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依据对北京业主群体的抽样调查资料,可从四个维度对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进行描述,并对"体制内中产阶层"和"体制外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差异进行比较.调查表明,当前城市中产阶层在政治态度上相对比较保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成员认为其政治地位低于其经济地位,其内部政治功效意识高于其外部功效意识;体制内中产阶层和体制外中产阶层在社会秩序偏好和社会地位不一致性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中产阶层规模和比例的不断上升,有效化解其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中产阶层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条件和制度环境。与西方社会中产阶层显著不同的是,我国中产阶层还处于一种过渡状态,"不稳定性"和"内部分化"问题突出,容易引发社会风险。该风险主要来源于中产阶层经济利益的不安全感、制度规范的动荡感和日常生活的焦虑感。从社会治安治理的角度看,化解中产阶层的社会风险需要健全中产阶层经济利益风险发现、反馈和预防体系,推进法律实践的制度规范建设,完善中产阶层思想意识的风险动态监测体系,提升适应中产阶层需求的治安服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吸纳中产阶层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平竞争是人类个体需要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对竞争规则正确理解与使用是保证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对于公平竞争而言,竞争规则除了具备普遍性,还应该同时具备中立性和强制性。只有这三个条件都满足的竞争行为,才能够被称之为公平竞争。这也是公平竞争与非公平竞争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中产阶层进行界定。着重分析当前中产阶层意识形态、经济观念和行为以及政治行为等不同于其他社会阶层的特点。指出现阶段我国的中产阶层在拉动消费、促进良好社会竞争秩序和体现改革开放成效等方面所具有的社会功能,针对其发展现状指出当前中产阶层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普遍存在竞争合作关系,这种竞争合作关系也成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宜过度化竞争,这将有碍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通过应用Dendrinos-Sonis模型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城市之间竞争合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广州、深圳、中山之间存在较强的合作性,佛山与惠州存在较明显的竞争性,而其他城市之间合作性和竞争性不太明显,但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普遍存在竞争合作关系,这种竞争合作关系也成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宜过度化竞争,这将有碍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通过应用Dendrinos-Sonis模型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城市之间竞争合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广州、深圳、中山之间存在较强的合作性,佛山与惠州存在较明显的竞争性,而其他城市之间合作性和竞争性不太明显,但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职责就是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使员工自觉融入到竞争之中。人事制度僵化、用人机制不灵活、缺乏良好的竞争氛围,不利于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形成和人才的培育。为此,企业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使员工保持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励机制,使员工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这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培育组织动态竞争优势的新方法:实践社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产业内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这种环境下取得长久的成功,建立动态的竞争能力,必须培育独特的知识资产。在企业内部建设实践社群是培育知识、维持动态竞争优势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刍议企业反竞争情报的工作内容及其法律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反竞争情报是指阻止或妨碍竞争对手获得本企业情报的信息研究。企业反竞争情报的工作内容主要表现在增强保密观念,强化保密意识;整章建制,规范信息工作;正确利用商业秘密和专利权,保护新技术发明;以合同的形式约束内部职工和第三方的行为。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在规章制度、信息产权、契约关系、市场秩序以及司法救济五个层面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竞争对地方政府的约束:一个博弈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对社会福利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税收水平,公共物品的提供等方面。此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竞争,很少考虑本地区内居民通过投票来表达偏好,以及来自反对派的竞争压力。如果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在一个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发现竞争机制在判别政府类型上确有必要,但由于无法辨明政府是否诚实,竞争的作用可能是不明确的。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间的不当竞争时有显现,结合上述分析框架,可以提出一些解决竞争中出现的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VRIO模型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以竞争情报和VRIO模型的理论内涵为研究基点,围绕企业资源的价值性、稀有性、难以模仿性及组织性四方面展开竞争情报的搜集与分析,采用灵活多样的搜集方法,结合合理的实施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预测。辅以案例,以诺基亚、三星、苹果手机企业的发展为例,结合战争游戏的实施方法,具体展示针对企业内部资源条件优劣势的竞争情报分析途径,明晰企业内部资源条件状况的优劣势,指导企业做出相应的市场战略,把握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推进科学创新研究——庆应义塾大学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个体精神迸发出的创造性活动,源于互动性的活动,源于个体之间及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创新一方面来自于那些有独创精神的头脑,另一方面有赖于社会文化以及大学、产业界、社区、政府等对创造性活动的支持。在全球化、数字化、知识共有的21世纪,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对于有财政压力的大学而言,如何应对个人及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构建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性研究体制,战略性地推进科学研究,是大学引领创新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以互联网发展为标志的时代背景下,亲子社会化问题呈现出亲代向子代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正向社会化方式和子代向亲代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反向社会化方式共存的现象,表现为个体社会化的多重方向.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反向社会化多表现为表层的反向社会化,即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非互动式的互联网使用,而亲代与子代对互联网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子代给予亲代的反馈会影响反向社会化的发生及演变.  相似文献   

14.
中产阶层政治动向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产阶层政治动向的研究,大体上存在通过问卷和访谈观察中产阶层民主意识和研究中产阶层集体性政治活动两种方法。在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上,学界存在三种观点:总体保守、比较激进、缺乏统一性;在政治功能上,也存在中产阶级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社会变革的基础、社会发展中的异化力量三种不同结论。当前中产阶层政治动向的研究应当在研究对象上重视边缘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在研究问题上关注中间阶层政治态度及其社会政治功能是否发生演化;在研究领域上重点关注网络时代公共事件中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经营条件日益复杂。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企业仍将眼光局限在企业内部,只关注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双方市场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效率如果不能通过市场外化为效益,企业必然会在竞争中一败涂地。企业只有关注外部市场,关注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努力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一管理理念体现在管理方式上,便摧生了80年代的管理革命———战略管理。企业管理上升到战略层次,作为决…  相似文献   

16.
影响人才作出流动决策的,除了现实的收入外,还有预期事业机会的概率、机会出现的频率、对机会的灵活性偏好等等.一些企业深知这一道理,相继采取了一些应对之策,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改变这种状况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营造宽松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制定有效的薪酬策略,善用情感留人.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弗里德里希·奥古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和德国弗莱堡学派代表人物瓦尔特·欧肯(Walter Eucken)对市场竞争有着许多真知灼见。其出发点是维护个人自由,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把竞争视为通往繁荣的必由之路。其竞争观对各国制订和推行竞争政策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重点在于梳理哈耶克和欧肯的竞争观。全文总结和分析哈耶克和欧肯对"竞争"和"垄断"的总体看法,哈耶克有关作为发现程序的竞争观与欧肯形态学视角的竞争观,两者对竞争秩序的设想,以及"划地为牢的垄断"和"基于高效率的垄断"的具体态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哈耶克竞争秩序观对中国改革的意蕴,认为我国要以某种普适方式推行一种哈耶克-欧肯意义上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和米尔斯从理论上论及了中产阶层与社会稳定关系。他们认为中产阶层是“稳定器”和政治后卫。但是香港中产阶层的政治实践表明,其政治作用不只是稳定器或政治后卫,有时他们充当助推器和政治前卫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关于竞争的几点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方式 ,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体现人的社会本质 ,是一种人性 ,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它又不是人性的全部 ,还必须明确它与合作的辨证关系 ,正确区分不同竞争形态在性质、表现和作用上的特殊性。这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竞争和社会主义竞争的理论依据 ,也将有助于澄清我们对竞争的一些片面认识和误解 ,明确竞争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从而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与劣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东、中、西部区域不同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东部地区有特定的要素禀赋、区位优势、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中部地区历史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资源优势,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各个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也具有各自的劣势,东部地区目前缺乏文化产业创意人才,中部地区亟待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西部地区在缺乏人才的内部环境基础上也需要法律、投融资环境的更新与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