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娜 《法制博览》2023,(27):28-30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高度重视的焦点,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向深入迈进。在当代中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围绕劳动关系这一轴心,直面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各种问题与挑战,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法典化实践,能够为我国进一步法治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为了实现我国劳动领域相关立法的系统化,编纂“劳动法典”亦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而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将许多新型劳动业态关系排除在外,且已有的部分法律规范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拟以新型劳动关系为切入点,探讨新时代下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规制短板,为“劳动法典”编纂中关于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提供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2.
司选明 《工会博览》2008,(10):21-21
集体谈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我国劳动法确立了集体协商(集体谈判)为劳动关系主要调节机制,但由于现阶段劳动关系处于转型期,旧制度被打破,新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在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应该是政府主导型,但最终发展趋势是协约自治模式即集体谈判。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劳动关系的现实运行和劳动关系的理论研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劳动关系研究的范围、方法以及主题都在发生改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关系研究范式是跨国劳动关系制度研究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这两种研究模式为传统的劳动关系研究打开了新的、更加广阔的视野,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学术界正在积极探索新的适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4.
陈志华 《法制博览》2015,(2):125-126
劳动关系是一种动态的法律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发展而呈现出多样性。但我国过于强调书面劳动合同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致于产生了一种观点,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合法劳动关系的标志,这样一来就等于否认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将其置于非法的状态。将本来就处在弱势的劳动者推向了更加不利的地位,这与劳动法律倾斜保护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13,(10):1-1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是由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和当前的特征决定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用工制度和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劳动关系日趋市场化、多样化,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差别、利益冲突不断扩大,集体劳动争议和劳动利益争议增多,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所有这些,都要求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上作出改变.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劳动关系: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劳方与资方存在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其中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劳动关系中矛盾、冲突的一面有日益凸显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倡导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观念,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王立东 《法制博览》2024,(2):145-147
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认定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平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定义、法律框架、认定标准与要素等多个方面对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讨论了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现有的法律框架和相关法规对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认定。其次,探讨了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与要素,讨论了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认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艾君 《工会博览》2010,(17):18-19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大量增加,影响首都劳动关系稳定的一些源头性、基础性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职工队伍结构发声深刻变化,新兴产业和行业大量涌现,用工形式更加多样,新一代产业工人逐渐成为职工队伍主体,职工诉求日益多元化,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使得劳资矛盾日益凸显,劳动争议案件大幅攀升。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部分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突出,职工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直接影响了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本期话题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如何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峤 《工会博览》2009,(2):45-47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前提条件。集体协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能够在调整劳动关系主体利益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工会对集体协商的指导性和领导性能够大大提高协商的成功度,从而积极地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本文针对我国的集体协商存在弱点的原因,指出工会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协商力量对等程度以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需要做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完善三方机制、完善工会组织结构,组织产业和区域性工会、构建和谐劳动文化等。  相似文献   

10.
从《劳动合同法》出台看中国劳动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平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但是,与此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有序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中国首部《劳动合同法》正式出台。这部法律的立法过程,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劳动关系目前的现状与特征,也预示了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1.
朱瑜 《法制博览》2013,(5):126+125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产生于19世纪德国,并相继对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于二战后在各国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随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深入发展,我国学界对于我国是否存在特别权力关系以及是否需要引进这一理论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就会产生劳资纠纷或冲突影响企业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处于日益复杂的形势中,频繁发生的劳动争议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制约和负面影响,为了提高解决劳动争议的效率和调解仲裁的水平,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必要举措,目的是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规范化发展。本文总结了信息化手段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规范化建设中的应用意义,结合目前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具体的优化策略,目的是建立起高效、公正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创造一个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创造和谐企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及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稳定劳动关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调整、管理、创新,主动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着眼长远和发展,处理好当前劳动关系问题。面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可围绕保障就业、稳定劳动关系,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劳动力组织,通过缩短工时、轮岗培训、适时安排年休假、轮岗放假、协商薪酬等办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尽最大努力不裁员或少裁员。一些专家针对《指导意见》引发的劳动纠纷中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劳动关系:转型,紧张,迈向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明显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也使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逐渐紧张的趋势。针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今后应继续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改变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健全劳动法制体系,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手段。  相似文献   

16.
陈璐 《工会博览》2009,(11):55-55
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很重要的因素是劳动关系的和谐。企业是社会上数量最多、雇员最多、掌握和消耗社会资源最多的社会细胞。它在社会和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石。本文就从我国目前的劳动关系和谐情况来简单的谈谈。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正确认识现代劳动关系的内涵。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相适应,对劳动关系的内涵也有不同的诠释。建国初期,劳动关系沿用取得政权之前的劳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劳动关系。协调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之一。所以,应当切实稳妥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劳资两利"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实际,在做了对劳资之间存在高于各自特殊利益的共同利益、劳资之间可以通过利益调节从而实现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有利、对劳资双方有利的分析后提出的。"劳资两利"思想对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劳资两利"基础上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仍然充满着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要纠正既有的劳资利益失衡,又要防止新的利益失衡;在考虑劳动者权益时必须包含劳动力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劳动争议案件大大增加,一些劳动争议特别是集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由于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了企业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