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单独二孩"政策启动后,政界和学界对于"单独二孩"政策是否会导致新出生人口出现堆积问题,并对人口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利用泉州市"单独夫妇"二孩生育意愿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目前泉州市"单独夫妇"二孩生育意愿比较低。该数据和福建省"单独夫妇"二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领证以及生育行为的现实情况相近似。鉴于目前"单独夫妇"二孩生育意愿的现实情况,并结合我国人口现实情况及其发展的可能趋势,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走向可以实行"三步走"战略,从而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自然平衡和人口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单独二孩"政策正式落地,但政策并未带来生育意愿的"井喷",也没有带来预测中的"婴儿潮"。至2014年底,政策实施一周年之际,全国符合单独二孩再生育条件的1100多万对夫妇中,只有近100万对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尽管卫计委称符合预期,但此结果与之前预测的每年诞生200万单独二孩存在较大差距。"二孩"全面放开是否已到时机?此类争议较大的公共政策决策又该如何制定?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被通俗称为“单独二胎”(人口学界一般将其称为“单独二孩”)的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在社会各层面引起强烈震动。  相似文献   

4.
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后,目前,全国已有五个省市正式实施该政策。预计2014年,全国或有超过20个省区启动实施这一新政。  相似文献   

5.
"单独"家庭可生二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王培安(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具体实施时间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但各地启动实施的间隔时间不宜太长。符合规定的"单独"夫妻需要等待户籍所在地计生部门修订相关条例后再提交"二胎"申请。同时,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不在"单独"之列。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要继续给予奖励扶助;对违法生育的,要依法依纪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里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一时间,"全面二孩"刷屏朋友圈,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个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再到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生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走过了三十余个春秋。时间指针的不断向前划动,也指示着人口问题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中央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5月28日,自治区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6月10日自治区政府批准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意见》,这标志着宁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开始全面启动。为落实好政策,回应社会关切,现就相关政策解读全文刊发。  相似文献   

9.
正为什么要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答:《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第一,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赡养老人负担持续加重。如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回应了社会关切和民生期盼。 启动国“单独二孩子” 看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结束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浪潮。在人口政策转变的特殊时间节点,作为生育主体的青年人,对二孩的生育意愿如何?影响青年生育二孩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22):51-51
针对媒体报道“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时间后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国家卫生计生委回应称,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是,对于全面放开二胎,国家层面仍然持谨慎态度。今年7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曾表示,如果现在普遍实施二孩政策,就会使中国的生育水平有一个很大的反弹,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使国家制定的人口发展目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单独二孩"新政实施10个月后,申请家庭数字与之前预计平均每年将新出生5.42万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粗略计算,3万多家庭申请,只占符合政策家庭的6.7%。全国其他地区情况也类似。深圳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家庭比例为29.09%;广西柳州申请比例不到两成;桂林市仅有三成申请生育二孩;安徽近一年来只发放了2.3万余张"单独二孩"准生证。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此项政策对于我们做好人口计生与"计卫整合"工作、实现"双降"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镇远县金堡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州县计生工作文件要求,结合镇情,  相似文献   

15.
正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国人口和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变化。人口政策从"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到"全面二孩"的转变,表明了我国人口发展观已经从视人口为经济增长的拖累,严格控制增长,逐步转向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适当可控的人口增长模式。然而,上述人口政策的转变仅仅是近5年内完成的,"全面二孩"制度短期内能否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文章通过对人口制度转型的演化分析,强调旧制度的功能性锁定、人们的生育偏好降低、认知模式趋于稳定、演化博弈策略均衡,对夫妇生育选择的影响。对"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提出如下建议,重塑生育制度结构;创造与生育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加强人们生育认知模式引导;注重制度实施后的动态跟踪,并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17.
推进2012年人口"双降"四大措施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推进人口"双降"工作。玉屏自治县坚持凭证生育制度,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直接控制,一手抓间接控制。加大利益导向力度,引导群众放弃或推迟二孩生育:2012年全县放弃二孩生育78对,推迟二孩生育242对。加大避孕节(绝)育手术落实力度,强化孕前管理,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加强部门  相似文献   

18.
钱宪文 《前线》2016,(4):50-50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15年12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改革任务,明确实施步骤。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相似文献   

19.
“家有二宝”是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热议的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完善生育政策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执行了33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2):44-44
“单独二孩”政策将对远期人口老龄化有显著下降作用”“符合两孩政策的夫妇中,约50%-60%愿生第二个孩子”……事情真有如此顺利?恐怕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