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本文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根据新形发展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怎样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等问题进行思考和阐述。着重论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如何围绕教学目的和任务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溶入课程教学中,如何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深化教学内容,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生为本、增强教学能力等方面,论述了以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法赢得学生。  相似文献   

2.
互动式教学对于改变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单一、沉默的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先动"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为关键,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都与该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相联系。作为教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以论带史",既不同于过去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寓论于史",也不同于今天有人主张"纲要"课程的"史论结合"。要真正做到"以论带史",必须坚持和弘扬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性作用。武汉作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地,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括大量的历史遗址遗迹、众多的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丰富的历史档案及音像资料。采用穿插式、情景式、讨论式、研究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应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这一专题的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忠萍 《世纪桥》2009,(13):133-13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诉求和思想政治教育齐头并进的“两重性”特质,规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积极寻求课程性质与功能的和谐统一。为此,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多方面精心建构,使学生在饱满鲜活的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引导,当是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叙事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梳理、了解和牢牢把握了课程的线索,才能将中国近现代史主流、本质和课程教学目的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需坚持课程的历史性、凸显课程的思想性和把握课程的连贯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主线式专题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措施:正确认识课程教学目标、科学把握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真严格的教学态度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教育。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的对民族历史文化认知、认同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发展,这样“纲要”课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吕飞  王维  张莹 《世纪桥》2023,(8):60-6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教师思维要新,要善于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以武昌首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立足于“纲要”课程的建设情况,梳理积极心理学所探讨的“积极力量”“积极体验”和“积极人格”的重要观点,并围绕营造课堂教学的积极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延展学生受教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课程获得感;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目标,强化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三维角度,探究“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启示我们,近现代史教学须重视全球地方化向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尤需以地方化的教学行为培育学生的全球化思维,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视角审视国史、国情,方能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袁咏红 《世纪桥》2008,(9):122-1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讲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地不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教师若要出色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则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艺术、语言艺术、演示艺术、教态艺术。也唯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更多的启迪,才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讲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地不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教师若要出色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则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艺术、语言艺术、演示艺术、教态艺术.也唯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更多的启迪,才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魏雪青 《世纪桥》2023,(4):48-5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理论来源、教学内容、价值引领等方面具有天然契合性,因此提升教学主体的价值引领作用、形成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教学方法的形式创新,是提升“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民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教学现状情况如何?未来应该如何构建其理论并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在对某民族高校文化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大一学生抽样调查发现,他们对正在进行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教学实践表示满意,认为教学效果明显。同时,也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影响民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教学的其他因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此,改变其体验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消除负面因素就显得尤为紧迫,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已经面世。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在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并使用这本教材。为此,中国史学会、教育部社科中心、《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邀请相关人员于2007年2月13日召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会”。本刊摘编金冲及同志的发言。以帮助读者了解这部教材,正确地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负面情绪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强  金源云 《世纪桥》2008,(1):121-121,123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学生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负面情绪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是因对近代史过度的屈辱感而产生的抵触情绪,二是对中国近现代史课程错误认识导致的厌烦情绪。分析学生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提出进行合理引导的方法和途径对顺利开展近现代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用唯物史观解读历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但在传统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针对性不足、价值引领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削弱了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新时代在推进"纲要"课教学改革中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解答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回答的问题;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注重思想引导;强化需求导向,激发学习兴趣;注重目标导向,发挥好课程以史育人功能。不断从知识、价值、能力以及素质等层面提升大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8.
“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新发展阶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必经阶段,倡导充分发挥协同式育人团队合力,强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相互联动,注重多种教学载体的配合与优化。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导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不仅打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认知,而且对于把思政课打造成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从充分运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统筹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校内外实践教学时间,持续优化实践育人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化、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在教学目的和任务上的定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管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即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  相似文献   

20.
梁志平  曹开云 《党史文苑》2012,(10):76-77,80
就理工科院校而言,要完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要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在分析大学生心理与知识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上,加以选择与创新;在教学艺术上,加以引导与激励;教学技术上,适当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