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尽管在内涵、范围、主体等方面有区别,但二者的联系却是异常紧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肇庆学院砚园文化的建设与肇庆端砚文化有紧密联系。肇庆地方文化深刻影响着肇庆学院砚园文化建设,肇庆学院砚园文化建设丰富发展了肇庆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5)
以校园文化管理为出发点,对社会化趋势下基于动漫cosplay发展而形成的动漫cosplay文化进行全方位分析,旨在厘清社会化趋势下的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动漫cosplay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共同繁荣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齐齐哈尔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透视,查找出了当前齐齐哈尔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未来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旨在通过科学构建校园文化,广泛、深入开展文化活动,来推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更上一层楼,更好地服务于学院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最终助推学院整体的和长远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4.
1、构建以科学精神为特质的校园文化 近几年来校园文化问题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引起学者们兴趣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在社会文化热的大背景下,文化概念本身的岐义性导致了人们对各种亚文化概念理论寻求的兴趣。尽管学者们对校园文化的厘定是众说纷纭的,但是,对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环境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吸收与内化,选择与整合、导  相似文献   

5.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习惯于用“学院派”或“学院文化”形象地概括高校文化的整体特征。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文化概念,“校园文化”是1986年上海几所高校的学生提出来的。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变革对校园的影响,校园文化便在当代中国高校诞生了。近年来,为校园文化下定义的人较多,笔者统计多达十余种,但是笔者更倾向于:校园文化是指特定时空条件下,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的精神气候与氛围。”校园文化的核心亦即校园精神。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文化是近年来逐渐蓬勃起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强大的理想主义、自由主义精神使它打破了封闭的状态,日益向社会文化中渗透。随着全世界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日益向社会开放,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大大加强,具有先锋地位的校园文化必将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社会亚文化,其由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组成,首先分析了校园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存在的某些联系,然后指出了校园文化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的不足,最后提出了校园文化视角下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晴雨表”,一贯多姿多彩,当今经济热潮冲击下的大学校园,更是异彩纷呈,在“商风日盛”与“学风正炽”并存的局面下,校园文化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而发人深思的现象。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社会流行力量的运作和社会思潮的剧烈影响,使得校园主流文化渐渐受到冷落,代之而起,广受“瞩目”的是因社会因素更多渗入而派生的种种非主流文化、亚文比和俗文化。并且,这些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出现了多次变异,不论是表达思想,还是传递感情,这种变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变异表达构成了校园文化令人十分费解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膊性渠道.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王海宾 《学理论》2015,(2):196-197
地方文化与当地高校校园文化互融互补,地方高校应高举弘扬地方文化旗帜,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吉林化工学院深入挖掘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号召广大学生组织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开发;同时,通过地方文化进校园,积极培育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1.
李国新 《学理论》2012,(3):169-170
校园文化是高校得以长盛不衰的精神支持点,文章从文化生态的视野出发,并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为例,阐述了校园生态文化内涵、意义及价值,结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情况及时代背景,明确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谭胜兰 《学理论》2010,(20):219-220
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作为社会亚文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少挑战,导致高校校园主导文化功能弱化,校园文化价值冲突加剧,高校大学生文化取向低俗化等等。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主导作用,通过资源整合拓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空间,通过思想引领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品位才能走出建设困境。  相似文献   

13.
当校园文化日益成为世人所瞩目的文化时,仅仅研究大学生文化显然是不够的。作为校园的另一主体——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为校园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而且,对于社会文化的整体研究也有着其独特的意义。一、关于教师文化一种文化的存在之所以被人们认可,不在其表面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而在其表象背后所隐含的思想和观念,也就是一种内在精神。中国有位作家曾经说:“从美国的航天飞机到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师生员工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和公民及社会发展的基础,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的内涵与影响因素,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探索了基于校园文化氛围的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区域文化精神是一个地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位于伟人故里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融入独特的区域文化精神教育,从"担当、坚韧、创新、进取、自律、奉献、博爱、乐学"多层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出一条特色德育的校园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二十年历程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追寻校园文化二十年发展的轨迹,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时期,阐述了不同时期校园文化的特点与主要内容,指出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必须处理的四个方面的关系,强调进一步发展校园文化应该树立校园文化服务与社会的个性意识,形成传统的“品牌”意识,树立文化高品位的理念观与大文化的整体现。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3)
传统文化蕴藏着潜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一直以来,传统文化以其深刻而持久的渗透功能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素材,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让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会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 ,网络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并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积极关注网络社会的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其适应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论述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政治立场、道德观念、思想文化、行为方式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网络社会建设校园文化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剑兰 《学理论》2009,(17):162-163
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作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然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这种多元文化境遇中,带给校园文化建设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建设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一)“后现代主义”与校园文化的关联简述 当今中国社会正在从一个以权威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政治社会向一个以商业文化和大众传媒为主导的商品社会转变。许多美丽的理想与终极信仰烟消云散,被蛀蚀的传统精神支柱面临崩坍的危险,另一方面却是消费文化的极度繁荣,就在这个时期,后现代主义——一个文化上的概念,作为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社会氛围和文化精神渐趋涉入了20世纪未的校园,在这种渗透和影响下,以大学生为主体运作力量的校园文化发生着一系列的演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