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慈善事业是弘扬互助友爱精神和建设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的最好途径与方式,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共享发展成果的客观功效。当前中国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公信力缺失、慈善意识落后、法制建设滞后、慈善机制发育不良等诸多制约,遭遇了前所未遇的困局。因此,改良国民的慈善意识是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基础工程,健全完善慈善法制是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根本保证,促使慈善组织运行机制发育成熟则是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慈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0,(36):289-289
中国慈善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慈善法规创制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脚步。本文指出从比较法角度论述我国慈善事业所具有的理念,分析国外慈善理念的特点,有利于塑造我国慈善文化,并可为重构我国慈善法律制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监督慈善团体立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这个转型时期里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既给慈善事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也给慈善事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慈善团体的规范管理,显得尤为迫切。本着扶持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先后制定了《监督慈善团体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监督慈善团体以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当代的慈善立法中也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正式施行两年有余。《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是慈善事业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的重要标志。为了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慈善法》既设置了慈善法人组织,又设置了慈善信托。在实践中,我国的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还存在着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实现两者的融合互补,发挥制度优势,是...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个人而言,慈善是一项崇高的道德实践;对于社会而言,慈善是一项需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保障和促进的文明活动和现代事业。慈善事业既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改善财富分配格局和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制定于2016年,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是我国规范慈善活动和促进慈善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法律。为推动慈善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捷克的慈善法律制度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立法,作者从介绍捷克慈善法律制度入手,分别对捷克基金会的监管、对公开募捐行为的规范、慈善组织的税收优惠等问题作了介绍,并为我国慈善事业立法提供了几点参考: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二是重视慈善领域的立法工作,使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三是要强化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和信息公开,加强对慈善组织财务和税收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治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斌 《法学杂志》2012,33(3):106-111
我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凸显了对法治规范的迫切需求。以法治理念观之,我国慈善领域存在立法层次低、专门性法律缺乏、现行制度对慈善事业限制过多以及政府与社会的权界尚未理清等问题,造成慈善事业公信力普遍弱化、法律激励慈善捐赠的功能没有充分实现等困境。在法治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慈善法律制度的重构是走出慈善事业发展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慈善信托作为结集慈善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历经百年,理应得到长足发展,然而现实中,其在全球的发展并不理想,与制度设计初衷反差较大。慈善信托作为从英美国家借鉴引进的法律制度,基于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不同的福利体制,其植入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障碍。慈善信托制度的根基在于信用,如果信用不被视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那么该项制度则很难发展起来,这就是慈善信托制度现阶段无法在中国植根、发展以及进一步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根本原因。从具体实践层面上看,慈善信托制度与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存在一定张力,无论是在设定主体上、信托财产属性上、设立程序上,还是慈善信托监察人制度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驱动力上,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与滞后。目前,我国正在起草《慈善事业法》,鉴于慈善信托制度缺乏在我国建立与发展的原初动力与条件,因此现阶段不宜在《慈善事业法》中规定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9.
方亚琴 《法制与社会》2013,(22):295-296,298
慈善既是公共生活的基本构成要件,也是发自于个体的生命追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慈善组织也在逐年递增,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大中小城市的社会捐助网,并逐步拓展到部分乡镇及社区。然而"郭美美事件"一出之后,中国的慈善事业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人们忧心忡忡地谈论着中国慈善的公信力问题,一种"不信任"的氛围很快在公众之间蔓延开来。本论文拟从慈善事业的历史发展到现状角度出发,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使中国目前的慈善信任危机得以消除,从而在根本上使中国的慈善事业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慈善事业尽管有发展,但仍存在"政府主导"的问题,慈善机构少,筹款能力不强,慈善立法滞后,慈善信息不够透明。中国的慈善事业应借鉴美国慈善的成功经验,积极完善慈善立法和相应税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我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慈善组织合理架构产生了强烈的内在需求。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历时十余年正式出台,新法对慈善组织的认定以及新设作出了统一指引,为下一步慈善组织的合理架构做了重要铺垫。2017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一改原有的法人分类,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以及特别法人,也旨在加强对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然而,慈善组织法律架构错综复杂局面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确立一个主导型的慈善组织类型,并以此为基点构建我国慈善组织的新格局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路径。基于我国慈善组织的法律传统与现实、重要性及制度,基金会可以成为主导型慈善组织模式,其价值导向对新法之下慈善法律新秩序的建立和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慈善事业尽管有发展,但仍存在“政府主导”的问题,慈善机构少,筹款能力不强,慈善立法滞后,慈善信息不够透明。中国的慈善事业应借鉴美国慈善的成功经验,积极完善慈善立法和相应税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向紫容 《检察风云》2013,(14):13-14
美国完善的慈善事业法律规定是美国慈善事业发达的坚实基础。在我国,现有的慈善立法等级已经无法适应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尽快推动慈善事业的立法工作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我国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慈善法》,以完善对慈善组织的行政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慈善事业发展,但目前我国慈善事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慈善法制观念的落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以及税收立法激励作用的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的法律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扭转落后的法制观念、健全慈善法律体系、加强税收立法的激励作用便成了我国现阶段慈善事业法律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迅猛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先秦时期,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就已然存在.1993年,吉林省慈善总会在长春设立,慈善事业缓慢发展.虽然慈善在我国的渊源已久,但我国目前尚未有一部系统的、完整的慈善法律形成.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在关于慈善立法的问题上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及障碍,导致慈善事业发展速度的缓慢.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而对中国慈善法的稳步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理倩 《法制与社会》2012,(19):67-68,72
慈善事业的基本要素包括政府、慈善主体、捐赠主体和捐助目标,四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了慈善事业的基本框架,其中,捐赠主体为慈善事业提供资金来源,是慈善事业的根本,主要指进行捐赠的个人和企业。本文通过对我国慈善捐赠立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与美国、日本、德国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比较,以完善立法、保护捐赠主体为切入点,对慈善税收制度激励不足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慈善动机是慈善伦理构建的基础内容,是人们对于慈善的认知与观念。伴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慈善丑闻开始出现,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追根溯源是慈善动机出现了问题。当人们面临慈善争议时,出现了认知困境: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冲突、一元化与多元化的争辩、动机与效果的讨论。这些困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慈善伦理观的指导下,通过提高个人慈善道德水平、加强社会慈善伦理教育,循序渐进地端正慈善动机,才能促进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慈善事业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各种慈善团体相继成立,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但是在私人慈善基金的公共募集、内部治理结构、外部监管等方面我国私人慈善事业的发展却遇到了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凸显在法律层面。本文试图通过对私人慈善事业存在问题的考察,并结合深圳壹基金在上述各方面的问题和经验,从法律角度探讨私人公募慈善基金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清 《法制与社会》2012,(25):56-57
慈善事业是充满人道关怀的崇高而光荣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发展慈善事业必须要使慈善组织健康发展,慈善组织的良性运作是慈善事业得以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一方面,我国的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慈善丑闻、慈善腐败等问题,如,备受关注的"郭美美事件"。鉴于此,本文首先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进而总结出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许克祥  袁雪瑞 《法制与社会》2014,(3):190-191,197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慈善形象和慈善捐赠的重要因素,关系着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序进行。本文首先对慈善组织公信力进行论述,其次阐明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主要从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方面提出加强其公信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