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蔚  王长枝 《前进》2014,(9):56-56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绛县注重加强党员干部信仰建设,通过丰富载体,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取得实效。一是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活动。采取党员到居住地报到、单位驻所社区报到等方式,构建起机关企事业单位强力推动、在职党员自觉报到、社区党组织主动对接的联动机制。根据社区需求和党员专业特长,设置结对帮扶、医疗保健、矛盾调解、党群宣讲、法律援助等5个志愿服务小分队10类服务岗位。目前,共有1200余名党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政策咨询200余次,结成56对帮扶对子,解决居民实际困难30余件。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以"和美社区"为理念,以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更好地服务群众为导向,围绕民政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中的作用,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进居民群众获得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襄阳市市直军休所离退休干部在市军休办和所休干党支部、管委会的积极引导下,开展以联社区、联灾区、联校园、联贫困学生、联扶贫点为主要内容的“五联”服务活动,为所联系的4个社区、5个灾区、8个扶贫点、16家贫困户、4所学校、69名贫困学生、53000余名群众提供相应服务,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山东省高密市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以居民自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不断强化措施、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创新建设模式,构建农村社区发展新格局。一是探索"以大带小"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的"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有效治理社区管理服务难题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我们把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工程",在进一步开展社区层面的多样性居民自治活动的同  相似文献   

6.
陈正峰 《群众》2023,(10):55-56
<正>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人民群众随着对社区生活质量诉求的与日俱增,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期盼,完整社区的要求和规范应运而生。完整社区建设以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为目标,通过物质空间建设和社会空间重构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社区建设好、服务好、管理好。苏州市通过构建全生活场景、全年龄服务、全要素推进、全过程参与的“四全”治理服务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7.
邹谨  郑超 《中国民政》2014,(11):29-29
<正>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侨香社区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管理服务,积极构建"党居社共治"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一、搭建三个平台,实行居民自治。一是议事平台。在居委会领导下成立了居民议事会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由居委会成员坐班收集社情民意,接待群众来访来电整理成建议,并做出有效回应。二是服务平台。居委会充分利用物业企业在社区现有的管理和服务资源,每月定期为居民提供免费的理发、缝补衣物等便民服务;联系医疗机构开  相似文献   

8.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龙华北站社区视察,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我们做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强化"培训+"思维,以铸魂赋能为总抓手,系统打造武装头脑、锻造干部、推动工作的综合平台,推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至今,郑州市对城区社区开展专项帮扶工作,市直、区直机关3700余干部深入480个社区,排查各类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解决。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随着大量社区问题得到解决,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各类因社区问题导致的矛盾冲突大为缓和,和谐社区的理念不断深入,社区帮扶也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社区治理的效果和水平,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只有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社区治理创新体系,才能切实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狮岭社区的"心愿驿站"模式,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为其他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和样本。"心愿驿站"体现了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实到城乡、社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社会治  相似文献   

12.
吴军 《半月谈》2020,(1):46-46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首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近几年,解放区将基层党组织延伸至楼院,凝聚群众、做好社区基层服务和管理,实现党委政府、居民群众、社会力量“三元共治”,有效解决了楼院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了社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调研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社区时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需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区治理有序推进、健康发展。为了解基层治理情况,2018年12月初,人民论坛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组成专题调研组,赴深圳市南山区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情况调研。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20,(2):51-51
阆中市沙溪街道拥军街社区位于城乡结合处,成立于2002年,社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30个小区院落,常住居民13000余人,具有幅员面积广、服务人口多、集体收入少、工作事务多等特点,存在政治功能弱化、治理方式老套、群众缺乏参与、需求难以满足等矛盾。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拥军街社区总结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三问四小"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法,赢得居民群众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5.
翟濯  徐宁 《半月谈》2021,(1):4-5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栖息的共同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把大量人口吸纳进城市,聚集到社区,使得社区的人口密集度和事务复杂度日益提升。社区治理一下子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从拴稳狗链,到杜绝噪音扰民,从社区监控全覆盖,到缓解社区停车难,各地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惠民举措正让居民获得更好、更便捷的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对于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和社区服务水平,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社区职能逐渐转变,已不单单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更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主要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主战场,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为今后的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凡 《江苏政协》2015,(4):23-24
<正>去年以来,南京市秦淮区政协以"共建幸福秦淮"为主题,选择了洪武路、瑞金路、红花三个街道率先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广泛发动社区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民主协商,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6,(4):2
吉林省妇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结合扶贫攻坚,实施了"结万家亲·促姐妹情"行动,妇联干部走出机关、走向基层,真情服务妇女群众。全省村(社区)以上妇联干部共包保5个贫困县、108个乡镇(街道)、1191个村(社区),联系服务11000名困难妇女群众。  相似文献   

20.
正缺少老年人活动场所、电瓶车充电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等社区里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久拖不决就成为影响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乃至社会稳定的"民生大问题"。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治理为载体,由民政部门牵头创新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走出了一条从体制上破解群众身边小、急、难问题的路子,为民政部门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找到了一个新的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