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中央领导层的更替,邓小平作了三大决策:大力选拔培养接班人;坚决主张并身体力行干部退休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包括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明确提出建立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标准和选拔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的条件。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及其实践,不仅使我们党实现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而且由于彻底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特别是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从而使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成为一种制度,开辟了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和政治建设的历史新阶段,为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事实上已经确立了邓小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没有担任党的一把手。这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个最大的组织历史特点。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何以形成这样的组织特点?首先,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在毛泽东领导终身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一直是国际共运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弊端。从斯大林开始就搞个人集权制、领导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等制度…  相似文献   

3.
1989年11月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稳定起了关键作用。随着相关档案的解密.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始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蒋益文 《世纪桥》2010,(22):50-53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稳定起了关键作用。随着相关档案的解密,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始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贡献刘巍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长期、无限期任职,即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的一个危害颇深又长期末解决的问题。八十年代初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首次提出了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思...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非常重视加强党内制度反腐的建设,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监督;建立健全各种法律制度,使反腐工作有法可依;反思国外资本主义制度和国内实践,倡导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加强司法独立等方面为党的制度反腐建设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中央领导集体平稳有序地完成新老交替,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针对权力过分集中、机构臃肿及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等问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政分开和权力下放、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82年的光辉历程,证明我们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行了新老交替,表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确实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起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时候,作为这个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便以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和放眼未来的超前意识,从党和国家的前途着想,坚决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积极倡议建立退休制度,并身体力行地做出了表率。在邓小平看来,尽快从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顺利完成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措施。邓小平完成这一历史重任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的地位和声望越来越高的情况之下,却主…  相似文献   

12.
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需要有自己的标志性思想 ;一代领导集体形成标志性思想是党与时俱进的创新体现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是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标志性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说从遵义会议始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既不是要否定遵义会议前14年党的历届中央领导,更不是说党的历史从遵义会议才开始。如果这样理解,那是误读了。邓小平在1989年6月回顾党的历史讲领导核心问题时说: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遵义会议开始才逐步形成。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显然,讲“第一代”,是就“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而言的,即“第一代成熟的党中央”。  相似文献   

14.
宇文利  谭明 《世纪桥》2001,(1):22-23
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始终高度重视党的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关心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建立与稳定。他把选好新的党中央领导集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与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山 《党史博览》2004,(8):15-19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干部年轻化而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这一被邓小平称为“史无前例”的组织形式,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实现以邓小平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再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继承、发展并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再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中央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河南,党中央的关怀一直温暖着河南。在河南发展的每一个历史关键时刻,总能看到领袖们的身影。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河南牢记党中央的期望和嘱托,筚路蓝缕、奋勇向前,奏响了中原崛起的华美乐章……  相似文献   

17.
十多年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党建理论做出了重要建树和理论创新。全面深入研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党建理论,这对于我们总结过去,开辟未来,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 21世纪,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80年中,产生了三代领导集体。三代领导集体的党建理论从宏观上看,都统属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两篇文章中都讲到,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遵义会议以后,从“毛刘周朱”才开始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党中央。征诸历史,“毛刘周朱”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1943年3月刘少奇被选入中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的原因,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地方到中央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年龄偏大的问题十分突出。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设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决定。这一被邓小平称为“史无前例”的组织形式,自1982年成立至1992年撤销,为解决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实现干部年轻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永昌 《奋斗》2011,(7):51-52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回首中共执政62年的历史,我党成功经历了多次战略转变。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毛泽东主席的率领下完成了制度转变,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