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与交流》2004,(6):38-38
1、今年的最热门技术:网络语音。网络语音技术的直接应用就是IP电话。网络语音技术彻底动摇了传统电信业的根基。IP电话就像飓风一样席卷整个电信业,改写电信市场规则。由于传统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被打破,电信市场陷于混沌状态。只要有50万美元设备投资,就可以创办一家IP电话公司,这在过去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周道 《就业与保障》2006,(10):10-11
小周是2005届的大学毕业生,今年三月他通过考试到本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这两天他接到老同学电话邀请,让他请年假一起去西藏旅游。小周虽然很高兴,但是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对于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还不是很清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休年假。当小周把这个顾虑告诉给老同学时,老同学乐了:“我们一起毕业的,我所在的企业每年都有带薪假期,更别说你的单位了。”事实真得如此吗?小周是否可以休年假呢?  相似文献   

3.
小周是2005届的大学毕业生,今年三月他通过考试到本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这两天他接到老同学电话邀请,让他请年假一起去西藏旅游。小周虽然很高兴,但是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对于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还不是很清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休年假。当小周把这个顾虑告诉给老同学时,老同学乐了:“我们一起毕业的,我所在的企业每年都有带薪假期,更别说你的单位了。”事实真得如此吗?小周是否可以休年假呢?  相似文献   

4.
当好法律的“管家”汪予锋想必许多人都读过或听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葛尔布莱感到特别劳累,就吩咐管家艾梅莉在自己午睡时,任何电话也不接。之后不久,总统约翰逊从白宫打来了电话,声称有要紧事要找葛尔布莱。艾梅莉对总统说:“他正在午睡,吩咐...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青年的社会结构、问题和对策[美]G·R·布朗加特吴鲁平编译美国青年成长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今天,美、中青年一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使得国际环境对美、中青年都产生影响。东欧、西欧、日本、中国的变化.对美国都有影响。因此,研究青年问题,不能只从一个国家来考虑。美国青年固然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系,但美国又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国际环境以及其他国家的青年行为和青年运动,对美国青年都发生着重要影响。从国际环境看,“冷战”已基本结束,国际间出现了相互更加依赖的新格局,但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如“南北冲突”、“国际性毒品交易和犯罪”、“爱滋病”蔓延等等。从国内来看,美国宪法规定要保证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大量的贫困、犯罪和暴力等现象:美国的经济易于变化,有繁荣、也有萧条.萧条时期伴随着大量的工人失业。美国的文化相互抵触和冲突,一方面鼓励人们拼命地生产、创造;另一方面却又极力倡导高消费。年轻人要在这样的社会生存,必须在生意上成功,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被迫买东两、消费。这两方面互相抵触,以上诸种因素(或矛盾),分别构成美国青年问题的某一方面。虽然资本主义在本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变化,但仍然存在大  相似文献   

6.
【会场外】打工20年,养老无着落小张的父母最近在北京买了一套房,这两天正张罗装修的事。小张拨通了原来给他装修过的施工队工头谭建明的电话,此时的老谭已身在四川省仁寿县的老家。“给人打工,没啥意思,现在自己开了家小装修公司,挣点钱养老。”电话那头的老谭很失落,打了20多年的工,转战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从打杂的一直干到工头,现在年纪大了,到头来还得自己养老。“养老保险有是有,但不顶用,我年前回老家都把它取了,在北京干了4年才4000来块钱。”  相似文献   

7.
窃听器的克星美国研制出新的数据加密标准芯片。该芯片使窃听器无法对付那些采用了数据加密标准芯片的保密电话,扼制了工业间谍截获传真、医疗档案、电子邮件及其他电脑和微波传输资料途径。在保密电话中使用的新型芯片采用了一种相当复杂的算法,对计算机传输和电话的通...  相似文献   

8.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一定要注意职场礼仪,否则很容易因为某些细小的失礼行为而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 了解、遵守企业文化 每家公司都有林林总总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和规则,它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公司的精髓——企业文化。想迅速融入环境,在公司里如鱼得水,就要熟记这些制度、规则,并严格遵守,比如不迟到、不早退、办公时间不打私人电话等等.  相似文献   

9.
拥有纯粹     
冯艾 《半月谈》2005,(4):82-84
“从大山深处归来.我总有一种冲动,总想告诉我身边的朋友们: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段话是冯艾用她两度志愿服务的经历凝结成的。得到了许多志愿者的认同。记者拨通了冯艾的电话。她目前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长的通话间.可以感受到志愿服务的经历给予她的远不是“体会”二字所能包含的.可以说是一场人生洗礼。  相似文献   

10.
在这莺飞草长的5月,我和小周陪同远道而来的客人陈君到土楼采风。从县城经霞寨到崎岭有37公里的路,到崎岭时,眼见天色渐晚,我们都决定原路折回县城。同行的小周建议说,他老家南湖村有几座土楼,就几步远,何不前去看看。  相似文献   

11.
夜里 10点多钟,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拿起一听,是母亲的声音。至今, 72岁的老母亲仍住在离县城 120公里外的大山中,家里没有装电话,母亲打电话要翻过屋门前的那座山,离家有两公里远。母亲告诉我,她头天打了一整天电话,我这里就是没人接。回家后一查,是她记错了一个号码,于是第二天又跑了一趟。   母亲在电话里说,近两个月来,她的腿总是抽筋,情况跟当年外祖母一样,疼得难受。一开始,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不想将病情告诉我,以为挺一阵就会好些。谁知却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她才打了电话。   我听了,心中一阵愧疚。此前,我…  相似文献   

12.
<正>佛家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儒家像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有人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  相似文献   

13.
“选民见代表,只需打个电话”,这是近年一些地方人大创新代表联系选民机制的新举措,即把人大代表的照片、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电话号码向选民、社会公开,选民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向代表反映问题。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代表热线”。  相似文献   

14.
我曾听说过两则令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某重点中学一住宿生,一次周末回家时,将几个煮熟的鸡蛋又原封不动地带回家,母亲诧异地询问,方知儿子竟不知如何剥去蛋壳,又羞于求教,于是,鸡蛋“住宿”一周又回家。另一则说的是一位飘洋过海抵达大洋彼岸的公费留学生,上岸伊始,立即打国际电话,问母亲为他准备的一打煮鸡蛋放在哪一件行李中。与之相反,在大洋彼岸被誉为“金元帝国”的美国,却有不少的少年在上学之余,自觉地走上街头卖报纸、擦汽车,这确实出乎人的意料,然而这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在美国的许多州的法律当中明确规定:1…  相似文献   

15.
警察,你是国家形象■百家言■○高克芬我是警察。警察就该有警察的样儿。工作干得好不好属能力问题,但自尊自重不可少———穿着这身衣裳,我就是“国家”。若穿便衣办私事,我被人打了,别埋怨,不是我欠揍就是小子无能;但我要扮上警察,就不允许你对我不恭,不能叫泱...  相似文献   

16.
好人周明旗     
原呼盟委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周明旗走了一年了。大约在一年前,听说他在北京治疗晚期肝癌,并且听说他可能不久于人世,就很为他担心。我从统战部的一位同志那里要来了明旗在北京住处的电话,想问候他,可又不知怎么开口,忧疑了几天,还没打。没过几天,在一个春光明艳的日子,他很让人感到意外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十分坦然地说从北京治病刚刚回来,说自己得的是肝癌,已经到了晚期,在北京做了一段化疗,眼下是好一些,但自己的时日已很有限。他还说因在家里呆不住,每天都要到单位转转。我听他坦然地说着自己病情及治疗的情况,那神情完…  相似文献   

17.
<正>引子:中国语境中的"关系"据说有一个来自国内的少女留学生独自一人来到了美国的大都会城市纽约,最初她自己还很胆怯,但后来当她看到曼哈顿街上讲中国话的华人随处可见,顿时胆量就大了很多。她的父亲在北京还非常担心,打电话过来问道:"女儿,你那情况怎么样?"女孩子回答说:"爸爸,放心吧,到处都是我们的人!"记得几年前,我回国工作旅行,打算到一个外地城市办件不大不小的事。临行前,给一个老同学打了电话。老同学在电话里说:"来吧,没问题。这里  相似文献   

18.
忆友韶东     
何标 《台声》2011,(7):48-48
5月12日中午,电话铃响,是韶东兄的公子启钊从上海来电话说,他父亲在上午11时病逝。这不禁使我大吃一惊!因在不久前韶东还在电话中告诉我,看到北京台湾会馆展出我父亲的照片,同我十分相像;又说去年他再次获得上海市老年乒乓赛冠军。韶东虽年至九秩,但瘦小精干,行动矫健,是我们这代大陆台胞中极有望迈进期颐之年的一位。但怎么会突然间就撒手人寰了呢?!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奇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电话从北边打到南边。“凯西,我父亲病了。”她说的是英语。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挂这个电话。她是一位中国女子。“你是陆梅?”凯西是位美国女子。凯西的丈夫与陆梅的父亲在旧金山时是同事。放下电话,凯西马上把消息告诉了另一位美国医生。几小时后,那位医生驱车赶来。他送来了一批特殊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奥巳马2014年8月初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提出,中国搭了美国30年的“便车”,美国不指望中国能够对伊拉克局势“实质性地做些什么”。指责中国在国际社会“搭便车”不是现在就有。从2005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国应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responsiblestakeholder),其含义就是要求中国能够更多地承担“国际责任”,帮助美国和西方国家维护国际秩序。但从美国总统的嘴中说出来,变成代表美目政府公开的“中国抱怨”,这却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