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截稿时,正值暑假.孩子们的假期是如何安排的?又有哪些收获呢? 家长的视角 以下是几位家长对于孩子假期的态度. 态度一:假期就要让孩子休息、放松 孩子平时上学很辛苦,假期让孩子放松放松,每天睡到自然醒、把觉睡够,写假期作业,看书、看电视、玩游戏.放假嘛,应该让孩子轻松轻松. 我儿子是个篮球迷,他的好朋友都爱打篮球.他们每天也不嫌晒,长在篮球场上了.  相似文献   

2.
作文选的“水”有多深有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不会写作文,问我怎么能让孩子学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3.
方舟 《法律与生活》2016,(22):42-43
“不可教”孩子的隐情 当一个孩子感冒发烧时,没有精神、不能看书学习,家长和老师都能理解,并且会用若干方法照料病中的孩子.没有哪位家长和老师会对一个因发着高烧而无法学习、写作业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可是,当一个孩子总是在上课时做小动作、破坏课堂秩序时,家长和老师更普遍的认识是这个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低、学习目标不明确.于是,常见的教育方式往往是苦口婆心地讲、严厉的管束、各种形式的批评教育……当发现收效甚微时,家长和老师要么对孩子增加教育的力度,要么判定孩子为“孺子不可教”而倍感无奈.  相似文献   

4.
“妈,你要不把我们送回网吧,我们就在这儿把你掐死。”小乾、小坤是双胞胎,平时一起上学、放学,一起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当母亲将他们从网吧带回家后,两个孩子竟然合力架起她,拿着刀对她说出了上述的话。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打开百度,在百度有关“网瘾”的帖吧里,来自家长和孩子们的求救帖子让人震惊。正是这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引发了我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违法犯罪的一些思考。本文主要从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入手,就如何预防该类违法犯罪行为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5.
陈岚 《检察风云》2014,(11):9-10
"同病房的产妇,生下了一个先天腿部畸形的孩子,家长决定饿死他,一点东西都没喂,孩子一直在哭泣,请问,这违法吗?"——4月16日,一个著名的中文BBS网站上,爆出这样一个帖子。救济为何受困?帖子惊悚,回复各异,甚至不少网友表示:饿死对他对家庭都是最好的结果。但对于正在做受虐儿童救助的NGO——"小希望之家"来说,争议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找到这个孩子的下落并让他得到救助。  相似文献   

6.
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网恋、网络犯罪、网络迷信等等,令不少家长谈“网”色变,但事实上已无法阻止孩子们上网,特别近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不乏有网络生活的题材, 更令家长无所适从,既怕孩子“落后”又怕孩子“落网”。那么,有没有既满足孩子上网交流欲望,又能在网上学到课堂知识的网站?让孩子在现代文明的“绿洲”里健康成长。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网站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7.
梁维杰 《法制与经济》2005,(6):i003-i003
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网恋、网络犯罪、网络迷信等等,令不少家长谈“网”色变。但事实上已无法阻止孩子们上网.特别近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不乏有网络生活的题材更令家长无所适从,既怕孩子“落后”又怕孩子“落网”。那么,有没有既满足孩子上网交流欲望,又能在网上学到课堂知识的网站?让孩子在现代文明的“绿洲”里健康成长。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网站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8.
一个帖子引发舆情汹汹 让网友“蚂蚁菜”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一篇求助帖子竟然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切. “蚂蚁菜”原名张建勇,他是百度贴吧血友病吧的一位吧主.他通过网络发声,称百度公司单方面撤除了其吧主职务,空降官方吧主并撤换了吧务组成员,将医疗贴吧商业化运作,其多方反馈未果.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的孩子今年读初三,即将面临中考。学校为了保证完成上重点高中的指标,这学期规定了很严格的纪律,如规定迟到一次罚款5元,旷课一次罚款10元。老师布置的作业也特别多,孩子经常要做到深夜才能完成。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上很容易睡过头,第一个月下来,我的孩子就  相似文献   

10.
2016年8月底,正值开学季.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断上演着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桥段:家长倾其所有购置学区房.然而,最让家长担心的是,学区房随行看涨,卖家中途变卦,孩子上学成了大问题.南京的一位家长孙新华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这样的情景在您的家庭中发生过吗? 情景1:孩子特别骄傲地说:“我考了100分!”家长说:“真棒!咱们可不能骄傲,继续努力!” 情景2:孩子特别骄傲地说:“今天我代表我们班在国旗下演讲,大家都给我鼓掌!”家长说:“别臭美了,赶紧干点儿有用的,很快就要考试了,考不好谁还会给你鼓掌?” 情景3:孩子特别骄傲地说:“今天外教表扬我了,我跟外教老师聊了好一会儿呢!”家长说:“不错.今天作业做完了吗?”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对两所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有59.3%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其中不乏成绩优秀的孩子。如何使孩子消除厌学情绪,成了摆在家长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北京电视台《谁在说》节目的录制现场,主持人做了一个现场调查,“在座的50位同学,有过厌学情绪的请举手”,结果,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在场的50位孩子中,只有4个孩子没有举手。有的孩子说“我不想练口算,妈妈逼着我练”;有的孩子说“有时作业特别多,写到半截就不想写了”;还有的孩子说“放学回家后,就是不想先学习,总想在床上躺会儿,然后听5分钟…  相似文献   

13.
方舟 《法律与生活》2016,(18):42-43
身边的“坏蛋”孩子 生活中,你是否留意到身边的“坏蛋”孩子? 张先生夫妇满脸愁容,他们年仅17岁的、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小张辍学在家已经3个多月了.张先生夫妇愁的是:“家里有一个网络成瘾的孩子该怎么办?”小张每天足不出户,生活内容就是两项:玩游戏、睡觉.每天凌晨才睡,中午左右起床,其他的时间就是坐在电脑前打游戏.张先生夫妇会把饭菜放在小张的房间门口.小张想吃就端进去吃,不想吃就打电话叫外卖.小张在网络中的花费以及叫外卖、网购的开销全部由张先生负责完成电子支付.  相似文献   

14.
逃学撒谎、沉迷网络、打架斗殴、顶撞父母……程秋杰曾以为儿子已经坏得无可救药,然而有一天,当她发现儿子与12名同样“坏”的孩子,轮流陪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过夜,还给他买来纸笔教他读书识字时,母亲的心被触动了。她打电话把其他12名“坏孩子”的妈妈都叫到现场,妈妈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同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只是上帝让这些优秀品质睡着了,她们要做的,就是唤醒孩子们这些沉睡的品质。妈妈们当即决定:把13个家庭合成一个大家庭,让每名“坏孩子”都有13位妈妈的疼爱,并有12个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15.
打架斗殴、逃学说谎、沉迷网络、顶撞父母……程秋杰曾经以为儿子已经坏得无可救药,然而有一天,她发现儿子与十几个和他一样“坏”的孩子轮流陪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过夜,还给流浪儿买来纸笔,教他读书识字。母亲那颗柔软的心被触动,她打电话把其他十几位“坏孩子”的妈妈叫到现场。妈妈们相信,她们的孩子同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只是上帝让这些优秀品质睡着了,她们要做的,就是唤醒这些睡着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如今,辅导孩子写作业成为不少父母的“心病”。有数据显示,我国超过70%的小学生家长每天下班之后辅导孩子时间超过2小时。因辅导作业导致的生闷气、夫妻争吵、劳累过度,以及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普遍存在。相比等待老师讲解和学霸帮助,可以随时求助的拍照搜题产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遇到不懂的题目,只需要用手机拍张照片上传至拍照搜题类App,很快就会有人回复答案或者从题库中搜索匹配到现成的答案,帮助学生解答作业难题。  相似文献   

17.
1 一九八三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在北京一条大街的公共汽车站牌下,有两个孩子在忧郁的张望。他俩时而走到公共汽车的站牌下,从下车的乘客群中仔细地寻觅着,时而又徘徊在人行道间,痴呆呆地望着来往的行人。“山鹰!海燕!”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大娘边喊边跑了过来,紧紧地搂住了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的心愿给了早期教育100亿的市场。可是,谁能保证广告精美的早教机构给予宝宝的是“真品”?  相似文献   

19.
2017年11月8日,上海携程亲子园两段监控视频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视频中疑似工作人员的女性对儿童进行推搡、打骂,并将不明物体强行喂给多名儿童.随着视频的快速传播,近年来频现的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培训机构"虐童"事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如何让孩子远离"携程亲子园"式伤害成为学龄前儿童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针对于此,我将讲述孩子安全入园前家长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某幼儿园园长因小朋友不能完全背诵课文,便用火钳将孩子们的手烫伤。一个仅有32个孩子的幼儿园,被烫伤的孩子就有10个。一句“心情不好”的解释显然很苍白。仅仅因为孩子背诵不出课文、打闹,就出此重手,作为一名教师兼园长,显然是把自己的情绪用暴力发泄在了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