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熊振林是天生的杀人狂魔吗?如何预防下一个熊振林的出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时,对熊振林进行了犯罪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易明 《政府法制》2008,(24):48-49
初秋的阳光依然耀眼.在树荫掩映的校同里,一个面容清秀、身着白色警衬的女警官正在接受采访。面对摄像机,她侃侃而谈,“现场”、“动机”、“心理测试”等专业词汇频繁跳跃。她就是犯罪心理学专家、二级警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师”的李攻瑾。  相似文献   

3.
这篇调查报告是李玫瑾教授历时3年、两次调查,花整整4个月时间分析写作而成。她说:"我学的是哲学专业,写调查报告时,数据是什么就是什么,含金量非常高。"  相似文献   

4.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即通常人们所称的“测谎技术”(POLIGRAPHY),就是专业测试人员根据案件情况,用事先编制好的与心理测试相关的题目,向被测试人提问,以形成对被测试人的心理刺激,再用计算机化心理测试系统记录其情绪的生理反应,以此分析判断被测试人与案件的关系,帮助侦查人员甑别犯罪嫌疑人、知情人和无辜者的一种高科技心理鉴定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加之由于认识的原  相似文献   

5.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绝不是曾被人错误传播的和百姓日常俗称的“测谎”,“测谎”是被人错译、错传、错用的非科学概念。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人有无经历过特殊事件的心理痕迹;技术评判原理是:主试使用口头语言唤起被测人认知活动时的心理生物反应图谱的变化;实案测试时,人可以选择沉默不答或者随意简单回答方式。此项技术中划分为六个阶段技术,其中第一个阶段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最重要。此项技术有八个方面的作用和四个方面的局限性;实案测试中专业人员素质最重要;基础理论绝不能再传播错误和陈旧的“测口供说谎的理论”,实践部门切莫盲目购置未经不同类型实案检验的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6.
犯罪心理是犯罪人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犯罪,也有其自身的犯罪心理,它是激励和维持青少人实施犯罪的心理力量,剖析其犯罪心理,可以透视犯罪人的心灵,找出犯罪的心理症结,以便做到察之以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医治他们的心理“病症”,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研究青少年人犯罪心理是怎样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犯罪心理和其他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技术手段将进入司法领域,成为法庭证据。犯罪心理痕迹鉴定技术就是其中一种。犯罪心理痕迹鉴定结论的证据意义犯罪心理痕迹鉴定技术即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它是运用现代心理学和实验心理技术成果以及神经生理学、生理电子学等学科研究成果,通过专用心理测试系统和智能计算机,同时同步记录被测人的多项心理生理反应指标,进而评判心理痕迹对应相关度的实验心理技术,它所测试的是犯罪嫌疑人对作案有关情况的记忆痕迹,也就是在国外早已普遍流行而被我国错译为“测谎技术”的多道心理测试技术。国外20世纪初产生的“测谎技  相似文献   

8.
孔得婷 《法制与社会》2014,(11):175-17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依据人心理活动及其与生理活动之间关系,通过言语刺激使被测人的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同时运用相关仪器将这种变化记录下来,从而判断被测人与案件的关系。主要包括六大阶段,其中心理访谈贯穿其中,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成功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使心理访谈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了解心理访谈的心理学依据,了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不同阶段谈话的要求、步骤、内容、目的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犯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生物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利用专用心理测试系统,通过微机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应参数,以此推断被测人心理上与案件事实相关对应的记忆痕迹,进而判明被测人是否“无辜”或为犯罪嫌疑人。这项技术是通过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描绘,编制测试题目,经过测前访谈、实际操作测试和图谱评判,探查把握被测人情绪记忆心理痕迹的相关程度,以此准确地将无辜者和涉案人员区分开来。我局自购置了SPS型心理测试仪以来,不断地将这项高科技手段运用于侦查破案,相继破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法律制定得少么?不少。法律落实得怎样?很不理想。不少人对中国的法治建设会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评价。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林莉红利用4年的时间,对“民告官”问题进行了调查。她在其中的问卷调查里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认为行政诉讼制度能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吗?结果,选择“能”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7.4%,还有8.8%的人答:“赢一阵子,输一辈子。”  相似文献   

11.
有些人把到美国大学读书想得很轻松,以为混文凭很简单.其实,美国大学的淘汰率很高,美国的教授不是那么好“骗”的. 2017年7月,美国克瑞顿大学哲学教授袁劲梅写给一名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开除信”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这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合格被该校劝退,袁劲梅是他的导师.  相似文献   

12.
决堤     
大凤是被二牛救上岸来的.她被那时的景象惊呆了.浪头扑来时,她与母亲、小妹一同躲在自家的房顶上,那被洪水浸泡已久的房屋,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便倒塌了.母亲和小妹被塌下来的房屋砸在下面,只喊出一声“救我”便再也没了声息,大凤好歹遇到了一扇门板,便狠劲抱住了它.洪水把她往一片汪洋里漂,往漩涡里拽,把她浑身的力气都耗散了.天黑下来,雨一点也不见小,浪头大起来了,她狠命地嘶喊“救救我——”,却没有人能听到.风雨声将什么都淹没了.不知过了多久,意识将要丧失的时候,大凤象被谁抓住、拽住,呵,力气好大!她被人托起来,又有好多人、好多手接应过去……听说又救了人,村长赶来看望和慰问.大凤认出了他:“表叔,我娘和二凤她们都……”她嘤嘤地哭起来,“家也被冲走了.”“别难过,孩子,什么事有我们帮助你.”村长转身向着二牛,“二牛,又是你救了大凤,这可是缘份啊!”  相似文献   

13.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由犯罪行为表现出来的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即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留下的心理烙印。犯罪心理痕迹应该属于广义的痕迹范畴。犯罪痕迹是指由于犯罪行为而遗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可分为广义痕迹和狭义痕迹。广义的犯罪痕迹包括由于犯罪行为引发而遗留下来的一切变异迹象,诸如印象、迹象、形象等痕迹。而我们通常所称的“痕迹”为狭义的痕迹,即形象痕迹。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犯罪心理痕迹理解为就是印象痕迹或者反映形象痕迹,犯罪心理痕迹也不属于其中哪一种狭义的痕迹。犯罪心理痕迹是通过犯罪行为表现出来,遗留在人的头脑或客观物质中,需要借助人的思维加工、分析认定,是  相似文献   

14.
李玫瑾认为,“灭门案”一词实际上是媒体创制的,在犯罪学上有双重解释,一是叫杀死被害人全家,二指杀死在场全部人员的案件。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中国民法开创人,佟柔被学界公认为“中国民法之父”.然而,他自己最喜欢的别称是《民法通则》颁布之初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法学家史蒂芬教授的一句戏语:“佟教授,我们应该称呼您为中国民法先生.” 法学之路 佟柔,满族人,于1921年6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幼年时家境艰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上了法学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新京 《政府法制》2014,(27):45-45
李克强访问非洲,夫人程虹首次陪同出访,这是中国总理夫人首次正式亮相.她低调平和,与李克强同样拥有“下乡”经历,并相濡以沫近30年. 在首都经贸大学官方介绍中,程虹是这所高校的一名骨干教师.她与她的先生同样拥有博士学位,44岁获得正教授职称.  相似文献   

17.
犯罪心理过程新论——以“故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研究犯罪心理的过程时,许多学者将起点定位于反社会人格缺陷或不良、畸变的需要,并且由于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目前呈上升发展趋势,导致人们将以“行为”为核心的研究方法误以为研究纯粹的“行为”,从而忽视了罪犯的“人格”或“需要”形成前的原始刺激阶段的作用,仅仅将视点放在归纳和分析多种多样的人格类型和个体特征,使犯罪心理的原因研究陷入异常繁荣但凸显无序的状态。文章引入“原始刺激”为犯罪心理过程的研究起点,强调行为人是经调用负面的认知经验和情绪体验而形成不良的需要,促成犯罪的动机和意志,从而实施犯罪行为的,并非必然先形成缺陷人格。同时通过对犯罪的心理过程进行划分,明确犯罪心理过程的一般演进模式,从而有利于客观准确地把握犯罪心理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犯罪心理中,可将忠恕定义为感知别人痛苦的能力,忠恕源于个体的同类潜意识.可以用情境投射测验测量忠恕程度.忠恕的变化贯穿于犯罪心理发展始终,犯罪心理发展越饱满,忠恕越小,反之亦然.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忠恕程度来预防潜在犯罪人或者判断罪犯被改造的效果,可以通过培养忠恕来改造罪犯.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犯罪现场都是作案人的犯罪“作品”,作案人遗留在现场的物证特征和特定场景,是其犯罪心理的“外显”。因此,犯罪现场及其包括的实物型痕迹,是犯罪心理痕迹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薛耀文  高翔 《犯罪研究》2012,(3):49-55,62
本文在调查某地级市人民法院近3年内判决的365名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案件和全国已公开报道的35份经济犯罪公职人员的忏悔录的基础上,以“原始刺激”为公职人员犯罪心理过程的研究起点,通过对一般公职人员犯罪心理过程进行剖析,提出了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心理一般演化模式,即从对原始刺激认知引发的“初反应”,经济犯罪动机产生的“伴随反应”,经济犯罪行为产生的“结果反映”,再次实施经济犯罪的“恶性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