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地缘文化安全问题,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价值体系,特别是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异文化区)的各种文化因素的侵蚀而产生的问题。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生态移民、国外思潮等内外因素都对甘肃民族聚居区的地缘文化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和避免当前民族文化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大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加强民族文化产业建设,重视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培养,鼓励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建立民族文化安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共同历史、节日习俗、语言文字应用、生活习俗、对外族态度等方面的本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状况,从对本民族共同历史的了解,对本民族文化内容的认同,对其他民族同学的接受程度三个方面讨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情况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情况是否产生影响以及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使用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入诉讼程序的法律案件不断增多,且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司法机关因司法资源有限,各方面准备不足,影响了《宪法》及其他法律关于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这一权利在侦查、检察和审判的过程中的严格实施,并存在制度的、结构的和法律技术的严重缺陷。着力解决当前缺少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法律人才、少数民族法律翻译职业化不足、少数民族法律翻译用语统一标准难等问题,亟待从制度、程序和组织上,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法律翻译、法律双语人才引入机制、法律翻译职业化的政策法律,建立起双语法律人才库的培养机制,统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法律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外来词吸收是民族语言接触的产物,与民族文化交流同步发生,是少数民族社会进步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论文基于维吾尔族外来词吸收事实和特征,分析了少数民族外来词的吸收条件与使用情况,探讨了外来词对少数民族传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新的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外来词吸收的前景和方式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李睿 《人民论坛》2010,(9):258-259
就少数民族语言概况、产生和发展情况,阐述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少数民族语言濒危而造成的少数民族文化贫瘠的现象,呼吁社会各界拯救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0,(4):87-8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目前21个少数民族有现行的本民族文字,包括27种文字,精通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人越来越多,民族语言文字也迅速与现代化、信息化接轨,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舞台展示各民族自身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就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体现。因而,各少数民族成员会把自己是否平等地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作为衡量是否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标准。因此,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立法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从立法保护的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立法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立法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静 《前沿》2010,(24):157-159
语言蕴含着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是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活化石"。受到现代经济文化的冲击,一些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功能正在衰退,面临消亡的危机。大力开展对民族语言的整体性调查和研究,是对民族语言文化最有效的保存,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民族语言文化开发战略是对民族语言文化最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今日民族》2013,(5):50-51
(2013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0.
韩树军 《乡音》2012,(5):20
国家设立少数民族预科生制度和少数民族学生考试加分制度,为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提供了一条更加广泛的途径。我们汲取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本、专科学生和预科生)的管理和持续培养。  相似文献   

11.
罗连祥 《人民论坛》2013,(2):184-185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近年来在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主体丧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要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加大对民族文化主体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2.
张胜冰  魏云 《思想战线》2001,27(6):67-71
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失落与神话思维的崩解,其审美文化的原创性面临着破坏与消解的危险.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所面临的"保存与发展"的困境,应首先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应以民族文化活动为基点,以集中体现民族审美意识的民族艺术为中介,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民族心理学、民族伦理学、民族语言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方法,建立艺术哲学的比较视野,以取得该学科领域的新突破,拓展美学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多民族语言态度分析——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莉  王海蓉 《求索》2010,(11):128-130
语言态度属于语言的社会心理范畴,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对新疆少数民族展开详尽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描述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少数民族对教学语言、生活语言使用的态度,对语言地位、价值和亲和力等方面的评价。力求以详实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对改进双语教学将提供积极的建议,对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语言规划,处理民族关系以及民族语言工作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参保比例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值,究其根本在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会保险权的认同是建立在满足自身民族特性的参保条件之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享有社会保险权的民族观念障碍、民族语言障碍以及民族制度障碍,强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保险利益表达,主张创建社会差序格局中的民族文化纽带,基于法定责任和商业义务共同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权实现。  相似文献   

15.
语言规划和建设是城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翻译工作的发展对于城市文化根基夯实、和谐语言生态建构、民族民众的城市适应,以及城镇化产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城镇化建设需要下,民族翻译工作需要通过增加强民族翻译人才培养、增加翻译作品数量、加强民族语言教育、促进民族民众的民族语言与英语使用等方面来推进。  相似文献   

16.
语言功能和语言本身严格说来不能混同。人类在礼会生活中由于需要某种东西来协调和整合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构建一个有利于生存的和谐社会,才创制和发明了语言。是语言所应承载的功能决定其存在的合理性。虽然语言的表层功能多种多样,但都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体现民族精神的终极功能。每一种民族语言,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履行语言的功能以使本民族和民族之间的人们能和谐共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所有的语言一样,是带有普遍性的特殊性,具有必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从民族学、文化学、体育学等多学科角度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方法展开了研究。得出 :“所谓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就是中国 5 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程中 ,本民族原创或虽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引入 ,但已经历了明显的文化改造、已与本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并流传已久的 ,以身体活动为形式 ,以追求身心与精神健康为目的的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主观意识、客观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胡慧 《求索》2007,(4):161-163
一个民族的语言只有通过与其他民族语言的接触,不断从中借用、吸收有机的成分,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只有借助于本民族语言与其他民族语言的接触,才能跟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才能丰富和发展。通过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找到中西文化的最佳契合点,使之珠联璧合,水乳交融,从而建构和谐文化,为建立和谐社会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9.
阿伊努人(アイヌ)是日本诸岛最古老的原住民,也是日本唯一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日本的北海道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本文通过对阿伊努民族的语言文化研究,了解阿伊努人的历史发展,认识阿伊努人的世界观。研究阿伊努人的民族语言文化,对于我们了解现代日本社会的多元化文化构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着多元文化与语言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汉族大学生有着差异.这些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表现明显。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语言语系的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亦不相同。今天,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大有席卷外语课堂之势,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如何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民族院校的教师们.本文试图分析不同受教育群体的特质,力求寻找一些对症施治的教育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