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年文化体现和构成了青年一种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并有它内在的运行机制。这种结构、机制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构成一定的价值功能。青年文化和青年政治社会化是青年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文化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载体,青年文化的社会运行构成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文化背景;青年政治社会化又丰富和发展了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是青年社会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化的程度来看,在青年时期,成人对青年行为的控制显著缩小,也就是随着青年心理趋于成熟,他们的社会化转移为主体自进,对社会逐渐形成独自的看法,并且迫切需要与别人交换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代青年往往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他们渴望有发表自己见解的场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青年沙龙",为青年探讨人生,憧憬未来,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年社会化模式也在不断转型.从传统社会到工业社会,青年社会化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网络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化模式可以说是对以往青年社会化模式的颠覆,是一种本质的改变.本文概括了虚拟社会化模式的特点,并对青年社会化模式转变的原因及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4.
人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青年社会化,是指这个社会化的个体是青年,他们受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生产、生活方式、法律、道德等教化,同时能动地进行内化,调适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和个性,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青年期是由未成年人转变为成年人的转型期,是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间隔年对于青年人来说只是一种人生阶段性选择,但它既是文化反哺进程中的阶段性选择,也是同辈群体价值认同中的阶段性选择,更是探寻人生真谛过程中的阶段性选择.行走间隔年,有助于青年人在路途中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探寻幸福人生的本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在回归后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进行人生抉择.  相似文献   

6.
青年的社会进化是青年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被人忽视的课题。研究它既对社会有利,又对青年自身有益,它可使青年懂得自身的来胧去脉,可为社会提供青年工作的理论武器。古代青少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化,即没有专门设置的、为走入社会而准备的教化过程。但古代也有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就是个人怎样成为合格的成熟的社会成员的社会陶冶过程。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隐忧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生的早期学习过程中获得并形成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并难以改变 ,往往成为其政治自我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技术在 2 0世纪末的飞速发展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形成冲击 ,简述隐忧、分析原因、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8.
校园亚文化与青年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传统中进行社会化的,青年社会化实现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的情况。校园亚文化日益侵蚀着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成为青年社会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新已成为青年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道德社会化进程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加速了青年道德社会化的脚步,使青年道德社会化的生成、作用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青年道德行为的异化,使青年道德感知变得平面化,道德理想的确立和追求表现出世俗和务实,道德选择的不确定性,道德比较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及价值取向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选择无处不在,特别是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青年,站在事业前途和个人发展的奠基起步的重要关头,面临的抉择尤其频繁:上大学时面临着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选择;大学毕业面临读研还是工作或者上哪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的选择;工作后面对新的职业机会时,也要选择何去何从;在爱情方面,选择什么样的伴侣,什么时候组建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过去在较为封闭的体制下,青年的选择往往不由自已:国家、组织、家庭已经替他们做出了选择或限定了选择范围。而如今青年选择的自主性似乎越来越大,但是,他们在做出选择时,仍然要…  相似文献   

11.
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与社会主导文化一致的价值取向●选取与社会需求和个人条件相符合的角色定位●建造和谐、融通的社会人际环境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化实质上是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二者相互促动辨证统一的过程。这种内化是根据自身的素养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来完成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社会化过程虽然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每个人的自身状况和主观努力的差异以及对社会化的认识和实践的不同,社会化进程的速度和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别的。社会化进程顺利的青年,自然能够及早地树立起奋斗志向、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和角色,并在履行社会的角色中…  相似文献   

12.
青年,对职业的认识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我们也知道,青年如果要想能参入社会,必须完成这样三个课题:1、脱离父母在精神上自立;2、确立最好是社会性的、稳定的价值观;3、为了在经济上自立,选择职业。事实上,这些过程就是青年社会化的过程,而其中的价值观的确立和职业的选择是至为重要的。本文试图从目前我国青年择业观念的发展变化的一些新动势,探讨社会需求与青年择业态度的最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成长为一个社会的合格成员,必然要经过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社会化过程当然包括道德社会化在内。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未成熟的社会成员——青年将遇到一系列的道德社会化课题,诸如人格的独立性要求、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幸福观、苦乐  相似文献   

14.
文化教化、文化涵化与青年的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教化、文化涵化两方面探索了青年的社会化问题,论证了接受社会文化是青年社会化的前提和步入社会的起点;青年接受社会文化要发挥自身优势并采取正确态度,从而说明青年的社会化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对立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便开始了在这个纷纭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中的生命历程.人在婴儿时期,还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经过一个从"自然人"演化到"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贯穿人的终生的,但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阶段.青年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社会用生活、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法律道德、习俗等教化青年,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使青年能动地内化和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活动过程.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2)掌握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格社会化的阻力朴雪涛,张爱邦个体从摇篮到墓地,始终处在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中。青年期的社会化,无论是作为“独立的阶段”,还是“连续的中介”,都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环节。青年作为特殊的边缘群体,其特质是发展的可塑性,他们在与诸多外部因素的交互作...  相似文献   

17.
青年发展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教化与成长过程。青年发展指标体系是对青年总体发生状况、发展趋向、社会化进程及社会生活参与所进行的科学描述;是以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社会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为理论基础,借助于科学技术手段,论证整体青年的  相似文献   

18.
前言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民族文化传统和习俗得以延续、发展的主要渠道。青年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青年的社会化过程,而家庭便是他们最先接受社会化的地方。同时,青年与家庭的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以情感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它是影响青年个性最深厚最持久的一种关系,家庭对  相似文献   

19.
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的发展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是人群中最活跃的群体,其生理、心理都处于迅速变化之中;青年期是一个人人格发展定型定向的关键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喜欢结群,他们常为实现某一目标和实现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行种类型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青年工作者往往只强调对青年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忽视了对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关心和指导,甚至简单地把非正式群体一概斥之为无组织、无纪律的小团体。事实上青年非正式群体是广泛存在、异常活跃的青年群体。它对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青年的社会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  相似文献   

20.
挑战与机遇: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化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如何实现这一过程,首先取决于青年所处的社会地位。边际人与顺应主义的社会化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或青年研究理论,以“边际人”作为青年社会地位的代名词。所谓“边际人”,“在社会学上指的是一种处于各种文化边缘,而未能真正进入或被某种文化同化的人,有时它又指一种正准备进入但尚处在一种可能性之中的人”。①看来,对青年的“边际人”规定,一方面是相对于一个“中心”而言,青年处于边际的地位。这是由于社会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