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行政问责制面临的困境及重构的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的行政问责制面临着行政问责主体缺失、客体不清、信息缺失、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造成了行政问责不畅、不公、不广、不力等消极后果.为此,我们应从界定问责主体、明晰问责客体、公开问责信息和完善问责机制方面入手消除不良后果,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问责制推行困境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必然,建立行政问责制符合我国的国家制度,符合人民群众的理性期待,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进步.但是,目前行政问责制推行存在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客体权责不清,问责内容狭窄,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问责文化滞后,公民社会力量薄弱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制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状况、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法治进程等政治生态的影响,行政问责制的推行过程充满障碍,进展甚微.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问责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行政问责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运用,对其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研究情况可以看出,责任政府的建立是行政问责的逻辑起点.问责制、行政问责和行政问责制是从不同角度对行政问责的界定.问责主体包括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权机构等,问责的客体包括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领导者和公务人员.行政问责的范围是研究的一个重点,有人认为任何违反法律的行政行为都可能遭遇问责;也有人认为行政问责可以包括法律问责、政治问责、等级管理问责和职业道德问责四个方面;等等.在行政问责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异体问责中的具体措施及法律保障研究不够;对问责对象的范围和行政问责的救济方式与途径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4)
行政问责主体是行政问责制的决定性要素。与西方相比,我国行政问责主体在问责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问责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在借鉴西方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从实现行政问责主体多元化、优化行政问责主体运行的环境和完善行政问责主体运行的保障机制三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行政问责主体运行的对策建议,旨在形成强大的权力监督体系,从而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行政问责制与行政自责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行政问责正由“权力问责”走向“制度问责”。而问责制要真正产生实效,必须有相应的行政问责文化来支持。在行政问责制的建立健全过程中,加强行政自责文化的培育十分重要和紧迫。为此,必须积极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及行政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塑造公务员的现代品格,加快行政自责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及政治环境,推进责任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6.
行政问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行政问责制的基本问题,二者关系的平衡对于行政问责制的整体运行效果至关重要.对行政问责主客体平衡问题的考察,可从委托一代理理论的视角展开,行政问责主客体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本质是行政问责主客体之间通过以行政责任为具体内容的政治契约或管理契约,在委托一代理式的良性互动中共同保证行政责任有效实现的机制.正是公民-政府、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行政人员、行政领导-一般公务员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失衡导致了行政问责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失衡.对此,可从规范问责主体与客体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思路出发,通过构建作为委托者的问责主体对于作为代理者的问责客体进行问责的有力依据、有效途径和有利环境,来实现行政问责主客体关系的平衡,进而促进行政问责制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的局限性及完善措施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卢智增 《理论导刊》2006,(10):16-18
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存在异体问责缺失、问责制度缺位、问责不实、问责不全、问责不公等局限性,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需要营造“问责文化”,推行“异体问责”、“制度问责”、“无为问责”、“阳光问责”。  相似文献   

8.
论党内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党政关系决定了在推行行政问责制的同时必须发展党内问责制。党内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在问责对象、问责内容和问责功能上存在着差异。为了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应当合理划分党政职责界限,整合各类问责制度,健全不同问责主体间的协调机制,避免以党内问责取代行政问责、法律问责。  相似文献   

9.
行政问责程序是行政问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行政问责程序有利于行政问责长效机制的构建.我国行政问责程序还很不完善,现阶段已成为问责制发展的瓶颈所在.构建行政问责程序必须遵循公正、公开、效率、参与、稳定、可操作等原则,问责程序包括启动、执行、修正救济等阶段及其具体环节,构建问责程序必须完善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相应的信息公开和绩效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0.
“非典事件”以来,我国行政问责制建立和实施的历程呈现出若干显著特点,现阶段我国的政治生态与行政内体制式问责、上级权力式问责、非均衡式问责等造成发展困惑和难题,从狭窄、封闭的行政问责制走向全面、开放、均衡的民主问责制需要合理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1.
致仕制度是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致仕的规定基本上是源于礼制,由于礼制不是法制,所规定的老、病、忠、孝等原因的自请致仕,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不能规范社会政治制度,所以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障。在以礼入制、以礼入法、以礼入政的前提下,致仕制度逐渐向法制化转变。由于受到礼制的制约,致仕制度的法制化进程非常曲折,而在行政包揽一切和“人治”的情况下,致仕制度最终没有完成法制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     
《团结》2010,(6):15-15
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即为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工作方式等具体制度和规范.如领导制度、选举制度、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制度、人事制度、人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政策制订制度等。它是政治制度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中的具体化,同政治制度相比,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汤浅现象,”中国在15世纪前曾是世界科技中心,而“李约瑟难题“则告诉我们,中国尔后在很长时期却没有保持住科技的优势并发育出近代科学。究其原因,体制的制约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倡导,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但各种体制问题仍然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瓶颈。可以说,创新推动科研发展的经济体制,创新科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教育体制,建立现代科研制度,是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The current imperative in journal articles of presenting new data and new 'theory' has largely been at the expense of new interpretations and 'big picture' analyses. This article proceeds from the failure of the comparative politics literature, from Sartori to Evans and Green-Pedersen, to grasp the essential dynamics of the Cold War Finnish party system and the curious absence of Finnish studies of the significant legislative party system change occurring thereafter. Following a critique of Green-Pedersen's notion of 'party system implosion' as applied to Finland, the article depicts a shift from the contingent party system of the Cold War era, when exogenous veto players forme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office-seeking parties, to the present convergent party system where most, if not all parties compete for, and converge on, the centre ground and cooperate interchangeably in governing coalitions without significant deviations in the main lines of public policy.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方略,将法治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架构清晰可见.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中国人民对于治道的探索和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和提升.法治体系是“法的统治”在法律的价值层面、事实层面和形式层面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矢志不移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此乃中华民族复兴和人民权利保障的不二选择和必由之路,对此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唯物辩证法关于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普遍性以及只有相互作用才是事物的真正终极原因的观点为指导,提出了一个对包括自然、生命和人类社会系统在内的一般系统的进化与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测评的新标准,初步分析了该标准在系统科学研究,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各种系统问题的研究中可能具有的理论地位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体系越来越显必要和迫切。我们应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和老年人养老新需求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来建立和健全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这项事业中 ,政府、单位和家庭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Debates on Scottish constitutional reform go hand in hand with discussions of political reform. Its reformers use the image of ‘old Westminster’ to describe ‘control freakery’ within government and an adversarial political system. Many thought that the Scottish political system could diverge from the UK, to strengthen the parliamentary system, introduce consensus politics and further Scotland's alleged social and democratic tradition. Yet the experience of devolution suggests that Holyrood and Westminster politics share key features. Both systems are driven by government, making policy in ‘communities’ involving interest groups and governing bodies, with parliaments performing a limited role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limited largely to elections. The Scottish government's style of policy‐making is distinctive, but new reforms are in their infancy and their effects have not been examined in depth. In this context, the article identifies Scotland's ability to make and implement policy in a new way, based on its current trajectory rather than the hopes of reformers.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当今中国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必须完善分配制度,遏制物欲膨胀;健全市场机制,改革行政体制;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监督制约;注重自我修养,构筑警戒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九亿农民,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实行税费体制改革,将农民负担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解决农民负担的根本所在,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