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诗琪 《今日浙江》2021,(19):46-47
扇子与杭州有着不解之缘,而王星记扇正是杭州一众"雅扇"的鼻祖.从1875年创始王星斋扇庄至今,王星记已走过100多年的岁月,一代代制扇人传承杭扇制作技艺,始终坚持纯手工制扇.正是因为这百年传承的匠人精神,让它成了今天人们心中能够代表杭州这座城市的"名扇".2008年,王星记扇制作技艺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2.
杭扇古今谈     
扇子在我国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杭州的扇子,早在南宋时就负有盛名。当时有许多制扇工匠和书画艺人随着宋室南渡,集于杭州,扇子也  相似文献   

3.
在素有制扇王国之称的中国,各地创造有数以千计的各类多功能的扇子。扇骨主要是毛竹、棕竹、湘妃竹、梅鹿竹、象牙、檀香木、玳瑁、鸡翅木、乌木、桃丝木等。扇面主要材料是纸、绢、纨、绫、缯和各种飞禽翎毛等。其它如棕榈叶、麦杆、蒲草等也能编织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镶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而畅销国内外。各种扇子因产地不同,形成各地独特风格。比较著名的有川扇、苏扇、岳州扇、粤扇、金陵扇等  相似文献   

4.
扇子漫谈     
扇子是一种驱暑纳凉的用具。在灿烂的文化园林中,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艺术特点。 扇书:书法艺术运用于扇面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晋书》。说书圣王羲之曾为一老媪题扇,老媪每字售价百钱。扇子品种繁多,扇书大多只适于绢制的团扇和纸制的折扇。  相似文献   

5.
扇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从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一把团扇证实扇子已存在3000年。扇子的形状,分团扇、折扇两大类。团扇娇美如明月,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长圆形、腰形、鸡心形、玉佩形等,其中以圆形扇最为流行。关于折扇,据说是宋太宗时期从日本或朝鲜传入中国,至明代开始兴盛。折扇有"三友"——扇面、扇骨和扇套。清代和民国年间是折扇的黄金时期。吴门画派将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绘制在折扇上,使集诗书画为一体的大量扇面风靡一时,大有取代团扇之势。传说一柄空白成扇,唐寅在反面画一枝桃花,张灵在桃花下添半身美女,祝允明在正面写下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诗,时值20两银子,大大提高了扇子的身价。好马配好鞍,好扇面还要好扇骨相伴。扇子大骨两侧的雕刻是扇骨的"脸面",因此,装  相似文献   

6.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发现在酷热难熬时,用一片棕榈叶在面前挥动,便有习习凉风逐暑解热,这便是扇子的初源。晋人崔豹著《古今注》中记载,“舜作五明扇,此箑之始也。”(“箑”即古代扇子的又名。)据此推算,扇子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尧舜至夏商春秋时期是我国扇子的定形起始阶段。那时的扇子多数是用大片羽毛以竹为柄架  相似文献   

7.
日前收到朋友寄来一把小巧的折扇,寓意"夏日送清凉"。不觉欣喜,感动于她巧妙的心思。久违了,扇子!我轻轻一捻,"哗"一声打开折扇。我的动作依旧娴熟,并没有因为多年的疏离而陌生。小扇轻摇,摇来凉风习习。扇子,曾经多么鲜活地在生活中舞动着,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光阴的脚步轻巧散淡地游移,一页页有关扇子的记载依旧清晰。夏夜,月色铺满一庭如水的清凉,蝉声已歇,夏虫呢喃,树影婆娑。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宽敞的院子里,对着月光,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听祖母讲月亮上的故事。小扇轻摇的温馨时光,让我一遍遍怀想,一次次回首。  相似文献   

8.
新会葵扇     
中国的制扇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巧手的艺人,利用各种不同的原料制成各种款式的扇子,如羽扇、折扇、绢扇、檀香扇等等,而广东新会的葵扇以它的朴素大方,坚固耐用,价格低廉,却暑生风等特点,成为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扇子之一。葵树和葵扇是新会县的特产,据县志载,当地制作葵扇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葵扇以色泽明亮,叶边稠密,扇柄坚挺而闻名遐迩。早在三十年代,新会葵扇就已远销美、英、澳洲和东南亚各国。当地群众无论是外出旅游或夏夜乘凉,都是手持一把葵扇,既是消暑生风的工具,又是供人观赏的工艺品。葵扇系蒲葵叶制成的。蒲葵原产於福建、广州等地,以新会的最为著名,新会也因此有“葵乡”之称。这里的葵叶掌面阔大,蒂正骨直。若把葵叶割下晒干、压平,经洗刷、火烘後,用竹丝、藤或线织上边,便成为轻巧的扇子。这种葵扇经济实用,销售量大。把葵叶撕成穗状,织成扇,或再画上彩  相似文献   

9.
制扇至善     
肖芃 《群众》2014,(10):63-63
<正>扇者,善也。晋人崔豹《古今注·舆服》有言:"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扇,是引风之物,纸面若有花鸟,摇起来便颇感性灵。有诗云:"扇子解招风,本要热时用。秋来挂壁间,却被风吹动"。此中本有禅意,可想来扇面上的画中或山水或花鸟,随风摇曳起来,便更生意趣。我自小喜爱这灵动的美,可惜此中意境,须得心平气和。但常年  相似文献   

10.
漫话古今题扇诗夏日来临,人们要解热取凉,虽有电风扇空调等现代化产品,但清秀小巧玲珑、携带方便的扇子仍不失为人们夏日贴身之物。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而且更有古今不少名人喜欢在扇上题诗,以表其情,以志其趣东汉时,宫廷女诗人班婕妤失宠于汉成帝,她托词于纨扇,...  相似文献   

11.
欧阳 《传承》2009,(21):53-55
扇子在我国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纳凉之物,而且是精美的艺术品,为历代名人所钟爱。他们在用扇之外,或将扇子作为文学描写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代著名的书画家都喜爱在扇面上题诗作画,逐渐形成了书画艺术中的“别体之作”,扇子由此也成了熔书、画、工艺为一体的精美艺术品。丰子恺先生在《扇子的艺术》一文中写道:“扇子是在中国特别发达的一种书画形式。”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始于三国时代,渐盛于魏晋南北朝。《历代名画记》中载:南朝画家蘧道愍“兼能画扇,人马数分,毫厘不失,别体之妙,可谓入神。”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纨扇仕女图》,形象地描绘了  相似文献   

13.
长兴县     
长兴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于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之美誉。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接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长兴县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  相似文献   

14.
桃红柳绿、万木葱茏的时节,我踏访了杭州南边的万松书院。作为名郡和省会的杭州,自古多书院、多书市、多书生。自唐以降,万松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等古制书院一直在杭城兴盛延续,最负盛名的当推万松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时称"报恩寺",寺院与书院联姻同存共  相似文献   

15.
杭州可谓好事连连,曾经是"爱情之都",刚刚拿下"中国茶都",接着是"动漫之都",2006年又是"休闲之都"。怎么好事都给杭州摊上了?杭州叫响这些口号,是名不副实的口号先行,还是当之无愧的实力体现?6月1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隆重举行。但要说"动漫之都",杭州比得上上海吗?杭州又有多少优势打造"动漫之都"?杭州离"动漫之都"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6.
古人曰:扇子好清风,时常在手中;一时不在手,何处得清风!每逢夏至酷暑来临,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用扇子作纳凉的工具。在扇面题诗作画,或收藏书画名扇珍品,更是华夏民族文化名人其乐无穷的盛事  相似文献   

17.
1、旋转门。它是用粗铁材料制的,样式为铁管铁条组成的框架结构,非寻常大门一扇或两扇,而是四扇,各扇之问呈90度直角,中立一轴,使顺时针逆时针均  相似文献   

18.
钢材价格大涨大跌的2008年,让杭州钢铁集团在这一年里感受了两个"前所未有":上半年生产经营之好前所未有,销售订单不请自来,炼铁、炼钢各厂开足马力增加产量,做大规模;  相似文献   

1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以来华夏子孙都以"龙的传人"而自称。可是,"龙"最早起源于哪里呢?在古老神奇的陇原天水大地上,相传上古时代曾经诞生过一位被后人尊称为"三皇之首"的伏羲氏。后来他"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成为北方部落的首领。在我国史书中多有记载,传说伏羲开创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他发明了渔网,教民打猎捕鱼;观天地之变化,"察看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始画八  相似文献   

20.
正古百越民族后裔,善歌、能歌。壮乡素有"歌海之称"。《武缘县图经》记载:清道光年间,"答歌之习,武缘仙湖、廖江二处有之,每三月初一至十日是,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简短一句,尽显当时武鸣"三月三"歌圩盛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