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他的诗歌<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相似文献   

2.
留住乡愁     
正"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是什么,没人能准确地给出答案。它是你时不时就惦念起的那座老房子,或者旁边的一颗古树。是天黑了奶奶在巷子口喊你回家吃饭的那句乡音。  相似文献   

3.
正"乡愁"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话题,是古今游子的共同心声,从《诗经·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或浓或淡的"乡愁",伴着人类的繁衍而延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替,诚可谓"幽幽兮百代乡愁,凄凄兮游子思归"。一、"乡愁"的历史演变及现状"乡愁"情怀是传统社会当权者不可或缺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正>乡愁是什么?注重亲情的人会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抒发乡情的人会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以乡村为根系所形成的乡情、乡思、乡恋,早已渗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乡愁最好的载体,是伴随自己成长的、看得见的故乡古村落。大凡传统村落,都有一定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从文物保护的视角看,传统村落特指的是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母亲在,是子女的幸福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语速很慢,含混不清,仿佛远隔着万水千山。我的话,她似乎听不见,最近经常是这样。母亲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老了,耳朵有点聋了。"我为此焦灼不安,在网上搜索助听器,挑选了一款最好的。我想让母亲尽快用上助听器,希望她能恢复听力。母亲今年98岁,我每天晚上和她通电话,20多年没有中断过。不管我走到哪里,哪怕到地球的另一边,也要算准时差,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半给母亲打电话。  相似文献   

6.
亲情的牵挂     
正大西北的静夜,望着天空中的星辰,我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寂寞,再也无法安然入睡,亲情的牵挂,记忆的乡愁便在这暗夜中浮现出来。曾几何时,我偎依在母亲的身旁,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担心。将双手埋入母亲温暖而长满老茧的手心,感觉到的是一片阳光灿烂.……当我从幻想中回到现实,立刻被满屋的沉闷笼罩,两行清泪不觉顺着脸颊流淌。  相似文献   

7.
杜美 《新湘评论》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8.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9.
正"妈,今天下雨路滑,就不要出去买菜了。"坐在办公室的我,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轻轻地对电话那头的母亲叮嘱。"这点雨不碍事,你工作忙,就不要操心买菜的事了。"母亲说,"还有,中午在单位不要凑合啊,要好好吃饭,你太瘦了。"听着母亲关心的话语,在这个下雨的秋季,我心里暖暖的。在我刚刚有记忆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突发脑溢血离开了我们这个幸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党的建设》2010,(2):53-53
家里有一块厚厚的木板,宽约30厘米,长约4米。父亲把它平放在院子里,对着将要到外面去做事的儿子,笑道:"走过去。"这还不容易!儿子踩上去,从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跟走平地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1.
“乡镇工作线长面广,有时顾了这头忘了那头。现在好了,有了网络日志记录系统,我们每天该干些啥,干到啥程度了,都进行如实记录,回过头来看一看日志,一目了然,工作上再也没出现过遗漏。”9月19日,记者在昌平区北七家镇采访时,镇机关干部如是说。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从踏入学堂到走向工作岗位,一直到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过程。到农村参与扶贫工作这几年,目睹并参与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路上,我自己在实现蜕变中,也带领着广大农民破茧成蝶。我是个摄影爱好者,最初到农村工作想的是用相机写出记忆中的乡愁。2015年12月刚来村里的时候,我经常对村民说,来到这里,就是想写一部有血有肉的书,拍一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3月15日21时45分,母亲走了,就在我一转身的工夫,母亲就走了。母亲走得很安祥,她没有留下遗憾。母亲这一生,把生命的激情燃烧到了极致。但是,母亲的去世,就像家里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一下子没了,留下一片让人难以忍受的空落的天空。我好像一下子没有了主心骨,无所适从。有时我想,我从18岁开始摸爬滚打,一直在领导岗位,做了很多年的团  相似文献   

14.
游子思雨     
正缺少什么,才会思念什么。边疆的团场是几乎不下雨的。思念,是和分离紧紧连在一起的。离开家乡已有好些日子了,如今令人难以忘怀的,却是深秋季节家乡的那绵绵细雨。我生在贫困的农村,交通、经济、文化等都是非常落后,但是唯一令人骄傲的,就是家乡的雨。每次和母亲打电话,听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天又下雨了,在电话那头,一听到下雨又能听到母亲的抱怨声了,殊不知我是多么的羡慕,我喜欢那种雨滴打着瓦片的感觉,如果屏住呼吸可以听到优美的乐声。  相似文献   

15.
刘晓霞 《共产党人》2006,(15):55-55
早年母亲去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唯一留下了一本书。这本书,伴随我有半个世纪了。母亲的高贵品格,是我的精神食粮,看到这本书,如同看到了母亲。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母亲的精神在激励我,使我永往直前,使我看到光明,使我奋斗到今天。这是一本1938年由陕甘宁边区教育局出版的由董纯才老先生主编的教育课本《常识》,书中的内容是针对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的革命者进行政治、社会、战时科学、人类进化、医学常识教育的通俗课本。  相似文献   

16.
哈达,在我们藏族人认为,代表我们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我们最尊敬的人。小时候每次过藏历新年,母亲总是从房屋正中藏柜上摆着的像框上拿下旧哈达,然后双手捧着新哈达,毕恭毕敬地摆放到像框上面。那时我还小,看着母亲虔诚的样子,感到很茫然。母亲每次换哈达前,总要先把我们姐弟几个叫到一块,跟在她的身后,不许我们说话,不许我们胡闹。稍微长大了一点,有一次母亲带我们换完哈达后,我鼓足了勇气,吭吭哧哧了半天才说出来:妈,为什么咱们家每年都要给那个像框换哈达呢?母亲一把把我搂在怀里,用手摸着我的头,深情地对我说:孩子,…  相似文献   

17.
从山村走出的人,在躁动喧嚣的城市中打拼,很多时候不免陷入乡愁。山村的人,山村的树,山村的河,都会惹起一段乡愁。当朋友推荐《乡关何处》时,听到这乡愁味十足的书名,我立刻下了买书订单。一口气读罢这15万字的江湖漫笔,未遭遇意料中的乡愁,却品了几段独特人生。先写年少时节对故景、故人的错失,然后记述离乡过程及其后的悲凉,最后写再度返乡的感觉,在物是人非中谈岁月坎坷,忆世事无常,  相似文献   

18.
母亲与酒     
母亲的祖籍远在东海之滨的渔米之乡,当地的百姓善于酿造一种浓烈的米酒,贫穷的母亲是这酿酒人中的好手。她也养成了喝酒的习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有人到那里宣传:新疆有吃不完的肉、喝不完的酒。母亲便瞒着亲人,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这里,成为新疆兵团的第一批军垦战士。我不知道母亲来疆后最初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但是,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在不断地感觉着母亲在与自己想喝酒的愿望搏斗着。我3岁时,母亲一人就挑起了抚养我和弟弟的重担。当时,依靠母亲微薄的工资,一家3口也还可以勉强度日。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偶然会省些钱出来,打上一斤最便宜的散酒解谗。  相似文献   

19.
母爱在远方     
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母亲问:"有啊?""不是,是我。""发啊?""不是,是我。锁。""有"是我二弟,"发"是我小弟。我都有点生气了,在母亲心目中,我这个老大怎么就没了位置呢。母亲在电话里"哦"了一声,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想她了,打电话问侯一下。母亲说,昨天不是还来过吗?怎么又想了?没事挂了吧。手机里便听到"嘟嘟"的盲音。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人坐上高铁去欧洲",从千年丝路的这头到那头,文明的进程似乎又将大大地跨越一步。这听起来似乎还挺遥远,然而,就在今年,修建欧亚高铁和泛亚高铁的相关协议的破题,让这个梦想照进了现实。从公开的新闻资料统计看,交通先行,几乎成为各省加快融入"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共识性策略。而四川关于"一带一路"基建投资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从项目分布看,主要以"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