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人与做官     
怎样做人,为谁做官,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75周年座谈会上曾清楚地告诉我们:“要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必须首先堂堂正正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基础,做官从政就很容易跌跤。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有时不是在对与错、是与非面前辨别不清,也不是对政策规定不了解,甚至有些人在做错事之前,就能掂量出事后可能有什么后果。他们之所以明知故犯、铤而走险,说到底还是缺乏高尚的人格品行修养。可见,解决好做什么人及怎样做人的问题,是做好官、做表率的前提。  作为领导干部,做…  相似文献   

2.
宣统二年(1910年),一个叫朱子勉的广东人参加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因修建京张铁路而闻名的詹天佑先生。在拜见詹天佑时,詹天佑对他讲了这样一番话:“我们留学外国获得了一些知识技能,要做一点事贡献国家。如要做官,就不能做事;想做事,万不可做官。而且做惯官的人一旦没有官做,精神便会十分痛苦。但官不可不做,又不可无。在中国,没有经过朝廷给予你一官职,就没有地位,没有人把重要的事给你做。”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做人、做事和做官的关系。学会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人格是谋事之基础。如果连做人都不会,怎么能当好官呢?要学会做人,就要表里如一,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不能当面说一套,背后说一套;会上说一套,会下说一套;对上一种态度,对下又是一种态度。能走上领导岗位的毕竟是少数人,这既需要有德有才,也要讲机遇,缺一不可。每个干部都要正确对待名、权、利,实实在在做事。德才是基础,有才有德才能做一个…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我体会应该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做人与做官的关系。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要把人做好。人做不好,本事越大,搞不好危害越大。这一论述很深刻、很重要。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品德修养,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为官一时,做人一世。人生在世几十年,当以事业为重,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就要格外珍惜党和人民所给…  相似文献   

5.
求官术漫谈     
据说过去在中国最一本万利的生意就是做官。一朝黄袍加身,自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是弄顶不大不小的乌纱帽,也可以食甘餐肥,车马衣轻裘,享受种种受用不尽的好处。看惯了为官者的作成作福,平民百姓们就不免有些眼热心跳,于是官场也如市场一般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将芙芙众生拨弄得如醉如痴,几千年下来,便有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求官术C一日“跑官”。天上掉不下乌纱帽,要想做官自来寻。虽然古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但也只是“好做”而已,还要看有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官,许多时候还是须下功夫跑上一番的。当年孔子一车…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官”分两类,一类为清官、正气官、干事业的官,是老百姓所拥戴的官;另一类为贪官、腐败官,昏庸的官,是老百姓所唾弃的官。同样是官,类型不同,本质相反,原因何在?官德不同使然。因此,为“官”必先修“官”德。俗话说,做官先做人,处人看人品。人品不正,难以做好官,官风  相似文献   

7.
顽石 《政府法制》2013,(2):30-30
做人要讲人品,做官要讲官品。官品好而有政绩的就是政治家;官品差的,哪怕他一时也制造出了许多政绩,口号喊得震天响,这样的人终究只能算是政客。北宋训马光就是一位官晶颇佳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8.
处理好党员干部为人、为官、为事的关系、是当前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大事,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是检验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事。做一名称职的党员干部,就要像郑培民同志说的那样:“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  相似文献   

9.
原罗山县龙山乡党委书记章某,任书记二年有余,因贪污受贿三万余元被送上法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使笔者想到一则寓言:说是新官到任,同肯吏日:“做官事体当如何?”吏答:“一年要清。二年要半清,三年便挥(捞钱)矣!”此官叹息曰:“叫我如何能熬得到三年矣!”其贪心之切令人吃惊。然而此官在章某面前却是望尘莫及了。据说章某曾愤愤然抱怨检察机关对他:“相煎何太急”。殊不知,正是他咎由自取,怨得何人?作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不思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不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却做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  相似文献   

10.
1969年大学毕业就“扎根”到山东泰安肥城矿区的梁兴泰,从采煤工开始,一步步成长为肥城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几十年的煤矿生涯中,他深深体会到,有两件“天”字号大事时刻不能忘:一个是安全,安全搞不好要死人;一个是党风廉政建设,党风败坏了,不仅毁人,也会葬送企业。他担任领导干部二十多年来,不管体制怎么改,机制怎么转,他始终牢牢把握三条原则:做官先做人,做官靠做事,做官为百姓。“搞好一个企业仅靠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但搞垮一个企业一个人就足够了。”———梁兴泰内心的“警示牌”对一个企业来讲,党风好坏,最关键的,甚至在某种…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从事信访工作22年来,每天遇到的都是烦事、难事、“窝囊事”,其工作难度大,且对政治品格和政策水平要求高。但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他能始终保持对工作有火一样的热情,对群众有水一样的柔情,与人民群众有血肉相连的亲情。为什么他能始终如一地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他能在“受苦受气”的岗位上把工作干得那么出色?他的一句话成为感动中国的名言:“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在这“做人”和“做官”之间,在这“像”与“不像”当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张云泉用他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2.
林治波 《中国监察》2009,(13):37-37
前不久,有关媒体做了一个关于职业向往的问卷调查,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希望长大后当官、当大官。以笔者的见闻和判断,尽管问卷中想当官的不占多数,但确有不少人内心深处最向往的还是做官,通过做官来出人头地。一些人对“官”的迷恋几乎到了以官职衡量一切的程度。在一些地方,把政治地位、医疗待遇、工资高低、住房大小、名次前后、座次安排、专车档次、与会资格、悼词长短、见报与否、安葬何处等,都要与官职大小挂钩。即便时和尚、老道,也往往要用官级来套一套,看看相当于多大的官。  相似文献   

13.
王跃文的《大清相国》一书受到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大力推荐,在他的笔下,陈廷敬学养深厚,品行端方,才能卓越,清廉勤勉,可谓做官的楷模。在接受本刊专访时,王跃文说:“从陈廷敬的故事可以看出,人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其实是可以独善其身的。不能指望社会环境都好了,我们才去按环境的要求做人做事;恰恰相反,我们都应为改良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成立至今,“我们一直用心在做”是联嘉祥公司一直坚守的信念。黄冬莲始终坚定的认为,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她一再告诫自己的团队:做人做事要有长远目标,我们从创建企业初始,就决心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要做成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经商,赚一笔钱。“诚信做人,用心做事”,就是在这种理念引导下,逐步建立起来了联嘉祥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明镜台     
官与商●永清当今世态,有两类人颇为引人注目:一是当官的,一是行商的。这两类人本不是同道,做官的乃“一等”公民,原是不屑与满身铜臭味的商人为伍,但不知从何时起,两者竟坐到同一饭局上称兄道弟论起了交情,做官的愈来愈像商人,行商的倒处处抖起官老爷威风。如今...  相似文献   

16.
做人与做官     
日前,重温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感到特别亲切,并从中又一次受到深刻的教益和启迪。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篇文章是教我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好人并不容易,特别是领导干部。著名作家肖军说过一句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领导者要清清白白地做人,踏踏实实地为民办事。“与人共其乐,人必忧其忧。”凡是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为官者,无不受到人民真诚的爱戴。焦裕禄在兰考带病治沙,孔繁森心系藏胞脱贫,…  相似文献   

17.
读书随感     
许明 《西部法苑》2003,(1):59-60
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做官的人,或者是有文化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历来是非常功利的。古时候的人读书是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其实质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因为只有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才能吃国家的俸禄,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众人所敬仰。正所谓:“书中自有干种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实践证明,一些普通人刻苦读书的真正力量,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职大小、官职高低为标尺去衡量和评价人的价值和地位。“官本位”是封建社会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所有读书人的价值取向。“官本位”在中国存在了儿下年,至今仍然有很深的影响,其丰要表现是:一是社会充斥着“当官”期待,“做官光荣”、“升官发财”和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普遍存在。二:是制度设计把“官”的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相似文献   

19.
风青杨 《政府法制》2012,(16):14-15
李鸿章说过,天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做官,倘若连官都不会做,那也太愚蠢了。话虽这样说,还是有人不得要领,明知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却硬往死胡同里钻。我们一般人接触到的官,是处于舞台上化好妆的。走上前台的是以文件、讲话、理论包装起来的具有角色面具的官,他们作为人的深层本质已经藏于幕后。所以看官员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文化观念,就不能看他讲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政法战线又涌现出一名先进典型———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方工。在10月23日由中宣部、高检院、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方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方工同志执法如山、清廉如水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所有的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公公正正执法”,是方工从事检察工作始终如一的追求,也是他从事检察工作23年的真实写照。23年来,他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参与和主办了近3000件刑事案件的审查和起诉,无一错案,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奉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