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希慧  廖梅 《思想战线》2004,30(5):33-38
产生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对忽视女性的作法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罚执行过程中对女性的错误理解和不公平待遇提出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犯罪学中的性别意识问题,为传统犯罪学的理论重构,尤其是女性犯罪学理论构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犯罪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虽然仅有一二百年,但许多思想家、法学家对犯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贝卡里亚的犯罪学思想在整个犯罪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而突出的地位,作为古典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和思想对当时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代犯罪学的研究也当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萨瑟兰的《犯罪学》一书,1924年首次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犯罪学界广泛的关注并迅速成为萨瑟兰的代表性著作。……《犯罪学》一书,内容驳杂,不仅主要包括犯罪学的理论知识,还包含很多刑法问题、刑事司法制度的介绍性论述。为凸显主题,集中地体现萨瑟兰的犯罪学思想,我们选取《犯罪学》一书中与犯罪学理论联系紧密、对当代犯罪学研究仍有借鉴指导意义的章节,编译成书出版。  相似文献   

4.
龙勃罗梭是犯罪实证学派的创始人,其关于犯罪人、犯罪防治以及监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是西方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和刑事政策运动的重要依据。纠结于"天生犯罪人"这一论点,学界对其可谓是褒贬不一,如何理性而全面地看待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对从事犯罪学理论研究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书摘     
关系犯罪学白建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该书封面勒口之《内容提要》:“本书采用的关系分析的理论、方法打破了犯罪学研究的沉闷。在研究范式篇,作者对犯罪学的概念、对象、方法、历史发展进行了独特的梳理。在犯罪关系篇,犯罪特性学、犯罪形态学、犯罪定义学以及犯罪规律学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犯罪学体系。在社会反应篇,犯罪学回归到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被害预防等领域,使刑事规范学和犯罪事实学各自获得了新的意义。”(苏哲)美国行政法的重构[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沈岿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版本方所采用的基…  相似文献   

6.
李燕英 《前沿》2007,(3):109-111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犯罪学理论——标签理论是西方犯罪学中的重要学说之一,其独特的研究视野和对传统的大胆挑战,给学术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标签理论的研究,深入剖析其特色与缺陷;并基于刑事法治的视野,分别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两个层面与立法目的的科学性、立法范围的谦抑性、立法内容的合理性、司法裁量的公平性、刑罚执行的人道性及刑事司法人员的精英化六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标签理论的现代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犯罪学还至为年轻,犯罪学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还只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而这一历程只是现代犯罪学历史百年之后的岁月。目前,我国犯罪学可谓处在发展中的徘徊阶段,我国犯罪学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更高层次的犯罪学研究的繁荣,需要观念的更新、犯罪学理论在实践地位中的彰显、相对柔韧刑事立法与司法的定位等。  相似文献   

8.
1764年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是他犯罪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的犯罪学思想直接源自于孟德斯鸠的思想。本文主要选择犯罪原因、犯罪类型以及犯罪对策三大块理论,对贝卡利亚的犯罪学思想展开论述,并对其犯罪学思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试验犯罪学杂志(国际期刊号:ISSN:1573-3750(print version)是一个有关刑事科学技术中痕迹检验方面的创新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权威期刊。该杂志致力于论述犯罪学和刑事司法中的系统评价和实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2006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围绕和谐社会的主题展开探讨,内容涉及犯罪学与和谐社会、治安警务、司法制度、罪犯矫正、刑事政策、跨国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本文对此次研讨会的有关主题进行简要介述。  相似文献   

11.
犯罪学诞生至今已有近两个半世纪的历史。对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仍有不同的主张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犯罪学这一学科尚欠成熟。古典派犯罪学、实证派犯罪学和近现代犯罪学都将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对策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所谓狭义犯罪学意义上的研究对象只是一些学者进行研究和著述时的个别选择而已。就犯罪学学科而言,其研究对象始终是广义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犯罪学应控制和减少犯罪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学科任务决定了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现象,但是,当前我国犯罪学对犯罪现象的研究存在着结构性缺失,即注重对“初级犯罪现象”的研究,忽视了对作为犯罪对策效果的“次级犯罪现象”的研究,从而导致犯罪学理论体系在完整性上存在缺陷。要完善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结构性缺失,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在理论上构建犯罪(刑事)学科一体化;在实践中加强对犯罪对策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为犯罪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犯罪学的研究空间.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犯罪学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形成新的犯罪学学科体系.只有坚持走"和谐之路",才能进行有效的犯罪防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命案(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和爆炸、投毒、放火、抢劫、强奸、绑架致人死亡8类案件)的发案率有上升的趋势,而故意杀人案件的发案率又居命案之首,因此,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研究对于控制命案发案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故意杀人犯罪的特点及规律,并尝试提出预防犯罪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略论犯罪速度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速度是对现代犯罪滋生、派生、传播、扩张、集束、升级以及罪犯逃逸等形态的直观描述。犯罪提速是当今犯罪变化的总基调。犯罪速度变化所承载的动态信息揭示了犯罪运行的规律性和可控性 ,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犯罪学研究和现代警务管理中表现为多方面用途 :一是治安评估指标 ;二是决策参考依据 ;三是警务创新“引擎” ;四是刑事立法基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进程产生的一个后果之一是女性犯罪逐渐增多。最近30余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和逐渐推进,社会结构明显转型,价值观念明显变化,我国女性犯罪率也逐渐上升,女性犯罪问题显露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传统犯罪学向来是以成年男性犯罪为基本标本的,对女性犯罪关注较少,因此,女性犯罪问题及其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当今我国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有多维角度,社会角色及其转变即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7.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问题,是国际犯罪学领域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文章就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类型、主要特点及其犯罪心理特征作了具体分析,据此针对公职人员犯罪的预防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即一要建立权力运行的约束机制,由权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二要改革现行的监督体制,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有效监督的实现;三要加强职业培训,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公职人员廉洁自律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从侦查实践角度看犯罪本体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对犯罪本质、犯罪原因等的本体论追求 ,是犯罪客体化的产物。这种追求是社会犯罪文化观的一种知识层面的表述 ,并不是犯罪学科学化的基础。从刑罚实践的历史进程看 ,犯罪作为刑罚实践的一个环节 ,构成了刑罚实践的手段 ,而不是脱离刑罚实践并与刑罚实践相对峙的外在的自在事实。因此 ,犯罪体现了刑罚实践的结构性特征 ,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