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永春 《求索》2014,(7):148-152
《向导》周报上署名“田诚”的11篇文章,有人考证为陈独秀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李大钊。其实,“田诚”文章集中刊发的时间,正值陈独秀率领中共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不可能及时发表那么多时事评论类文章。从《今日派之所谓马克思主义》对于胡鄂公及“今日派”的批评来看,显然与陈独秀、李大钊两人和胡鄂公之间的友善态度相违。《真不愧好人奋斗》对胡适及“好人政府”的批评,也与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之间的亲密关系不符。考诸署名“田诚”文章的语言风格、用词特点和主要思想观点,再证诸中共领导人的活动轨迹和党内分工,可知“田诚”很可能是蔡和森在《向导》使用的笔名。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收到王定国同志(谢觉哉同志的夫人)寄来一篇题为“历史并未倾斜”的稿子,对宋进同志在读了《谢觉哉文集》之后写的一篇谈红军长征的文章(题为“历史不能倾斜”)提出不同意见,现将此稿全文照登如下。并应王定国同志的要求,将谢觉哉同志写的《革命传统中的艰苦与愉快》一文,以及宋进同志的文章,一并刊出,以供读者阅读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间谍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1997年《刑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前隐蔽斗争的实际,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出发,对1979年《刑法》有关“间谍行为”的表述作了较大的修改,将1979年《刑法》中“参加间谍组织或  相似文献   

4.
《传承》2006,(Z1)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和9月,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1920年11月,上海发起组创办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就称《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顾友谷 《传承》2007,(5):96-98
关于常乃德的笔名,有一定的分歧,通过《常燕生先生简要年谱》上的一条错误的记载的考订,“张直君”的笔名是有错误的,应为“君直”;又通过对他作为发行人《青年生活》期刊的考察,其笔名还有萍枝、友晋、淑任;以及在《老生常谈》中自己对所取笔名的原由,有利于更清楚地了解他的思想世界。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三年四月,周木斋在《涛声》第二卷第十四期上,发表《第四种人》一文,对鲁迅先生以“何家干”笔名发表的《文人无文》提出自己的看法,鲁迅先生予以答复,还就木斋说的“听说‘何家干’就是鲁迅先生的笔名”,指出“这回是王平陵先生告发于前,周木斋先生揭露于后”①,以说明当时文坛的风气。显然,这里不是将人——王平陵和周木斋并论,而是将事——两个人都说“何家干”就是鲁迅的化名这件事并论。在我看来,这一点很有区别,不应该随随便便地拉扯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关于《昆明杂记》的风波一、李长之及其《昆明杂记》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笔名方梭、张芝、梁直、尝之等,山东省利津县人。1931—1936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出版诗集《夜宴》和专著《鲁迅批判》。1936年6月,他应熊庆来之聘,于1937年9月下旬,和施蛰存、吴晗、林同济、严楚江等一道,经香港到达昆明,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任教。1938年5月,李长之在《宇宙风》第67期(南迁纪念特大号)上,发表《昆明杂记》(共11则)一文。他说,在昆明最喜欢的是牛,这因为“中国人所具的种种美德,  相似文献   

8.
云南大学图书馆最近发现一册《朱太夫人荣哀录》(下文简称《荣哀录》),石印,共270页,未刊明编者和出版年月,但从该书的内容可知,它是1919年至1920年左右朱德同志在四川泸州时编印的。“朱太夫人”是朱德同志的祖母,生于清道光戊子(1828)。1918年5月19日是她九十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知道邓拓,是因为《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1961年3月至1962年9月,时任中共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设“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共发表杂文150多篇。1961年9月,邓拓又约请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和时任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的廖沫沙合作,共同以吴南星为笔名,在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近三年的时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一家刊物说:“今日台湾政治中的陈水扁现象,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荒诞一页。”(香港《广角镜》2006年6月号)笔者认为,陈水扁确是中国台湾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他在台湾已经走向两个任期的“尽头”。台湾“立法院”6月份的“罢免案”虽未过关,但陈水扁的创伤仍然是严  相似文献   

11.
1988年1月30日至2月1日在台北举行的“台湾史研究会第一届台湾史学术研讨会”,宣读了本所陈孔立教授的论文:《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特点——以问俗录为中心的研究》,该文收入《台湾史研究会论文集》第一集,1988年6月出版。陈孔立的另一篇论文:《清代台湾社会发展的模式问题——评“土著化”和“内地化”的争论》提交在香港大学举办的“台湾经济、历史。文学、文化国际研讨会”,并在台湾《当代》杂志第30期上发表。杨锦麟助理研究员所写的《李万居后期思想的转变》是本所主办的“海峡两岸首次台湾史学术交流会”论文,在1988年12月9—10日台湾《民众日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修订会议,对《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作了修订,修订本将于明年春季开始使用。修订会上,教师们对《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的总的反映是:教材的结构安排还是可以的,教材的基本内容对中学生说是需要掌握的,但认为下册的教学难度较大(当然还  相似文献   

13.
艾治平著《诗词抉微》(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作者另一著作《古典诗词艺术探幽》的姐妹篇。《探幽》自一九八一年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得到行家们的赞许。一九八三年,它荣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抉微》与《探幽》有内在的联系和相同之处,也自有特色,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谓“更上一层楼”。它包括五十余篇短文,其中探讨作家的思想、生活、艺术修养、表现技巧,与作品的内容、题材、格调、主题思想、立意谋篇等的关系问题,共十七篇。探讨文学创作的规律、特点以及诗词美学方面的一些问题二十  相似文献   

14.
1919年12月25日,青年蔡和森与母亲、妹妹及向警予等三十多人启程赴法,1920年1月底抵法,1921年10月中旬被法帝国主义驱逐回国,总计留法时间约一年零九个月。蔡和森和向警予“一到法国遂纠集同志及华工中的先进分子形成这种(共产主义)倾向的组织。”因此,留法勤工俭学这一时期对于研究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及其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从《竹枝词》看苗乡风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乐府诗集》记载,《竹枝》“本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巴、渝地区的巫山县素称“歌舞之乡”。在很久以前就产生了一种风格清新的古老民歌——《竹枝歌》,继而又产生了伴以《竹枝歌》的竹枝舞。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集国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事败后,被贬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正月十五,诗人来到建平(今巫山县建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2010,(2):56-56
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握手》看似一部“爱情小说”,实际上也是一部“爱情小说”,而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看还都是一部“三角恋爱小说”;但是,它却成功地实现了一种“颠覆”,一种严肃、重大的政治“颠覆”。《握手》原作的四种“颠覆”《握手》初稿写于1963年2月,是个短篇,题为《浪花》。第二稿写于1964年,是个中篇,书名《香山叶正红》,并且从此“定型”:其书名在后来的年代里还有过变化(1970年稿改作《归来》;1970 ̄1978年间以手抄本形式流传时的书名更是五花八门;1979年出版时改作《第二次握手》),但其主题和框架在后来的40多年中再未发生过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克俭同志的文集《思辨集》 ,于 2 0 0 2年 1月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卢克俭同志是中央党校哲学专业的研究生 ,有较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修养。他在省级领导干部岗位上工作近 2 0年。文集是他参加革命工作 5 0多年来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工作总结 ,也是他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结。收入其中的 10 0多篇文章 ,都是从他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所写的理论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文集分哲学思想篇、政治时事篇、经济科技篇、文化宣传篇、精神文明篇、党建工作篇、民族统战篇、民主法制篇、人大工作篇、调研思考篇等十个方面 ,共 70多万字。现将卢克俭同志在《思辨集》首发式暨座谈会上的发言和部分同志的书评文章在此发表 ,以此希望通过卢克俭同志的文集及其评论文章 ,为学习、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 现将1985年春季开学后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教学和高中时事教育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现行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课本及配套的参考用书停止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  相似文献   

20.
1975年6月26日米兰《新日报》登载一篇署名《勃列日涅夫负债》的醒目标题文章,作者是一位逃亡意大利的南斯拉夫记者弗兰·巴尔贝里,首次使用了“欧洲共产主义”一词。约一年之后(1976年6月3日),意共领导人恩里科·贝林格正式使用“欧洲共产主义”一词,继而有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法共领导人乔诒·马歇。今天,“欧洲共产主义”一词已被西欧的三个主要共产党引为标志,即意共、法共和西共。它们奉行欧洲共产主义是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和改变策略,不通过暴力革命而用普选方式实现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