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据近期《半月谈》报道,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不准违规建楼堂馆所,一些地方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XX创业大厦”、“XX发展中心”、“XX商务大厦”……巧立名目,修建各类楼堂馆所,甚至建豪华办公楼,在基层干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动向     
《廉政瞭望》2009,(2):4-5
温家宝:坚定信心,中国要在金融危机中最早复苏;中央检查组未发现地方用中央投资建楼堂馆所;七成民众认为生活水平改善反腐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新一届中央政府组成后即"约法三章",其后中央接连出台《关于党政机关停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直指办公用房和楼堂馆所建设奢靡之风。湖南省委、省政府迅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釜底抽薪的决心,深入开展办公用房和楼堂馆所建设专项整治,严整实改、真抓真改,成效卡刀显,简朴节约渐成风气。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严格控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严禁豪华装修。自1988年发布首个楼堂馆所"限建令"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政府性楼堂馆所管理文件已有多个,现在又发布这样的通知,一方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广大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逐步得到纠正。然而一些地方机关,少数领导干部却暴露出对反"四风"的埋怨、抵触、应付情绪,进而滋生蔓延出"新四风"问题。所谓"新四风",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缩手缩脚"。中央抓作风、整纪律空前严厉,有些领导干部便一切以"不出事"为准则,干什么都缩手缩脚,瞻前顾后,生怕一不小心被抓"典型"。二是"因噎废食"。一些地方官员错误地把中央的反四风措施,理解成"你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有些同志头脑里的艰苦奋斗观念淡薄了,铺张浪费的风气严重滋长。这集中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些地方不看实际需要,大兴土木,大搞楼堂馆所,高级宾馆,基本建设战线拉得太长;有些同志敞着口子花公款,“开会讲排场,宴会讲阔气”,剪彩成风、纪念会成风、厂庆成风;不少企业产品质量差、库存积压多,能源和原材料大量浪费;有不少地方盛行大吃大喝风、送礼拉关系风、摊派风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中国行将建立前,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北平那天,毛泽东对周恩来等几位中央领导人说:"今天我们是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城后,有人认为掌权了,条件好了,应该盖一些楼堂馆所,搞得气派一些、豪华一些。对此,周恩来坚决不赞成,他曾对薄一波说:"连清朝最后一个摄政王载沣办公的地方也只有东华厅、西华厅;办事的大员只有四五个人,他的衙门总共不过十几个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变为私人会所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甚至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严重影响党风政风。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中央就严肃整治"会所中的  相似文献   

9.
要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0,(3):11-11
<正>《求是》2010年第2期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改善,一些机关出现了奢侈浪费之风。有的讲排场、比阔气,公款消费大手大脚;有的楼堂馆所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反差较大;有的超标超量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设立"小金  相似文献   

10.
<正>据新华网报道,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各省区市都开展了清理公务资源的专项治理行动,清理压缩成效显著,但是,清理出来的公务资源该如何处置,却鲜有成功经验,多数地方还在"观望"。应当承认,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的强力推动下,各地新的楼堂馆所停建了,豪华公车封存了,超标办公室改小了,然而,对于这些清理出来的公务资源,至今没有听说哪里派上了新用场:豪华公车放在车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6,(6)
正黑龙江省住建系统全力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严"字当头,从纠"四风"、惩腐败、抓教育和强队伍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构建全省住建系统风清气正新常态。一、严纠"四风",促进整风肃纪常态化在全省住建系统强化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开展"从严治党、遵规守纪、改进作风"主题活动。强化监督检查,全系统以春节、国庆等时间节点为重点,通过定期、不定期抽查暗访,狠刹送节礼、请吃喝  相似文献   

12.
<正>狠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集中清理文山会海、"三公"经费、超标配公车、办公用房、楼堂馆所,大力整治公款印贺卡、发节礼、送红包等乱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交出了成绩斐然的反"四风"账本,一些久治不愈、易发频发、习以为常的违纪违规行为得到了坚决查处,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凝聚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6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手机客户端推出"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群众可以利用手机拍摄身边的"四风"问题,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通过举报窗口上传,即可实现"一键举报"。在"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中,"四风"问题被细化为违规公款吃喝、公款国内旅游、公款出国境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楼堂馆所违规问题、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廉政瞭望》2013,(12):10-10
近年来,中央加强了兴建楼堂馆所的管控,一些地方便以“业务用房”、“综合用房”或“技术用房”等名义,偷换概念兴建办公楼。电力系统也存在类似情况。很多地方电力公司也以电力调度中心、生产调度中心等名义报批,项目建成后往往变身为豪华办公楼,生产调度只占很少一部分。河南舞阳电力公司建设的“舞阳电力公司生产调度大楼”不仅存在上述问题,而且其公司领导办公室面积竟超出省部级领导办公用房的面积标准。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向"四风"宣战,从中央到地方,党内领导干部深刻检查自身,不断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以实际行动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白晓清 《实践》2014,(9):23-23
<正>相信大家对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总理记者会"上的讲话不会陌生,为了表露新一届政府在反腐倡廉上的决心,李克强总理曾给新一届政府"约法三章",即"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过去一年,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防腐倡廉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不落实甚至顶风违纪现象。对此,李克强总理深有  相似文献   

17.
郑亚邦 《新湘评论》2014,(10):19-19
近日,一则新闻吸引了国人的眼球。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湖北省十堰市的房县,一个年财政收入仅5.5亿元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却耗资8000多万元建设豪华办公楼,投入资金以及建设面积都远远超标。中央三令五申严控楼堂馆所建设之际,新建的豪华办公楼却正在顶风而建,其胆量不可谓不大。中国古代,官不修衙是地方官不成文的规矩。地方政府征收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兴修水利工程、修建道路桥梁方面。无论什么档次的衙门,基本上都是破破烂烂,能对付就对付,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主动修衙。而现在,一个市或者县,无论贫富,很少有不兴建办公楼的。很多地方的办公楼是一个组合建筑,有主楼,有广场,还有花园。有的干脆把办公楼建得像天安门,有的则像白宫或者美国的国会大楼。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4,(3):35-35
中央国家机关86个部门和单位清理腾退办公用房365万平方米;山西清理超标办公用房64万平方米,1.5万余个项目被停;湖南党政机关腾退多余办公室,面积87万多平方米……中央先后出台《停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通知》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各地不断传来限建清房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一场违规操办的婚宴,两个没有付钱的苹果,让一些干部受到处分,为整治"四风"、严明党纪增添了新的警示案例。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三周年之际,从中央到地方,正风肃纪踩着不变的步伐向前推进,党风为之一新,民心为之一振。最新数据显示,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到今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4934起,处理138867人,其5528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样的力度和成果,远超出很多人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了多起典型违纪案件。这些问题来自多个省份,共性都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涉及的问题都属于"隐形""变异"的"四风",违纪违规的操作手法花样翻新、绞尽脑汁。但不管隐藏得多么深、伪装得多么逼真,最终都被扯下了伪装、剥下了画皮,现出了原形。通过梳理分析发现,这种"穿上马甲"的"四风"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吃喝"化整为零"。中央严禁公款吃喝,在一些地方就有少数领导干部打起了企业的主意,转战农家乐或私人会所,向企业伸手"要饭吃",搞起"不吃公款吃老板"这一套。二是福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