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严格地说,其实命运的意义,许多时候需要反过来去读,就是运命。运命和运粮食、运水没有什么区别。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谁也不知道生活甚至灾难会把你丢在什么地方。或是山谷,或是绝壁,或是雪地,或是沼泽;或背或扛或拉或推,走不过去的地方,就爬过去,趟不过去的地方,就游过去,反正无论使什么样的力气也要把命运出去,送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18,(2):45-46
说起大地湾遗址的发现,还得从它所在的小山村——邵店村说起.邵店村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因为它只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部一个偏远的普通小山村,距兰州有300多公里.过去由于这里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到这里来,这里的人也很少出去,世代都以种粮为生.如果说这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村边有条从东向西流淌的小河.就是这么一个偏远宁静的小山村,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却突然热闹了起来.那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当代工人》2011,(14):15-17
【主持人】古代,把被判罪的人流放到边远地方,叫放逐。今天,我们拿这个不太中听的词,说说自己生活中的事——那些偏离了生活常轨,但很快又可能回归的事。这些事,亦或能改变什么,亦或能升华什么,亦或变成了真正的放逐,再也回不到从前。但,这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地球村"的当今世界,文化如果不开放、不包容,就只能把路子越走越窄。曾经有人说贵阳孔学堂这个地方应该搞成一个"读经"的场所,也就是弄成一个复古、怀旧的地方。这是一种误解。孔学堂是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地方,就是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摔跟头”     
蒋国平 《唯实》2009,(2):96-96
“摔跟头”也叫“摔跤”,是生活中常见之现象。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要摔些跟头,尤其是孩提时代,不摔跟头恐怕就学不会走路。 人们常用“摔跟头”来比喻工作或人生道路上的失误或失败,这比喻还是较贴切的,不管什么“跟头”,或是影响前进的步伐,或是带来精神上的痛苦,更有人从此一蹶不振,或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6.
妙语     
这些年我看到过最错误的配置,就是组织上把一个非常能干的书记、市长,任命到一个环境或位置不宜、人口外流、投资不来的地方为官。这些能干的官员非要折腾出一番新天地,非要打造一个世界的什么中心,结果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7.
朱德 《学习导报》2013,(15):11-11
关于军队里边的群众路线问题,我讲几点意见。首先。军事教育要走群众路线。我们实行了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办法,使指战员的军事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过去有些人天天向军委要人,要求派教官。我们就是一个也不派,要他们在自己的队伍中找,谁擅长什么,就请他教什么。  相似文献   

8.
方喻 《先锋队》2012,(19):26
正我们谈论一个人做某事或对待某事时,经常说,谁谁谁心态好,谁谁谁心态有问题。心态,是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尤其是深刻变革的时代中,心态更为重要。心态就是一个人的处世哲学,决定着一个人看问题、看事物的态度,当然也决定着他的思维方式、处事方法及其结果,甚至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我们经常劝导人要有好心态。那么,何者为好心态呢?好心态应该是积极的,就是对什么事情都是从积极的角度考虑,向积极的方面努力。拥有积极的心态,就会有坚定的信念,不畏困难,不惧挑战,不怕艰险,始终保  相似文献   

9.
寇建平 《世纪桥》2006,(8):53-56
朱国凡的成功在许多人看来,实在是运气使然,干什么什么成。如果有命运一说的话,那么朱国凡就是命运之神的青睐者,命运之神毫不吝啬对他的慷慨赐予,但是,神也不会没来由的垂青一个人,他要给一个人开启一扇门的时候,会不会也在问,给我一个理由先?这个理由就是成功的基因,抑或说便于成功地性格——过人的毅力,敏锐毒辣的眼光、不计后果的瞻前、只有前路,没有后路,把自己的思想和肉体逼到悬崖,从不犹豫不决,敢为人先。把这些归结,那就是对金钱的追求,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利令智昏     
有人说,贪官并非笨蛋,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聪明着呢,只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地方.这话我信.福建省建阳市原市委副书记李兵就是这么一个人.特剐是他那关于"埋地雷"的比喻,就足以作为他聪明智慧的佐证.他说:"领导干部违法就如同给自己埋地雷,有的是定时的,有的是不定时的,埋得多了,自己都不知道埋在哪里、埋了多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颗会被引爆……"这比喻,多么形象,多么富有哲理,又多么耐人寻味!你能说他这个市委副书记不聪明、没水平吗?  相似文献   

11.
煤销 《先锋队》2012,(29):49
在一次中国企业创新年会上,有位经济学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到郊外去旅游,忽然听到野兽的嚎叫。情急之中,一个人赶紧从背包里把运动鞋取出来,换上鞋想跑。另一个人问:"野兽跑得比人快,你换运动鞋有什么用?"换鞋的人答道,"我不需要比野兽跑得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说完,那人换上鞋一溜烟跑了。第二个人呢,不慌不忙,他略一思索,也蹲在地上把鞋脱了,可他爬到了树上。野兽不会爬树,就往前追,结果换运动鞋逃跑的人的命运可想而  相似文献   

12.
腐败问题,用不着回避。否则,我们就用不着反腐倡廉了。那么,当今最大的腐败是什么,可能有种种回答,但回答最多的应当说是吏治的腐败了。在少数地方、少数单位的少数领导干部中,他们用人不凭党性,不看实绩,也用不着看水平,看能力,他们提拔干部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凭借个人感情,搞百分之一百的任人惟亲。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地方、部门或单位的某  相似文献   

13.
陈珂 《当代贵州》2011,(29):64-64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并不是一种姿态和造型,也不是权利、财富、名誉等生命的附加价值或是社会整体意识强加给个人的参照物。成功并不取决于你拥有怎样的地位和财富,也不在于你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或做出什么壮举……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追求生命自身价值、体验生活的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农闲季节人不闲,阿爷阿奶来大院,过去现在对比看,昔日穷来今天乐,老人权益有保障,党的政策就是好”,这是从平安县三合镇三合村文化大院飘出的青海民间小调,参加演唱的都是庄稼人。每逢节庆日或农闲季节,村民们就聚集在文化大院内“闹红火”。他们把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编成快板、舞蹈、小品或歌谣,或宣传党的新政策,或赞美农村新变化,或劝诫人们走正道,倡导农村新风尚,把社会新风传播到每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5.
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理论界的看法也莫衷一是。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理论界将这个问题称之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其实,人们就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两三百年了。争论不清楚又说是定义的问题,如大家都知道的所谓起点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等等。但争论来争论去,问题好像不是更清楚了,而是更糊涂了。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这个争论的前提就错了。为什么?因为争论的双方看起来针锋相对,但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认为有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存在。事实上,恰恰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公平…  相似文献   

16.
仰望花明楼     
罗雄 《新湘评论》2011,(3):33-35
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近90年的风雨历程。回想悠悠岁月、沧桑过往,有一个人,与共产党的历史息息相关;有一个地方,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个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国家主席刘少奇,功德无量,永远值得人们敬仰:这个地方,就是一代伟人刘少奇故里花明楼,人杰地灵,永远值得人们回望。  相似文献   

17.
仰望花明楼     
罗雄 《学习导报》2011,(3):33-35
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近90年的风雨历程。回想悠悠岁月、沧桑过往,有一个人,与共产党的历史息息相关;有一个地方,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个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国家主席刘少奇,功德无量,永远值得人们敬仰:这个地方,就是一代伟人刘少奇故里花明楼,人杰地灵,永远值得人们回望。  相似文献   

18.
清理与解构中国现代思想史与知识分子命运史的复杂关系 ,可以有种种历史事实作为史料资源 ,而人物的命运沉浮 ,尤为让人有沉思的空间。王实味在这其中 ,或许可作为某种类型的个案之一 ,让人回观 ,让人反思。这本传记 ,读来是让人心绪感到沉重的 ,这不独在于王实味问题本身。引发思索的 ,是这类悲剧式的历史 ,直至“文革”止 ,已有多次的上演。当然 ,读这“过去”的历史 ,并非要在其中演义什么 ,而是 ,借用赫尔岑的话说 ,充分地理解过去 ,是为了弄清现在与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 ,就是向前进。对王实味案的平反 ,经过李维汉、温济泽以及党史…  相似文献   

19.
李建功 《共产党人》2005,(10):24-26
皮肤黑红,个子不高,身着一身牛仔服,相貌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偶尔你在街上碰见这样的一个人,一旦汇人人流,你既不会对他留下任何深刻印象,也不会在再次遇到他时认出他。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国电大武口电厂,人人谈论他就像谈论新闻焦点人物一样,有说不完的话。他,就是翁亚伟,一个37岁的普通工人,其貌不扬却本事一身。  相似文献   

20.
回望南湖     
嘉兴有个南湖,南湖很美,就像杭州有个西湖,把一个地方衬美了。 嘉兴的名字也很好,和南湖的名字并在一起,很让人想些什么。南湖里有只船,很多的人把它叫做红船,船其实并不红,红船是象征的叫法。这船很普通,在南湖里很多的船中看不出什么奇特。也正是如此,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才选择在了这条船上。于是有人将这条船形容成了革命的航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