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尽管美国口口声声说不再把俄罗斯视为直接的军事威胁,但俄罗斯数以千计的核导弹、实力犹存的军事力量和变化莫测的政局仍是美国间谍机关关注的重要目标。1999年12月1日,俄美一次激烈争吵,最终导致俄罗斯宣布驱逐一名被指控为搜集俄军战略情报的美国高级女外交官。这是自1994年2月以来俄罗斯第一次愤怒地把“山姆大叔”扫地出门。  相似文献   

2.
3月2日,俄罗斯宣布成功发射3颗“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卫星。到2010年底,这一系统在轨卫星将达到27颗。俄有关人士称,届时,俄与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比,将具有明显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今日广西》2014,(7):8-8
中国新型武器研发问世的速度令西方国家震惊。目前,美国《国家利益》刊文盘点称,令美军感到害怕的有五大中国武器,它们分别是“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歼-20战斗机、反卫星导弹、071型船坞登陆舰和进攻性网络武器。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欧盟“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一颗实验卫星升空。投资40多亿美元的“伽利略”系统是由30颗同步卫星组成的定位网络,它使任何一个带手机的人都能够确定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误差不超过一米。当然,它也能引导导弹实施精确打击。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两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存在。它们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在苏联时代建立的环球导航系统(Glonass)。GP系统为美国两次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飞机、船舶的导航和定位都租用美国的GPS系统。从战略层面考虑,美国可以随时随地停止GPS信号,…  相似文献   

5.
王韦 《时事报告》2010,(2):102-103
何谓“北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目前,世界上共有4个定位导航系统,“北斗”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建的还有欧洲“伽利略”系统。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战略态势发生根本转变   美国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在对外政策的诸多方向上采取了强硬姿态。主要表现在:   1.不顾俄、中及欧洲盟国反对,执意推进 NMD的研发与部署,以追求美国自身的“绝对安全”;与英合伙拒绝参加由俄倡导在莫斯科召开的防止太空军事化会议。   2.伙同英国两度空袭处于“禁飞区”以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地区,坚持对伊制裁政策并派国务卿鲍威尔出访中东寻求该地区国家对美反伊政策的支持。   3.无视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美俄高层接触的多次暗示,扣捕俄白联盟国务秘书博罗金,与俄互曝多起“间谍案”,…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后,美国成功地进入了俄罗斯的“后院”——中亚地区。美国在中亚得手以后,又继续向高加索地区挺进,继续实施自己的地缘政治战略,向原苏联地区国家进行军事安全渗透。美国在俄罗斯“后院”展开的咄咄逼人的攻势,可能对美俄关系产生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际     
《人民公安》2009,(5):5-5
俄军高官称卫星相撞事件系美国策划;日本民主党党魁小泽一郎拒绝辞职;巴基斯坦韩国面临破产危险;奥巴马:现在是入市买股票的好时机;布鲁塞尔小尿童雕像穿上中国服装;萨科齐等多名法国政要收到装有子弹恐吓信  相似文献   

9.
6月6日八国峰会召开之前,围绕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美俄两国唇枪舌剑,口水仗已打得不可开交。布什批评俄罗斯人“小题大做”,普京指责美国的举动是“帝国主义行径”。  相似文献   

10.
俄乌冲突对美国各界的对台政策认知形成了重大冲击,对台政策辩论日益呈现“乌克兰化”的危险趋势,这为美国政府趁势推动对台政策的“乌克兰化”提供了某种契机。为了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台海危机,美国对台政策的新动向包括:加速迈向战略与战术双重清晰、更重视助台打造“非对称战力”与提升美台军事安全合作、持续深化与盟友伙伴国家的对台政策协调。美国将随着俄乌局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其对台政策,短期内势必对台海局势、中美关系以及亚太国际关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俄乌冲突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美俄关系依然举足轻重。美国在尽力争取俄在重大问题上保持某种合作的前提下,一直没有放松对其战略压制和围堵。俄也不甘坐以待毙,努力抵消美的战略挟制。美俄博弈,引发大国关系的一系列互动调整。时事报美对俄战略的线条与轮廓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明显加大对俄的战略挤压。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图谋使俄永远不再对美构成战略威胁,在人权、车臣、政治体制建设等方面无时不对俄施压。特别是2003年11月以来,连续在俄的势力范围内发起汹涌澎湃的“颜色革命”,以和平…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2月,美国公布了《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美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利益、战略目标以及政策策略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报告宣称,在人类走向ZI世纪时,美国将奉行与新世纪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战略,这项战略有二个主要目标:加强美国的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繁荣,推动国外的“民主”与“人权”。实施这项战略的手段是:加强军事实力,致力于美国外交,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稳定,强化世界“民主”力量。美国在世纪之交制订和公布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意在确保新世纪是‘表国世纪”,其霸权心态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3.
3月1 8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披露:美国国家侦察局正在实施一项绝密计划,准备研制体积更小、造价更低、功能更强的新一代侦察卫星,其目的是大力提升今后20年内美国通过卫星侦察收集军事情报的能力。这项计划正式名称为“未来造像建构”(Future Imagery Architecture)。国家侦察局发言人阿特·豪博尔德称,这项计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它将提供一种功能更强但价格较便宜的方式以满足国家的需求”,他还表示,这种新卫星的首次发射时间预定在2005年。这是美国情报界历史上最昂贵的一项计划,甚至超过美国当年为发展原子弹所执行的“曼哈顿计划”。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灾害实时、动态监测,逐步建立国家防灾、抗灾、救灾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减灾能力,国家计划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减灾卫星),并建立减灾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和民政部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论证,目前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本文将简要介绍减灾卫星论证和申请国家立项的过程,以作回顾。减灾卫星的由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财富不断积累。…  相似文献   

15.
普京出任俄联邦总统不久,俄罗斯颁布了《国家安全构想》、《军事学说》、《国家外交学说》等有关联邦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是确定俄罗斯新时期军事战略的纲领性文献,显示了21世纪初俄军建设思想的基本方针。特别是美国决定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给世界安全和稳定带来了新的隐患,俄罗斯立即对此采取了新的军事政策。今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俄联邦安全会议提交的《2001—2005年俄军建设5年规划》后,俄罗斯启动了着眼于21世纪战争的新一轮军事改革。半年来,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计划已提前实现。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和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出现了明显变化。起初,双方在如何处理俄“尤科斯事件”上发生矛盾;随后,又在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伊拉克战后重建等问题上发生争执;紧接着,西方国家利用俄国家杜马选举结果大做文章,百般责难俄罗斯;最近,随着俄总统大选日期的临近,西方又开始找普京总统的碴儿了。扬言将俄罗斯赶出八国集团去年10月25日,俄“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入狱后,西方国家反应十分强烈,普遍认为这是俄当局对企业家的一种报复,将影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投资。同年10月30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美国是最早实行信息安全测评认证的国家。198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正式公布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这是国际公认的第一个计算机安全系统评估标准,评估目标仅限于政府部门和军队的计算机系统。1997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和国京安全局共同组建了“国家信息保证联盟”,确立了新的信息技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国家信息保证联盟专门负责  相似文献   

18.
GPS是英文GlobePositionSystem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的缩写。特指目前正在运行的美国“导航星”系统。该系统是美国防部于1 973年投资 1 0 0亿美元研制的供军方使用的第二代导航系统。由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 2万多公里空间轨道上的 2 8颗卫星组成 ,其中 2 4颗为工作卫星 ,4颗为备用卫星。这些卫星连续向地球表面发出无线电信号 ,包含授时、导航等信息 ,覆盖了地球表面。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能同时接收其中四颗以上卫星的信号 ,通过接收点的计算 ,就能确定出接收点的准确位置图 1 卫星定位示意图(见图 1 )。美国政府对这个资源向全球有限制…  相似文献   

19.
新的北俄理事会的建立、“20国机制”的正式运转,表明了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进入了崭新阶段。但是否能如美国总统布什所说“昔日的敌人成为伙伴,50年的意见分歧、10年的风云变幻全部烟消云散”;俄罗斯作出的妥协与退让,是主动的战略收缩,还是被动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俄方政策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美俄关系的实质,仍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石油就是拳头作为石油储量极其丰富的大国,俄罗斯近年来大打石油牌,在亚洲,到底是修建取向日本的“安纳线”,还是通往中国的“安大线”?俄罗斯不紧不慢,作壁上观,并不断向两国要价。石油也是俄美关系的“稳定剂”。美国利用俄罗斯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并希望俄帮助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欧洲,俄前总理卡西亚诺夫说,欧盟未来的石油需求,只有俄罗斯才能满足。俄罗斯还利用石油加强同独联体及东南欧国家的联系,出资收购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企业,加大了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美国能源问题专家菲奥纳·希尔女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