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推进大数据等新技术背景下的智库建设,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之间深度的逻辑契合,是"中国之治"迈向新境界的重要制度供给。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相适应,政协系统智库的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及其平台建设上。路径选择体现在:以内部制度创新带动政协系统智库质量的提升;以运行模式的技术优化提升政协系统智库的战略谋划水平;以专业人才的保障提升政协系统智库的智力水平;以开放拓宽政协系统智库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当下,智库作为连接科学理论与政府决策的中介机构,由于其学术科研、咨政建言、大众意识培育的影响功能,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面向环境领域的专业化智库,绿色智库也是影响国际环境政策形成与制定的重要机构之一。本文通过对德国两种不同类型绿色智库的运作方式与影响力的发挥路径的讨论与阐释,试图探讨绿色智库能在何种程度上有效地对环境政策产生建设性影响,并且反思目前绿色智库的影响困境。同时,德国案例的得失对我国绿色智库的未来发展与影响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焦点,而率先步入少子高龄化社会的日本,其劳动社会保障智库建设可为中国提供有益参考。分别考察了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劳动社会保障民间智库、官方智库和高校智库的发展演进历程。民间智库通过与公益财团法人结合,得以保持其专业性与财务可持续性;官方智库体现出较显著的整合趋势,由法律赋予其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高校智库在财务可持续性上有天然优势,而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是其主要抓手。日本劳动社会保障智库的特征包括:重视田野调查与数据挖掘,依据智库性质分类治理,智库资金来源多元化,智库影响渠道多层次。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2月1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负责承办。来自中东欧多国的政要、驻华使节、智库学者以及来自国内有关部委、智库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媒体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日本智库虽然较欧美智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强劲,在经历了开创起步、发展升级和稳中求精三个阶段后,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官方智库、准官方智库、企业智库、民间智库、大学智库等五大类型,具有显著的自身发展特点和独特的组织运营机制,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智库体系,为其他国家智库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揭牌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来自中东欧国家数十个智库机构、国内数十家科研单位、国内多个部委的学者、官员以及中东欧国家前政要和驻华使馆人员共约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一大会开幕式领导人致辞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2月14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国家部委、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及企业等理事单位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16+1智库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与中东欧16国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后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在"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稳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正在走向深化。在"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16+1智库网络")的组织协调下,中欧学界有关"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等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基于这些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16+1智库网络"秘书处与《欧洲研究》编辑部联合组织了本次  相似文献   

9.
主编前言     
<正>2015年11月举行的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议通过了《苏州纲要》,其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同年12月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暨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揭牌仪式。从此,在"16+1合作"框架下,一个新的智库合作与交流机制和平台建立起来了。在此之前,人们对于"16+1"恐怕也知之甚少。虽然,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可以说是传统友谊深厚,而传统友谊无疑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在长期交往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的独特优  相似文献   

10.
智库在国家政策制定和对外关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韩国智库进行了密切跟踪与分析.通过对韩国外交安保研究所和世宗研究所两家韩国代表性智库针对美国大选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韩国智库对美国大选的判断相对客观理性.韩国智库针对大选可能的结果,主要从韩美关系、朝美关系、中美韩关系等方面,向韩国政府提出了建议.通过分析韩国智库对美国大选的研判,可以窥探韩国未来的政策调整方向及未来韩美关系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安保智库,在相应的政策制定过程中虽然作用受到制约,但仍具有可观的影响力。在日本安全防卫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库,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官方研究机构、准官方专业思想库、经济单位附属的调研机构、各种临时咨询委员会或小组。这些智库对日本安保决策的影响途径主要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平面对流三种。综合而言,四类智库中的第四种,情况与其他国家相异,在日本主要安保决策和文件拟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称为"另类日本型"安保智库。当今时代,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包括另类形态在内的日本安保智库的研究内容和政治立场,带有明显的价值观和政策倾向,对中日关系改善、中国对日本公共外交,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德国智库有关中非经贸合作的研究包括贸易、能源、投资和援助等方面。德国智库的研究认为,中非经贸合作对非洲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中国对非的发展援助新理念受到了非洲国家的广泛认可。与此相应,德国智库指出了西方部分媒体和民众对于中非关系存在的错误认知。但是,德国智库同时也批评了中国在非洲能源政策上的不透明,没有顾及当地的人权、良治和民主建设,忽视劳工、环保和社会公正性标准等。本文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一些作者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6月20日,正值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波兰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波兰外交政策论坛:进展、潜力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波兰首都华沙喜来登酒店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京清到会并致开幕词,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斯瓦沃米尔·登布斯基(Slawomir Debski)主持了开幕式。来自中波双方的政府、智库、媒体等机构代表近五十人与会。  相似文献   

14.
要笑尘 《新民周刊》2012,(31):90-90
智库的掌门者们仿佛已经认定"酒香也怕巷子深"——再有品位的研究成果也经不起低调的埋没。智库如何华丽转身、走进公众视野、引领社会思潮,也是全球智库急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这真是一个转型的世界!连一贯为服务对象提供"转型策略"的传统智库,也到了不得不谋求转型的时候了。这是上海社科院王健研究员主编的新书《智库转型》留给人们的...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重要思想,阐明了人民政协同国家治理的内在联系,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肯定了人民政协的重要政治地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政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充分彰显了人民政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色和优势。实践证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人民政协作用的发挥,人民政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小国取得了骄人成就,而其立国之本主要是靠智慧,其中各种智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综合性国际问题智库主要有东南亚研究所、东亚研究所、防务与战略研究所、南亚研究所、政策研究所、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等。新加坡多数著名智库都属于政府部门设立的研究机构,有着政府需求、依托大学、分工合作、专业开放等共同的特点。总体来讲新加坡智库运作都比较成功,主要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定位准确、高管参与、独立管理、人才为先等几个方面。新加坡智库的各种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目前培育和建设新型智库应该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韩国十分重视智库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以韩国开发研究院为代表的韩国智库在韩国外宣事业上具有明确的使命定位,这种定位体现在成立目的、发展目标、机构设置、业务方向等多个方面。韩国智库的对外传播功能具体体现于传播过程的三个阶段,即智库作为政策研究机构,在对外传播的起点生产传播内容,作为对外传播的平台渠道在外宣过程中传播内容,作为政策评价机构对传播实效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韩国智库助力对外传播的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借鉴。适应当前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态势,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是提升我国对外传播实效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8.
刘建华 《美国研究》2015,(2):68-92,6,7
自1947年《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对国家安全体制进行了力度不一的改革。经过60多年的改革,美国已形成了一套以白宫为中心,府会调研组织和智库提供政策咨询,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土安全委员会、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等机制或机构辅助总统协调和决策,国防部、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国土安全部等职能部门负责执行,国会、政府问责局、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实施监督的国家安全体制。客观环境的变化、新安全观的形成、总统的个性和行政部门的倡议、国会的推动、智库的研究、公众舆论的压力,等等,是美国国家安全体制改革的驱动力。美国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呈现出既制度化又不失灵活性、国家安全委员会地位的周期性升降、采取增量改革路径及整合性越来越强等特征。面对愈益复杂的安全挑战,美国仍将致力于打造更具整合性、更高效灵活的国家安全体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优势是具有集成性、高效性、吸纳性和自主性特性的结构性优势。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优势认同,对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优势意义重大,必须增强国家治理优势主体内容的认同,消除国家治理优势理解上的认同偏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优势的认同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优势认同奠定实践基础,深化在具体体制机制、运行环节和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创新,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优势认同的入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多重制度转型改变了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成为转型国家制度改革的目标.国家治理模式重构的进程异常复杂曲折,转型国家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治理危机.尽管不同国家的制度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路径存在差异,但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间的关系依然是其转型深化阶段国家治理模式构建的关键.对转型国家重构国家治理模式的进程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选择更为有效的国家治理模式构建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