧红?萧红为什么值得文化界热议?我认为,萧红的叛逆性和越轨行为,使她在成为一位天才女作家的同时,她的人生也成为不可复制的历程,这是吸引影视界拍萧红,文化界议萧红的原因所在。民国有众多的女作家,有才华有故事的  相似文献   

10.
王丽君 《前沿》2007,(11):217-219
丁玲左翼作家的身份,使研究者更注重她创作的革命性、现实性,很少注意她小说中的世纪末特征,丁玲二十年代的创作,表达了女性肉体的焦虑,对人生虚无的体验,追求失败后的幻灭,她的小说创作是她生命本真意义的释放,是女性感官欲望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史珍 《同舟共进》2008,(11):48-49
一般认为,延安时期的丁玲与萧军观点对峙,时有冲突,其实两人关系有一个变化过程,并非始终剑拔弩张……在一般读者印象中,萧军与丁玲在延安是处于观点对峙的状态。最突出的表现是1942年10月18日,两人在延安鲁迅逝世6周年纪念会上发生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萧红是 2 0世纪 30年代中国文坛上风格独特的作家 ,其创作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又引起了一些争议。萧红命运坎坷 ,性格敏感而内省 ,但她对文学的钟爱终身不变 ,她以创作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细腻地抒写着她眼里的那个时代和她的生活感受 ,不同时期的心态使得她的创作呈现出了多样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读萧红的书,萧红说,她的胸中积满了沙石。因此她所向往着的,只是旷野、高天和飞鸟,远远地看她的足迹,细数沙石成旷野,高天里人高鸟低,难为一个女子竟能在民国里如此逡巡过。及至看她的呼兰河,马车,恍惚里才有终于悟得她的感觉,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她的祖父,在开始之前,结束之后一直温暖着,大概也有深藏深夜里的灯火般窃喜和欢愉了,再想到她的萧萧落红一生也终于释然。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古代的爱情诗在我的理解里,也有一份亲情,就像看到萧红小说里的祖  相似文献   

14.
邹群燕 《求索》2008,(12):191-192
萧红作为3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以描写女性形象著称,但女性形象的完整不可能缺少男性群像作为支撑。萧红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市民知识分子三类,其中又以农民阶级最有代表意义。论文着重分析了文本中作为男权社会中心意识载体的这些男性形象的存在状态和写作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11)
正两年前,阿零给我发来她的小说片段,我说,这不是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吗?但阿零和萧红还是不一样。萧红笔下的乡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而阿零笔下的故乡,人不慌不忙地生,不慌不忙地死。萧红对故乡的记忆,如血滴在雪地里,雪白血红,如她31岁的人生。阿零对故乡的记忆如水滴在水里,死是生的一部分,不慌不忙,如她温婉的一个回眸。故乡,离得越远,离开的时间越长,越清晰,清晰到有些晃眼,围着每一个晃眼的光点,他们变成故事,铺陈在阿零的笔下。那些曾经的挣扎、恐惧、无奈、抗争,都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萧军     
萧军、萧红送给鲁迅先生的第一张照片──1934年摄于哈尔滨。无求无惧寸心声,岁月迢遥四十年!镂骨恩情一若昔,临渊思训体犹寒!啮金有口随销际,折款沉沙战未阑。待得黄泉拜见日,敢将赤胆奉尊前。这七律,是老作家萧军“悼鲁迅先师”中的一首,写于鲁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的当夜──1976年10月19日,这是“十年浩劫”进入“尾声”的时候。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一开始就说道:“一个人要做到伟大,不要装成‘伟大’!”几十年来,“鲁迅”这响亮的名字始终受到人民拥戴的原因,也正在于此。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从来…  相似文献   

17.
郭秀琴 《前沿》2003,(10):183-185
萧红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的作家 ,本文旨从其独特的生命体验、自觉的艺术追求和所受鲁迅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其悲剧意识的成因加以探讨 ,以期获得与萧红更近距离的对视  相似文献   

18.
一 1934年夏天,萧军和萧红从日本关东军统治下的哈尔滨逃往青岛,并在那里完成了小说《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当年年底,他们又奔往上海,和左翼文学的统帅鲁迅汇合。二萧在上海期间,和鲁迅先生的过从甚密,得到过先生的许多支持和帮助。萧军初到上海时,对那里的环境不太习惯,有些人也看不惯他,觉得他“一身野气”。萧军问鲁迅  相似文献   

19.
活出一个自己来──电影《画魂》观后有感(一)她一定想念家乡的小桥,那桥下的流水,那水边古老而雅致的房子,还有那吴依软语的乡音……可这一切都好象被什么阻隔了,把她隔开了好远、好远。于是长睡在异乡。萧红,一个和她同时代、同样才华横溢,但也同样不幸的著名女...  相似文献   

20.
走近萧红     
正最近上映的电影《黄金时代》讲述了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的作家萧红的一生。看完电影,我被这位民国才女的传奇故事深深打动,马上回学校借了她最著名的代表作《呼兰河传》。看完《呼兰河传》,我惊叹道:"萧红到底是怎样一位作家,怎能写出这么伟大的作品?"我决心去她的家乡,也是《呼兰河传》所描写的小镇——呼兰镇看看。呼兰镇现在已被划分为哈尔滨市的呼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