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刚 《学习月刊》2016,(5):32-34
作为近代政党的发源地,西欧冷战后受苏东剧变和社会结构变化及新出现的具体社会问题的影响,其政党形成了以社会民主党为主导的中左阵线和以人民党(保守党)为主导的中右阵线两股政治势力主导政坛的格局。同时,以反对外来移民、欧洲一体化及欧盟东扩为政治诉求的种族民族主义的极右翼政党影响也越来越大,对各国政权和政治体制构成很大挑战。而这也宣告了民粹主义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复兴。冷战后很长时间,民粹主义在西欧并虽然偶有涉足个别国家的主流政治,但并有形成实质影响,更多的是如抗议全球化运动之类的活动和一些边缘的民  相似文献   

2.
“政党软力量”是政党学研究中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主要是指政党通过发挥自身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政策主张等具有的非强制性且非诱惑性影响力,使社会成员、社会集团、甚至阶级阶层认同政党的主张,以产生政党所希望结果的现象和过程.政党软力量研究主要包括“soft power”的译法及其含义、政党软力量的内涵、与政党硬力量的关系、表现形式、功能、培植与建构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法国国民阵线是欧洲极右翼政党的代表。由于法国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国民阵线富有针对性和煽动性的政治纲领与政策,如鼓吹法国人优先、法兰西第一、人民代言人等,使其在法国的势力不断扩大,其领袖玛琳·勒庞成为马克龙总统最强有力的挑战者。囿于法国国内外政治经济问题积重难返,马克龙上台后步履维艰,国民阵线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法国自大革命以来形成的左右翼政党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在同主流政党竞争的过程中,国民阵线的部分政策与主张为主流政党所借鉴,影响了更多的选民,也确实渗透到法国的国家政策之中。但是,国民阵线想要上台也困难重重。国民阵线的兴起虽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极右翼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它要遭到多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外治国理政经验教训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大都由各国政党特别是主流政党(有资格、有能力执政)来承担。国外许多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努力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创新治国理政的新形式、新方法,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深刻的教训。借鉴这些经验教训,对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顺应时代潮流和国内外形势发展,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西欧社会带来深刻变化,也对西欧各国政党提出严峻挑战。为此,各国主流政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活动。左翼的工…  相似文献   

5.
党的执政方式是政党控制、驾驭国家并协调社会的方式和方法。研究党的执政方式,不能仅从政党自身中寻找逻辑,必须到现代政治生活——政党、国家和社会中寻找。为此,文章从三者关系出发,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逻辑,认为完善和改革党的执政方式,需要限制国家权力、培育社会力量并使政党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湘江 《党课参考》2024,(4):116-121
<正>在不久前的荷兰议会选举中,由海尔特·维尔德斯领导的极右翼自由党获得压倒性胜利,赢得大约四分之一选票,大大领先其他参选政党。极右翼自由党作为荷兰议会选举的最大赢家,不仅一跃成为众议院第一大党,而且获得了组阁机会。在社会和政治日益撕裂的荷兰,极右翼政党首次成为众议院第一大党,荷兰政坛出现首位极右翼首相成为可能。这对荷兰整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在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加深了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意识形态模糊、政党组织萎缩、社会功能弱化和治国理政乏力等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与加深主要是西方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组织力量竞争、现代媒体发展等外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围绕着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学术界形成了政党衰落和政党调适两种观点。政党危机与政党发展并存背景下,政党衰落论略显悲观,而政党调适论不仅客观与辩证,而且也为西方国家政党通过变革摆脱危机和推进世界政党政治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法国社会党是一个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党,长期在法国政坛中发挥重要作用。鼎盛时期,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曾两次担任总统。尽管社会党输掉了2002年的法国总统选举和国民议会选举,使社会党领导的左翼阵营在与中右政党联盟的政治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目前该党仍是法国和西欧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继续保持着左翼第一大党的地位。社会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和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积极探索组织改革,不断推进政党现代化进程,紧跟时代步伐,其主要做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政党作为政治组织,是社会参与的重要力量.政党的政治参与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方式,所以说,政党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柱.政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意识形态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的政党政治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说乏善可陈,进展缓慢.在今天政治体制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应该以更加科学和现实的思路,来研究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0.
政党作为政治组织,是社会参与的重要力量。政党的政治参与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方式,所以说,政党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柱。政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意识形态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的政党政治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说乏善可陈,进展缓慢。在今天政治体制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应该以更加科学和现实的思路,来研究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点辑要     
远章 《党建文汇》2001,(4):21-21
外国政党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属于人类文明成果。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社会民主党、资产阶级政党,在具有阶级性的同时,也因遵循政党运作的一般规律而具有共性,那就是至少在治国安邦、巩固执政地位上是一致的。当代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在走出困境和延年益寿方面也动了不少脑筋,作了不少改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也领悟和学会了不少东西,这些政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无疑是不少的。  相似文献   

12.
赵显钧  吴薇 《新长征》2008,(2):4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作为一个政党举什么旗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党和所领导的社会力量为之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是一个政党与其他党派作为奋斗纲领相区别的标志,是一个政党为实现目标而对民众和社会力量的一种呼唤。  相似文献   

13.
西方竞争性政党体制下,政党之间除了激烈的竞争外,也存在着共识。共识是西方政党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党共识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政治、社会、文化、政党自身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西方政党的共识政治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是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是国家和社会的中介,它一头连着国家,另一头连着社会,有学者将政党功能界定为代表性功能和程序性功能。与过去相比,现代政党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让政党在联系社会上的积极性变弱,而与国家的关联则日渐加强:简言之,其代表性功能日渐减弱,而程序性功能日渐强化。虽然政党的代表性功能有所弱化,但政党的执政功能仍然是无可替代的,这也就意味着,政党的程序性功能不可替代,政党依然是现代政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行为体。  相似文献   

15.
攻党的概念、特征和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学中对政党本质的认识存在四种看法,阶级组织说、权力目的说、党派团体说、中间媒介说。这四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政党的本质,但都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准确地讲,政党是由社会中一部分人组成的,以夺取或控制政权为目的的,联结政府与个人的有组织的集团。政党具有部分性、目的性、组织性和中介性四个特征。政党是不同于国家、利益集团和党派的。  相似文献   

16.
李建华  潘忠 《学习论坛》2012,(10):42-46
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同时也是民主政治发展不够充分的产物,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政策优化、社会稳定、社会整合等特殊的功能。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政党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处理好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政党与政党之间伦理关系,事关政党的发展与存亡。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腐败源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因此,克服腐败的直接有效手段就是国家回归社会。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下建立以党为核心、依靠党的组织和体制推进反腐败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法律地位恢复和权威建立,反腐败工作在政党和政府作用下的推进。由于社会力量缺乏,先后出现了问题。因此,推进反腐败工作,需要建构政党、政府和社会有机结合的反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同时也赋予了我国政党制度和政党关系以崭新的时代课题。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并以政党关系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应大力加强政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多党派合作、协商型民主和诤友式监督的内在优势,在团结合作中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在政治协商中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在互相监督中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政党是现代政治运行的核心动力。政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质上属于社会,政党的生命取决于社会的认可。从政党与社会力量对比上,可以将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分为四种模式:弱社会弱政党,弱社会强政党,弱政党强社会,强社会强政党。不同的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不同历史境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培育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必须发挥政党文化的持久力量,实现管党治党常态化。具体来说,培育政党文化就要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