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着由浅入深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三个层次,各层次的顺序、地位、作用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于大众的认知,关键是获得大众的认同,根本目的是大众的践行.必须科学、完整、准确地把握并积极有效地推进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大众的认知层面,才可能富有成效地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凸现了人民群众的认知主体地位,关注了大众的需要、情感和兴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主体化;运用了大众熟悉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认知场域等认知中介因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采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激发了大众的认知感悟和体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化。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今天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有着巨大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大众"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环节有:通过调查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通过理论工作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通过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实现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使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马克思主义化":通过概括提升使群众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典理论,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灌输论"一直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原理和基本理论。但"灌输论"对"大众主体"的舍略,与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主题格格不入。在"大众化"中真正树立大众主体观,深入剖析大众主体性,必须走出"灌输论"的窠臼,尊重大众主体地位,相信大众的主体能力,提高大众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作为"大众化"主体的大众真正出场。  相似文献   

5.
陈方刘 《理论视野》2010,(11):27-29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从正向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也要从逆向教育大众正确化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双向过程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会进一步认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有利于找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理解前结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理解前结构具有路径依赖关系.大众之所以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各不相同的理解方式和路径,究其原因就在于大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解的起始条件,即理解前结构不同.科学而准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解前结构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政治任务。列宁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推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前提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路径是科学灌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灵魂所在是"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指向是"化于多质的大众"。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为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互动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视角。马克思主义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必须破除将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与做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归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化大众",以艺术语言的形式包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内涵,是传播者在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原旨要义基础上,充分考虑受传者的接受心理及言语习惯,运用修辞等艺术手法,化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为富于美感的具体形象生动。其艺术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审美性和通俗性上,审美性包括音感美、语词美和句式美,通俗性包括生活化、口语化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问题已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学界主要围绕"总结和研究历史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出发探索其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载体的运用探讨其实现路径"等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以往研究的主要成绩是: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综合性;多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不足之处是:研究内容上,兼有学理性和实践操作意义的独创性成果欠缺,鲜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效果的评价和反馈路径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上,跨学科理论和方法运用不够。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相关知识和思想被大众共享与传播的过程。人与人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是人们之间知识、信息、情感乃至思想传递的途径。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构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和机制。基于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大学生有两种基本类型的交往网络,即"内聚性网络"和"桥接性网络"。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基于交往形成的两种社会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显著影响,其中"内聚性网络"比"桥接性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更为强烈。应针对不同社会网络类型制定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4)
话语转换是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实现话语转换,即把学术话语转换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富有亲和力的话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大学生中实现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理 《理论导刊》2012,(5):43-4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以人民大众为主要话语对象,以实践需要和大众需求为导向,以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为核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为辅助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从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情感、分析框架等五个维度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在于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行动指南和理想信念。就教育方式而言,将隐性教育运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又有着区别于显性教育的独特优势。在科学认知和把握隐性教育的基础上,构建隐性教育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1935年出版的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中国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奠基之作和成功范例,其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裴桂清  符潇潇 《学理论》2013,(6):185-186
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认知方式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逐渐发生了重大转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受到传播者与接受者认知方式转变的深刻影响,其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为了避免消极影响的扩散,针对消极影响提出对策才能确保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理论化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反映,从古到今人们都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中追求自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一种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一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为了什么,单纯的使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大众哲学素养?从长远来看,我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为根本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是很难摆脱精英化的趋向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树立一种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观,拒绝任何形式的精英化倾向,其最终结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身看成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实践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陷入大众化的诉求与精英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之中,其大众化的追求实际上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合理化自身行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大众是一定时空下多质群体的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语境中,主要是以阶级标准划分大众群体,并以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在建党到改革开放前有其合理性。但今天这种划分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因此厘清大众的内涵和相关历史,根据需要以新标准将大众分为传播对象和传播者,在此基础上分别细分为若干群体,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3)
艾思奇终其一生走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漫漫长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其《大众哲学》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哲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简要介绍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十八大报告及当代中国实际状况,具体探讨《大众哲学》的理论意义和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