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欢去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铁岭农业大学,喜得一家人笑声频传,村里人说:“李欢能考上大学多亏乡司法所的帮助”。事情得从头说起。2005年农历8月13上午8点刚过,一位面色忧愁、眼含泪水的青年妇女推开了沈阳市法库县慈恩寺乡司法所办公室大门,人还没坐稳,就急三火四地说:“求你们帮帮我吧!求你们帮帮我吧”!  相似文献   
2.
行政学院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主阵地之一,彰显培训特色是行政学院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引力和抓手。以习近平同志为行政学院确立的"行政"这一最大特色为研究对象,基于教学培训改革创新的视角,对行政学院突出"行政"的实质、目标和路径进行研究,对于破解认知误区、推动行政学院教学培训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同时,提出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坚持按需施教、开展道德培训、加强队伍建设等,是行政学院突出"行政"、提高教学培训质量的题中之义和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网络参与是公众获取信息资源、行使民主权利的新渠道,是政府展现执政形象的新舞台。但作为虚拟技术支撑下的参与方式,网络参与同时夹杂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诉求,潜存着道德自觉弱化、理性表达缺失、道德底线崩塌的可能。网络参与中的道德失范,对网络空间与实体社会的秩序、公众的合法权益、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形成了威胁,增大了执政风险。作为社会治理的责任主体,政府理应加强对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反思,基于建构理性的网络参与法制、机制和文化等思索,探寻实现网络参与"道德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不错,作为大众文化的重镇,电视剧纯粹是一种商品,它应该遵循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则。不管人们承认与否,评价一部电视剧是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最强有力的尺度,是收视率。这也就意味着,最大限度地迎合最广大的观众的趣味,是电视剧的基本品性。一般说来,赢利,是电视剧的制作者和播放者最高甚至唯一的目的。因此,要求电视剧有高度的艺术性,往往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显得迂呆可笑,而要求电视剧的制作者和播放者有超越于功利的文化追求,也无异于与虎谋皮。然而,我仍想对中国的电视剧提出一点要求。人们常说,文艺作品、文化…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的到来向实体政府施加了不容回避的影响力,"网络化生存"的政府只有顺应时代转型的内在要求,实施政府再造,方能在网络时代维系其合法性和权威性。在网络时代面临再造重任的政府,必须对其所处的全新环境做出理性认知与判断。本文对网络化行政生态的描述集中于四个方面:网络政治的勃兴、网络经济的崛起、网络社会的成型、网络文化的繁盛。  相似文献   
6.
居住权制度最早起源于古罗马法中的人役权,其设立的初衷在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然而,我国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最终删除了草案中关于居住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西方自然法学派对法律价值的存在持肯定的观点,这是它与其他主流法学派的主要区别。其主张法律价值定然独立于实定法之外存在,并且可以成为衡量实定法正当性的标准。西方自然法学派与哲理法学派的正义思想不仅在当时意义重大,而且对后来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也影响颇深,通过对这些学说观点的扬弃,形成了马克思正义观在价值观与方法论上的重要内容。自然法学充分体现了自然法观念和人本主义的正义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彬彬 《唯实》2010,(5):89-92
网络时代需要一种与之相适配的政府组织形态,信息网络技术和制度安排的互相渗透,为政府组织获得重置创造了可能。网络时代的政府组织将展示出以下三项突出的特色:虚拟化的政府组织形象,扁平化的网络式政府组织架构,多中心分化的政府组织权力体系。具备以上特色的政府组织将在网络时代的行政生态中较好地迎接挑战、承载责任、达成善治。  相似文献   
9.
严复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思想的贡献,其实在严复思想文化巨人光环的背后,却是另一番人生。  相似文献   
10.
一般人知道邓拓,是因为《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1961年3月至1962年9月,时任中共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设“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共发表杂文150多篇。1961年9月,邓拓又约请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和时任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的廖沫沙合作,共同以吴南星为笔名,在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近三年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