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2月7日,上海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了左联作家柔石、李求实、胡也频、殷夫、冯锉,制造了"左联五烈士事件"。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为了揭露这一事件真相,中国上海文化组织想方设法,智勇结合,进行着一场文化秘密战……  相似文献   

2.
陆茹 《党史文苑》2011,(21):44-46
在革命作为时代主题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党十分重视国统区文艺战线上的斗争。为了组建一个在党领导下的爱国作家团体,使作家们团结起来,以文艺这个武器反对蒋介石反动政府,征得鲁迅同意后,1929年中国共产党文艺委员会决定,以鲁迅为领袖,以左翼作家和围绕在鲁迅周围的青年作家为核心,组建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鲁迅和周扬都是20世纪30年代初"左联"的创建人,鲁迅为"左联"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时,  相似文献   

3.
正殷夫(1910—1931),浙江象山人,中共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擅写新诗,是左联发起盟员中极少数同时懂得德语、英语和俄语的盟员。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窦乐安路(今多伦路)中华艺术大学内召开。左联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正式领导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滥觞,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走向产生无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大会是在秘密的状态下召开的,到会盟员50余位。  相似文献   

4.
王建基 《党史文汇》2004,(10):29-32
一 1987年5月9日,山西<临汾日报>发表了一条新闻.这条新闻的副题是:老共产党员的一件义举;主题是:赵树理生前好友捐款为赵树理树碑.  相似文献   

5.
作为<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尾崎秀实在上海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并为"左联"活动提供帮助,在此期间他与鲁迅成为至交  相似文献   

6.
正"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上述句子是鲁迅名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结束语。《为了忘却的记念》写于1933年2月7~8日,是鲁迅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牺牲两周年而作,其中有这么一句:"胡也频在上海也只见过一面,谈了几句天。""左联"五烈士(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四人被捕时是"左联"负责工作人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01,(5):54
1934年初,“左联”作家冯雪峰在瑞金见到了毛泽东,冯雪峰向毛泽东汇报了上海的工作和左翼文艺阵营的活动,特别详细地向毛泽东介绍了鲁迅的情况。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述。  相似文献   

8.
1976年3月5日,"四人帮"控制的上海<文汇报>在刊登新华社一篇关于纪念和学习雷锋的新闻稿时,将周恩来为雷锋的题词删掉;3月25日,<文汇报>发表了<走资派还在走,我们就要同他斗>的文章,影射攻击周恩来.这两个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浪潮.这个浪潮在4月4日清明节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2,(10):19
正■宁夏"文艺五进"活动启动5月10日,以"送戏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工地"为主要内容的全区"文艺五进"活动在北方民族大学启动。"文艺五进"活动是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文化厅、财政厅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被列入"2012年宁夏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新闻与诗歌创作的新视角,论述了毛泽东怎样从新闻中获得诗的灵感,将新闻与诗有机融合而创作诗篇,以及如何用诗作解读新闻.文章具体分析了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的三篇新闻稿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有关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通讯和社论与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1959年12月和1960年6月毛泽东以"读报"标题的三首七律诗.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70周年。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中华艺术大学(今多伦路201弄2号)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左联除上海总部外,还在北平、天津、广州、武汉、日本东京等地设分盟或小组,盟员由50余人增至400余人。继左联之后,文艺界又建立了社联、剧联、美联、语联、教联、记联、电影小组、音乐小组等。以左联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团体在中央文委和文总的统一领导下,集结成一支荟萃各方进步力量、生机勃勃的文化新军,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左翼革命文化运动。 一、大力传播…  相似文献   

12.
贪官从来没有信仰.读过<检察日报>有关浙江临海"反腐作家"程凌征腐败堕落的新闻,这个印象就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3.
殷夫,是“左联”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五烈士之一.他的真实姓名叫徐白,浙江象山县人.1927年来到上海,参加党的活动,撰写红色鼓动诗,从事青年工人运动.曾多次被捕.1931 年2月7日.就义于上海龙华,年仅22岁.  相似文献   

14.
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早年从事新文学活动.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曾任中共左联党团书记,参与左翼文化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 的斗争.1933年底,他从上海到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瑞金的中央党校工作.当时党校校长是张闻天,他任教务主任兼作教员,为培养苏区的革命干部而辛勤工作.1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冯雪峰随中央军委纵队一道长征.他和普通战士一样,身带背包、干粮、草鞋等,踏上了漫漫征  相似文献   

15.
1934年发起的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是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意见,由宋庆龄出面组织的一个群众性的革命组织.1933年宋庆龄在组织国民御侮自救会时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共产国际的高度关注.同年10月27日中共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王明、康生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中提出了以"中华人民救国御侮会"名义起草的<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并明确要求由宋庆龄等名流共同签名作为这个纲领及该会的发起人和赞成人.次年4月20日中共临时中央将上述来信稍加改动下发,其中最重要的改动是将"中华人民救国御侮会"的署名改为"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是日午夜,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议召开,宋庆龄任筹备委员会会长,宣布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6月20日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的催促下,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协调,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筹委会起草了<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为对日作战宣言>.9月21日在红军长征前夕,<红色中华>首次公开发表了<基本纲领>和<宣言>.1936年7月武卫会总会和上海分会的组织遭到破坏.9月3日宋庆龄、章乃器联名发表<为中国人民自卫会事告大众>后,武装自卫会实际上停止了活动,其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工作由宋庆龄参加的全国救国会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革命文艺思潮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五四新文学到20年代革命文学,然后通过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再发展到4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文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变迁历程。这场运动将大众提升为文艺实践的主体和中心议题,强调文艺"为大众而存在"。在左联领导下,左翼作家们进行了三场思想论争,分别涉及大众化动机问题、现实问题、实践途径以及文字改革等从抽象到具体的议题。这场运动以完成文艺大众化、获得文学的"现代立场"为历史使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由于远离大众、远离政治现场,这场文艺大众化运动还无法形成联结民众与政治、推动政治革命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7.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最早出现在1967年10月1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上.为什么举办这个美术展览 ?这是与当时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林红 《党的文献》2017,(3):73-78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革命文艺思潮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五四新文学到20年代革命文学,然后通过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再发展到4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文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变迁历程。这场运动将大众提升为文艺实践的主体和中心议题,强调文艺"为大众而存在"。在左联领导下,左翼作家们进行了三场思想论争,分别涉及大众化动机问题、现实问题、实践途径以及文字改革等从抽象到具体的议题。这场运动以完成文艺大众化、获得文学的"现代立场"为历史使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由于远离大众、远离政治现场,这场文艺大众化运动还无法形成联结民众与政治、推动政治革命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9.
1933年9月30日,一个由中共江苏省委和左联直接参与组织的国际性会议在上海秘密举行。会议的全称为“远东泛大平洋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大会”。在当时白色恐怖的上海,能够胜利举行这样的反战会议,实在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20.
一 1948年8月25日,香港<华商报>"茶亭"副刊开始连载郭沫若的长篇自传体散文<抗战回忆录>.这篇长文主要描述的是作者在上海、南京失守后,准备保卫大武汉而终于放弃的那段经历.在文章连载到关于长沙大火,退驻桂林,准备撤退到重庆的部分时,郭沫若即离开香港,回忆录连载也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