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徐山瀑 《群众》2013,(7):15-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多种原因,江苏区域发展的梯度特征较为明显。适应区域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苏南苏中苏北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长江横穿江苏入海,分割成南北两块。长期以来,苏南地区经济发达,苏北发展则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江苏依据区域发展实际,重新界定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提出"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发展不平衡,同样长期制约着江苏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进入新时代,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城乡失衡现象,显得更为紧急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  相似文献   

3.
陈惠娟 《群众》2008,(9):43-44
如皋位于长江和黄海的T型交汇处,紧邻上海,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人多地少,基础薄弱,一直被视为“苏中的苏北”。2003年以来,如皋抢抓全省沿江开发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两个率先”和“四优先”的战略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将沿江开发作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4.
汤以伦 《群众》2007,(6):9-10
江苏沿长江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泰州、扬州等8个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多年来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为进一步拓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促进苏南、苏中与苏北协调发展,形成江苏新的竞争优势,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自2003年6月开始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四年来,沿江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在促进苏中崛起、辐射带动苏北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亚文  王义勇 《群众》2008,(2):22-23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振兴苏北,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环节,是苏北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等五个地级市,面积5.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52%;人口3281.12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4.8%。近几年来。苏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升,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滞后于全省总体水平,与苏南、苏中地区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认为要实现苏北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五市协作,形成发展合力,走徐、连、淮、盐、宿五市经济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罗一民 《群众》2007,(6):11-12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江海交汇处。2003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新一轮沿江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沿江开发、江海联动作为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最大机遇和最大优势,奏响沿江开发最强音。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3):I0054-I0054
《中国财经报》报道,2012年,江苏省财政厅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操作性好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多层次、全方位地支持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省内重点区域的发展和苏南、苏中、苏北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积极支持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范金  袁小慧 《群众》2013,(7):20-20
江苏"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这标志着江苏区域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着眼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发展的现实,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内部优势,紧紧抓住长三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且进一步指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推动苏北地区社会经济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南北差距呈不断缩小的态势。近年来,苏南、苏中、苏北的GDP年均增长率,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苏北均高于苏南与苏中。但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存  相似文献   

10.
加快沿江开发,是省委、省政府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苏中地区特别是泰州市经济的快速崛起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对这一地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文明委积极呼应沿江开发战略,提出以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当前,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已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伴随、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发展战略,区域文化整体联动、共同发展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在我省,抓住沿江开发的契机,大力推动沿江文化带建设,不失为推动区域文化共同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建设沿江文化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沿江开发的战略。这一战略对于优化沿江资源配置、合理规划调整产业布局,推动苏南苏中…  相似文献   

12.
王军 《人民论坛》2010,(9):152-153
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苏南、苏中地区,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发展较慢。目前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存在诸如经济整体水平偏低、工业化程度偏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要振兴苏北经济,使苏北地区尽快赶上苏南地区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3.
林康  边恩江 《群众》2022,(2):6-7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更大力度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实践中,需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厚植地域特色,彰显功能定位,坚持优势互补、创新机制、分类施策,绘就共同富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相似文献   

14.
殷献茹 《淮海论坛》2013,(4):38-40,29
江苏作为全国的经济强省,其苏南的全面小康、苏中的迅速崛起令人称羡。江苏也有“软肋”,这块“软肋”就在沿海。为了促使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一轮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是当前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王树华  宋颖弘 《群众》2020,(3):21-21
投资历来是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保持江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稳投资是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攻关期,更需要投资发挥“稳定器”作用。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稳增长贡献重大,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不仅有利于保持江苏经济稳定增长势头,而且也将助力补短板、惠民生。要从实际出发,对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当前,以城市为载体的枢纽经济竞争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着力加快建设苏北、苏中高铁和沿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积极打造南京禄口机场国际枢纽、苏南硕放机场区域枢纽和淮安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强化省际高速公路衔接互通,完善“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和“一区三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但是省内区域之间存在很大不平衡,以经济发展梯度和地理空间位置划分的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明显。一直以来,三大区域以列队追赶模式发展,目前的结果是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在增大。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判断,这种发展模式已不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改变思维模式和创新发展思路。省委提出的“1+3”区域功能布局,是新时期江苏区域发展更高要求的总体战略谋划。  相似文献   

17.
决策要论     
《群众》2013,(7):I0004-I0005
罗志军苏中崛起之路应该怎么走 6月2日至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善弈者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央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惯性依赖走“老路”,必须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苏中发展的新路子;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地理的重塑.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09,(5):26-29
张家港的前身为沙洲县。改革开放之初,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较差,一度被称为“苏南的苏北”。30年来,张家港人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不甘落后,急起直追,历经艰辛,终于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之路,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区域发展业绩。  相似文献   

19.
张宏伟 《群众》2022,(2):8-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他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共同富裕水平要实现显著提升,要按照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跨越的区域协调联动要求,结合各自的要素禀赋、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不同特色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作为省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0.
王国亮  谭亚兰 《群众》2022,(12):41-42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征内涵,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提出“六个明显提升”目标任务,为全省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要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律,立足苏南、苏中、苏北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开展差异化的区域实践,努力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现代化建设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