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知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化,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在国内外也十分普遍有严重地存在着。近年来,我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已成为目前法院审判实践的热点之一。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纠纷当前亦呈上升趋势案件类型涉及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专利权属纠纷、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而占案件大多数的则是专利侵权纠纷。从专利侵权案件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看,专利权的侵害赔偿是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基本方式。即专利权人的财产权益受到侵犯后,其经济损失由侵害人…  相似文献   

2.
刑诉法的修改完善了死刑案件的程序保障机制。刑事法官只有深刻理解刑诉法修改精神,合理运用审判权,把新刑诉法中的程序保障机制充分贯彻到死刑案件审判过程中,才能保证死刑案件的审理过程不出现瑕疵,提高死刑审判的程序公正性,确保死刑案件质量。  相似文献   

3.
《廉政文化研究》2010,(2):94-95
新的司法公开改革措施要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报道庭审的规则:除法律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其他案件都应该公开审理。新的司法公开改革措施要求各级法院认真对待媒体反映的审判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媒体反映的法院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调查、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北京市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亮点。在很多案件审判过程中,人们在电视屏幕上、在审判台上,都会看到一位从容儒雅、沉着果断的年轻法官,他就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审判员罗东川。罗东川今年35岁,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学位,已在审判岗位上工作了13个春秋,由于他为知识产权审判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和“全国青年法官标兵”。知识产权案件较之一般案件有自己的特点,所适用的法律基本上为专门法,案件处理要考虑与…  相似文献   

5.
审判案件,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能,也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执法活动。审判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法制建设的基本目的。作为特区法院,多年来我们主动适应深圳特区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自觉地使法院工作为特区的这种“市场经济”服务。我们根据特区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状况,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改革深入到哪里,开放扩大到哪里,经济发展到哪里,法院的审判工作保障和服务就适应到哪里。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使特区法院从执法观念、审判制度、机…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和办理既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两项职能一般均由行政审判庭行使。实践中,行政审判庭办理的行政强制执行案件数量往往比行政诉讼案件多,有的甚至高出数倍、数十倍?行政审判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行政强制执行工作上,而行政强制执行案件中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占多数。  相似文献   

7.
周姝 《行政与法制》2000,(10):38-38
新颁布的《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效力,正确理解和认定合同效力.对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准确裁判合同纠纷案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宋洋 《学理论》2012,(2):47-48
刑事诉讼中证人必须出庭作证是世界各国的通例,而我国因立法和观念上的原因,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普遍,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制约我国庭审改革的"瓶颈"。因此,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保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保证案件质量的手段。为此,明确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确保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推进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并落到实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29)
随着审判任务的日益繁重,调解这一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越发受到重视,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化、规范化、有效地推动了法院的调解工作开展,案件调解率大大提高,大量的诉讼纠纷被化解,社会矛盾被钝化,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调解已经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审判效率,减轻当事人讼累的重要手段。但也有不好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谈突破民事审判新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越来越大,提出的索赔数额越来越高 ●因医疗纠纷到法院起诉的损害赔偿案件越来越多 ●劳动争议案件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婚姻家庭纠纷案出现非法同居、“包二奶”生育子女、非婚生的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等新情况 ●随着金融电子化服务而产生的存取款纠纷案件不断增加 当前法院的民事审判实践中,经常碰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对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的审理尚无具体的法律条文做依据。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遇到的若干新问题,详细阐述了其法律适用和对策。 …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房屋拆迁纠纷日益增多,基于房屋拆迁案件复杂的特点及民事与行政交叉的审判态势,使得法院审理房屋拆迁案件的难度加大,立足法院审判实践,就有房屋拆迁协议纠纷主要法律问题、拆迁协议的变更履行、替代履行、保全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有关房屋拆迁的宏观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民意与法意在对热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存在分歧,背后体现了国家意志与民间意志的冲突、司法专业化和民意大众化之间的隔阂。民意有利于司法监督、促进司法民主,同时也影响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民意对案件的评论应坚持有限性和适度性原则,通过加强审判公开、提高判决书质量、完善人民陪审制度等方式实现民意与法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王军利 《学理论》2009,(29):236-237
贿赂案件中行贿人一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行贿行为是秘密的、不为第三方知晓的,另一方的受贿人具有一定职务、社会地位,明知受贿行为是违规、违纪,甚至是违法的,而依然为之,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手段也是狡诈、隐蔽的。在侦破实践中,受贿案件大多立案率大幅高于有罪判决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案件进入起诉或审判环节后,一旦犯罪嫌疑人翻供,相应证据固定不好,就会使案件滑坡。如何提高讯问成功率,固定讯问信息成果便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重新审判“发回”重审死刑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容易产生有罪推定的倾向、依据补强证据再次适用死刑的倾向和漠视侦控行为合法性的倾向,为此重审法院应杜绝片面依据侦控机关提供的不利于被告人的存疑补强证据,对被告人再次适用死刑;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型”发回重审的死刑案件,如果经过重审认定的案件事实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一般也不宜对被告人再次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公民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司法审判案件,如何在日益发达的网络传媒背景下保障公开审判,已成为司法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温董老关于"公开审判"的法学思想,理清审判公开对现代司法的价值,对我们重新审视新媒体与审判公开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刑事审判阶段是刑事诉讼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利益的最终分配和公众对司法活动的总体评价。审视我国刑事诉讼的监督主体、监督对象以及两者之间关系,可以发现我国刑事诉讼监督中存在职责不明、监督缺位和乏力的现象。为确保审判乃至整个司法公正,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废除案件请示汇报制度,强调公诉人不能担任刑事审判的监督者,建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和审判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7.
如果从1978年四川省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经济审判庭算起,我国的经济审判工作已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10多年来,各级法院充分发挥经济审判的职能作用,在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了解,1983年,中国各级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案件仅4万多件,诉讼标的2.26亿元,而1989年收案即达69万多件,审结案件的诉讼标的达251亿元。从1984年到1990年的7年间,各级法院审理了近300万件经济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8,(4):F0002-F0002
西青区人民法院党组带领全院干警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办案宗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工作方针,做到了审判规划高起步,审判工作高标准,审判作风严要求。4年来,西青法院共审(执)结各类案件20293件,为全区挽回经济损失70265.8万元,向国家上缴罚没款及其它诉讼费用2486.33万元。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很大进步,连续被评为全国、全市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获得了“职工素质工程先进单位”等24项市级以上嘉奖,并且在2007年获得了全国模范法院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5,(8)
<正>2015年,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中共天津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高院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打响了天津一中院的司法品牌。今年1-6月,该院以科学的审判管理促进审判质效提升,新收案件8578件,审结7446件。在收案数量同比上升25.67%的情况下,结案同比上升32.11%,未结案同比下降14.18%,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到100%,审判质  相似文献   

20.
易承志 《理论探索》2012,(5):120-124
优化审判管理是提升法院司法工作能力、法院法治推进能力和法院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当前法院审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判管理权力的行政化,审判管理模式的程式化,审判管理组织的分散化,审判管理流程的模糊化和审判管理方式的陈旧化等。优化法院审判管理,应重塑审判管理组织,完善审判绩效考评机制,再造审判管理流程,创新审判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