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股份合作制,既然是企业当前一种重要的改制形式,全省各地在对企业进行改制,从基层调查的情况来看,“三怕、三难”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三怕:主管部门怕丢权,经营者怕丢官,职工怕丢钱;“三难”:好的或较好的企业不愿改,差的企业很难改,一般的企业对改制无所谓。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以下几种“不一  相似文献   

2.
职工有“三怕” 一怕改制“换汤不换药”。有一些单位职工反映,国有企业改革有近二十年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先后进行了一包三改、破“三铁”、下岗分流等一系列改革,但都没有发展壮大起来,这次公司改制,就真能发展起来吗?一些职工说:“现在社会上一些企业名为改制,  相似文献   

3.
广水市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工商企业转制为目标,盘活存量资产,激活要素市场,有力推动了国有集体资产的流动重组。截止上半年,全市工商企业改制面达91%。 依靠职工 回忆改制步伐 我们针对企业干部职工中怕挪位子、怕失票子、怕丢帽子的畏难思想,以及“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守摊子意识,在全市企业干部职工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仍有很多人对个体私营者发展社会福利企业心存疑虑:一怕发展个体经济会改变福利企业的性质;二怕社会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税金流入到个体私营者腰包;三怕残疾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笔者认为:福利企业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私营企业发展为福利企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已形成了一种趋势。一、社会福利企业改制成功的实路,充分表明了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的可行性江苏省兴化市福利企业改制工作于1996年开始,首先在个别乡镇进行了试点。在试点改制中,遵循抓大活小的原则,对十几家福利企业确立多种改革的形式,转制一批,…  相似文献   

5.
企业改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关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面对改革的“阵痛”,企业职工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有的害怕损害自己的利益,产生疑虑思想和抱怨情绪;也有的看不到企业发展的方向,缺乏自信心。职工思想波动大,职工队伍不稳定。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做好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保证改制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和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辽宁人大》2006,(5):30-31
企业改制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很多地方的企业改制在取得进展的同时,由于认识不清、措施不实、片面追求政绩,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政策宣传不到位、重大事宜不公开、操作程序不规范、经济补偿不落实”的现象在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侵害了职工的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针对改制企业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本刊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7.
何源明 《湖湘论坛》2004,17(1):95-96
减员增效是当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 ,企业减员不仅对下岗职工带来很大影响 ,而且对在职职工的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干部怕下台 ,职工怕下岗 ,差距怕拉大。”已成为企业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因此 ,如何把握企业减员对在职职工的心理影响 ,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改革对在职职工的心理影响企业减员对在职职工的心理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正面影响 ,可以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使其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 ,积极努地力工…  相似文献   

8.
山东诸城先售后股的改制模式在部分地区得到推广,不少企业通过改制转化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资金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职工对企业的关切度得到加强,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但也有一批企业改制后效益进一步滑坡,亏损进一步加大,改制未能将这些企业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反而引发出一些管理上的新矛盾。“股而不灵”原因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部分改制后运行状况较差的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改制──减负增效、完善配套1、企业改制要尊重职工的利益企业改制必须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决不能不管职工有无出路就砸职工饭碗,把职工推出门外了事.要把职工的安置作为关系改革成就的大事和企业改制的基本前提来抓。呼市回民区的一建工程公司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试点,区委区政府首先出台了相关政策,搞好宣传工作,使职工明确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及职工的利益如何,后经职工的投票,确定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领导带头认购股份.注入新资本后,激发了企业活力,也增强了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因此,企业要对职工、社会…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的一天,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职工活动中心的大门旁,多了一块普普通通的牌子,上写“泰山区职工维权服务中心”。没想到,牌子挂起的当天就“开张”了——该区岳首集团改制后,企业负责人对建立职代会一直比较消极,当职工在电视新闻中获悉维权服务中心成立后,便主动上门反映,请求协调企业建立职代会。他们在这儿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11.
许多企业在改制后出现了职工与企业的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既有企业的改制本身不规范,对职工利益的保护不到位,亦有企业改制后,在职工利益保护方面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所致,特别是改制后的企业违反劳动法,随意变更终止劳动合同,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比较严重。本文就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完善劳动立法、公司法,确保职工行使劳动权、民主权,规范政府、企业的职责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关键时期,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步入市场的攻坚之举和振兴之策。近几年来,咸宁地区借鉴外地经验,在全省率先推出“先出售,后改制,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制改造方案。到去年底,全区已有585家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改革,其中以“内部职工持股”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有289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举措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带着这一现实问题,最近,我们调查了嘉鱼县部分改制企业,结合对全区面上情况的了解,形成了几点初步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13.
德兴市供销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审时度势 ,按照“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 ,在全省供销系统率先打响企业改制攻坚战。到 2 0 0 0年底 ,该社已置换资产 6 82 .6万元 ,置换职工身份 6 40人 ,12 81名职工与企业割断了经济联系 ,占原有职工总数的 95 % ,当年直接降低成本 2 10余万元 ,实现了扭亏增盈目标。转变改制观念 推动改革进程供销社作为联接工农业生产与广大城乡市场的桥梁 ,在计划经济时期可谓“红红火火” ,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原有的“专营”政策范围越来越小 ,面对城乡个体私营商业的群起纷争和多形式、多渠…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06,(1):62-63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构建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质和企业的价值取向?我们吴江市农行的口号是重构“职工之家”——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的新型关系,发展和壮大农行吴江市支行。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02,(11)
南京金箔集团原来是一个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2000年企业改制为民营后,我们依然自觉做到:党的观念不淡化、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党员活动正常化。集团的党建工作不仅没有削弱,而且有所加强,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职工争先恐后要求入党,整个企业呈现了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局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企业的经营存在“改制”的问题,但企业的党建工作则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针对改革、改制中国企职工所反映出来的复杂的思想状态,我们开展了“阻碍国企改革的思想《观念)”专题调研。调查包括: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企业自身的改革、改制;企业管理和企业的发展;职工对改革政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改革成效的总体评价等内容,涉及企业改革的方方面面。通过近4000人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国企厂长(经理)、书记的座谈,在归纳、分析的前提下,我们深深感到:企业自身的改革、改制及经济的发展状态是职工对改革效果进行评判的原始依据,而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及周边环境是形成职工的思想(观念)的内在因素。国企改革脱困,任重而道远。职工对改革所持的态度、参与程度,对改革的进程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定要引起各级党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前有些企业领导者或经营者的几种思想认识,严重阻碍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推行: (1)“无必要”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处于困难时期,没有什么东西可公开;有些正在改制或已改制的企业领导者推托说:实行改制后企业属股东、外商或个人经营了,没有必要向职工公开;有的说:企业是经济实体,实行公开会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活动,不应该公开。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存在三种行为主体理性:政府理性、经营者(国企单位领导)理性和职工理性。这三种理性行为彼此之间协调决定国有企业的现实交易行为目标。在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当推广先进的产权交易竟价方法,充分发现买主和有效挑起竞争。同时进行“产权”的置换和“身份”的置换,通过企业改制解除“国家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和“企业对职工的无限责任”。  相似文献   

19.
到目前为止,恩施市供销系统20家基层供销企业已全部民营化,共盘活存量资产1.4亿元,1443名职工买断工龄,673名离退休职工和171名抚恤对象全部纳入社保部门社会管理,其作法和效果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省供销联社的充分肯定。 一、强化改制措施,使职工成为改制的主体 全市供销系统坚持开好有职工代表参加的改制动员会;改制企业坚持开好党员会、职工大会、职代会。武装骨干,宣传政策,在职工中逐步形成一种从关心改制到支持改制、积极参与改制的良好氛围。改  相似文献   

20.
国企不规范改制遭遇五大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网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国企改制,成为公众近期反应最强烈的社会矛盾之一。本刊记者对一些因改制而纠纷不断的国企调研后发现,不规范改制引发了众多职工的不满,留下了诸多“后遗症”,以至“余震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