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广义的课程文化,还是狭义的课程文化,都体现着为政者的文化价值取向,代表着为政者的根本利益,实现着为政者的意志。我国古代大学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并为后世大学课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资源和样板。解读我国古代大学课程文化特征,对现代大学课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并有利于其社会功能与政治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两大构成要素,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沉淀和凝凝练,是大学文化精髓和核心的集中表现,在大学发展中,它以其特有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从而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具有独特而持久的作用。中国要成为有影响的世界大国,就必须在发展战略、资助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多渠道发挥大学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以大学为载体,以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熏陶功能、识别功能等五大功能。在文化建设中,它具有促进文化认同、蕴含文化选择、推动文化创新、引领文化潮流等作用。其实践路径是提高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学会文化选择,强化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打造文化精品;坚持文化引领,促进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文化与大学教师学术团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一种学术组织,大学教师群体是履行学术责任的学术团队.一方面,大学文化是教师学术团队形成的核心凝聚力,对于教师学术团队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学术团队又赋予大学文化以新的内涵.他们不仅受传统大学文化的润泽,而且还发展和创新着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超速 《工会论坛》2005,11(4):84-84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培育富有个性的优秀的大学精神,有助于保证大学改革发展战略的顺利贯彻执行,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一流师资队伍的形成,有利于高校特色的形成和良好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走向多元与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发展已经从知识哲学转换为知识社会学的时代,大学不再是传统的修道院式的封闭机构.而是变成沟通生活各界、身兼多种功能的超级复合社会组织;大学的学者不再只是潜心钻研、静心求道.为了求知而求知、为了真理的至高无上而独自追求真理,更重要的是要寻求理论和现实的联系,寻求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结合;大学不仅仅要对国家负责,而且要对社会上各种力量负责,不仅对一个国家负责,对一个民族或一个文化而负责,而且对人类共同的命运负责,成为关注和解决全球问题的专家和国际交流的前沿。如果说当今世界多元化趋势下是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那么大学则是这种文化融合趋势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管理:从制度规范到文化浸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管理需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因此按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进行制度创新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代大学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知识的产出和学生的教化.不仅要靠制度支撑,更需要有大学精神来维系,要靠文化浸润,因此当代大学既要加强制度建设又要在此基础上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催生知识的生产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明晰大学文化的内涵,研究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理清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基地,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所形成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体现大学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意识氛围,是反映大学本质特色的内涵精神与外在形态的统一形象,是维系大学团体、支撑大学发展的精神力量。一、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1.正确的导向作用。大学文化必须体现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现社会发展本质的先进思想,并以此作为选择评判的标准,区分进步与倒退、正义与反动、科学与愚昧,给师生员工指明追求的方向,引导师生员工追求科学与进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必须以科学理论为灵魂,坚…  相似文献   

11.
回归本真文化: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之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是典型的文化研发中心,是先进文化、特别是创新文化的主要策源地。相对于大学在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大学的文化功能、精神功能可能更为根本。因此,回归大学的本真文化精神,是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之魂。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石,是全面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大学精神则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修改的具体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实践,是大学精神的物质依托.本文在分析大学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精神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应以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办学理念,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以此推动大学的发展,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高地.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文化结构分析及其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文化是由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媒介文化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大学文化的各构成部分尽管功能各异,但又相辅相成、紧密关联、不可分割。当代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是:以和谐大学的建设为目标,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要继承经典的大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注重民族、民主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在物质文化层面上要把重点放在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校园网的建设上;在制度文化层面上要首重学科建设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行为文化层面上要加强优良校风的培养;在媒介文化层面上要注重"把关人"队伍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的社会责任和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文化生态、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办学这三方面问题展开详细阐述,强调大学文化生态的根本是对本初性道理的坚守;强调大学需要向人才培养这一本质功能回归;强调大学需要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增强国际化办学的战略思维,这些对大学来讲都是具有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只有把握住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才能够使大学走向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5.
大学精神是大学作为独立于其他社会机构之外的组织而应有的内在价值观和使命感,其主要内涵可概括为独立、自由、求是、责任.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向学生和社会传递、弘扬并揭示人道、地道、天道.大学文化则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是由师生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包括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内在理想、对社会和未来的思想引领等.  相似文献   

16.
以创新求特色、以创新求发展是现代大学在竞争中胜出的法宝.尤其是后起大学或新型大学,通过创新形成特色,打造比较优势是实现大学崛起的重要手段.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提倡创新、勇于创新是大学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其中理念创新和制度建设是大学创新战略的文化核心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文化软实力:中国语境与建设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软实力就是共性文化、共同理念、共守制度,持久吸引大学人凝聚共识、发展大学的力量,决定着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价值认同、内在品质和核心竞争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血脉,具有有效性、持续性、整合性、创新性等特征.当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重形式轻内涵,软件与硬件设施建设不平衡,办学模式同质化.从内外功能发挥的角度看,要明确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标,在特色发展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着力培育发展大学文化产业品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助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大学精神则构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大学校训 ,应当是对大学文化的的理性抽象和认同 ,是对大学精神的凝结。“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新校训反映了新时期甘肃政法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风格 ,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共性传承与个性张扬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先进大学文化与高校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进大学文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与灵魂,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是一所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先进大学文化建设,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需要从高校发展战略的高度理性审视大学文化,全面把握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特质及其功能,探索构建高校先进大学文化的基本原则和宏观思路,增强高校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积淀中逐渐形成的符合其内在逻辑和规律的相对稳定的一种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整体风貌。大学精神包括大学的共性精神和个性精神。共性的大学精神是自由精神、博雅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成。大学责任是大学有用性的表现,包括教育和学术的核心责任、无限服务的拓展责任和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由于中国大学是非主体性的,移植过程中没有遵循大学的共性精神,没接地气和实现本土化生长,从而没有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培育中国大学精神,履行好大学责任,需要解好"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黄炎培历史周期律"三个问题,增强中国特色大学发展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