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3,(4):34-38
在2003年8月13日召开的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认真总结了近五年(1998~2002年)的减灾工作。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讲话中指出:“这五年是我国减灾工作力度最大、减灾资金投入最多、减灾事业发展最快、减灾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减灾工作总结的要点,以使读者对我国减灾工作的全貌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03,(4):38-40
在2003年8月13日召开的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认真总结了近五年(1998~2002年)的减灾工作。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讲话中指出:“这五年是我国减灾工作力度最大、减灾资金投入最多、减灾事业发展最快、减灾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减灾工作总结的要点,以使读者对我国减灾工作的全貌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奕新 《中国减灾》2003,(3):10-11
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说蹝1998︱2002年这五年是我国减灾工作力度最大减灾资金投入最多减灾事业发展最快减灾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蹞五年间减灾投入超过3000亿元  相似文献   

4.
减灾动态     
减灾委全委会在京召开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以下称减灾委)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8月13日在北京召开,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所作的《在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工作规则》;听取了减灾委专家组专家李传荣研究员关于环境与减灾小卫星星座工作情况的汇报。减灾委组成人员、部分成员单位的领导或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认为,过去的五年是减灾工作力度最大、减灾事业发展最快、减灾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 8月13日,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回顾和总结了五年来的减灾工作,研究和部署下一个时期减灾工作任务。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汪洋宣读了新一届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作了工作报告,减灾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介绍了(中国国际减灾委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回顾总结五年来减灾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研究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一、五年来我国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五年,我们经受住了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嫩江大洪水,1999年太湖流域大洪水,1999至2002年严重的持续干旱,以及台风、地震等各类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我们组织制定并全面实施国家减灾规划,明…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减灾工作,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减灾意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助下,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与重庆市政府11月初共同组织了合川市减灾培训、救灾演练和减灾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8.
奕新 《中国减灾》2002,(3):11-12
为配合2002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于2002年9月11日在京召开了地质灾害座谈会.减灾委办公室、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国务院三峡办、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中国减灾>编辑部等单位的十余名专家和灾害管理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的概况、特点、对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重点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今后工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宝俊 《中国减灾》1998,8(4):10-12,9
司马义·艾买提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第九年。在过去的九年中,通过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今年10月14日,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将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川防灾奖”授予多吉才让副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综合减灾25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正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回顾了25年来中国综合减灾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2,(9):19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减灾委员会近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下发通知,就做好2012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明确中央层面主要活动分工方案,确定主要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为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救助技能并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防灾减灾工作,4月中旬,江苏省太仓市减灾委发出《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度"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各镇(区、街道)、各成员单位要精心策划、相互协作,认真开展好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要求各镇(区、街道)、各成员单位要面向公众开设"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3,(9):61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5月6-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减灾委员会近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下发通知,就做好2013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明确中央层面主要活动分工方案,确定主要活动内容和具体落实部门。  相似文献   

15.
正外交部作为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国内各部门完善我国的减灾规划,推动开展减灾救灾国际合作,加强防灾减灾的经验分享与信息交流,完善海外救灾领事保护工作,通过"减灾外交",推动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在世界及亚太区域层面的合作发展。中国与联合国的减灾合作为实施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以下简称"UNISDR"),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灾害实时、动态监测,逐步建立国家防灾、抗灾、救灾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减灾能力,国家计划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减灾卫星),并建立减灾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和民政部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论证,目前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本文将简要介绍减灾卫星论证和申请国家立项的过程,以作回顾。减灾卫星的由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财富不断积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2,(5):19-19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减灾委员会近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下发通知,就做好2012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明确中央层面主要活动分工方案,确定主要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2,(21):24-26
近年来,安徽省始终将减灾救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严格标准,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减灾救灾工作的深入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自然灾害损失,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抓协调充分发挥减灾救灾委职能作用2010年3月,安徽省在原生产救灾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将成员单位由原来的36个增加到40个,更加注重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和救灾  相似文献   

19.
俞远汉 《中国减灾》2012,(5X):56-56
<正>今年是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成立十周年,1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改为"国家减灾委",并成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指定民政部牵头承担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的具体职能和发挥协调作用。随后多个地方各级政府也成立了减灾委和办公机构,逐步构筑起了开启中国特色防灾减灾事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我国开展减灾工作的需要和联合国有关决议的精神,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组成人员如下: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副主任:多吉才让(民政部部长)徐荣凯(国务院副秘书长)王光亚(外交部副部长)郝建秀(国家计委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