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市际重复博弈:问题与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复博弈过程中,通过约束博弈主体的背叛行为能够促进合作的有效产生。新区域主义认为影响城市群内城市政府间合作的因素包括:合作的共同收益、偏好的多样性、博弈者的地位和实力以及博弈结构和参数的稳定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博弈地位以及贴现因子是导致博弈主体选择背叛策略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约束博弈地位和构建利益激励制度来促进合作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在信息不对称和有限博弈条件下,信用建设往往陷入"囚徒困境"之中.在现阶段,要走出信用建设困境,改变我国信用缺失状况,必须按"重复博弈"的要求对信用建设进行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信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外决定一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信任的产生从表面上来看是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交易机制所提供的重复交易博弈机制的必然结果。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关系网络型信任在市场经济重复博弈机制的内在作用下,会向以产权契约为内核的公共信任与制度信任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公安机关在签证签发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骗取签证行为的收益和 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出骗取签证行为产生的原因。在此之上,提出了建立信誉机制的工作对策,并针 对公安机关签证签发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构建信誉机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国民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沉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积累了一些信贷风险,这不利于我国金融业健康平稳地发展。引起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很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便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信息不对称下银行和企业的博弈行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矿开采是高危行业,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早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煤矿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完全信息静态非合作博弈模型,考察局中人在可重复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将模型长期化和动态化,可以发现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原因主要包括监管部门查处成本、处罚力度等因素。因此,强化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主体地位,降低监管部门执法成本,区别对待企业消除和不消除安全隐患的行为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博弈论是有关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对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研究的一种理论。它对于分析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以博弈论为视角,分别从博弈主体、博弈均衡和博弈信息三个角度作出诠释。  相似文献   

8.
东道国对跨国公司管制的非零和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锦 《前沿》2001,(4):22-30
东道国与跨国公司的博弈是一种不完全动态信息博弈 ,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这种过程最终发展将导致非零和博弈的出现。本文的主旨在于研究双方的博弈行为以及其发展趋势——非零和博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为我国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军事安全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两岸实现最终完全统一的重要途径。而军事安全互信的构建需要两岸通过重复博弈来逐步完成。重复博弈能够建立一种密集的互动关系并促使博弈策略更加趋于合作而不是对抗,从而推动博弈双方逐渐建立机制化、制度化、模式化的合作关系,这将对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助益良多。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常常被认为是医疗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依据,但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医疗声誉机制的扭曲。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由市场声誉取代政府行政干预,通过重复博弈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许可 《理论月刊》2012,(4):88-91
尽管法律旨在调控人们的行为,可对于到底怎样影响人的行为这一前提型议题,法学研究却一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透过《法律的博弈分析》所展现的博弈论视角,我们发现法律通过参与和塑造由“当事人、策略、信息和支付”组成的博弈规则,最终改变了人们一致性预测和自动履行的博弈均衡,从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行为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于龙 《人民论坛》2013,(5):34-35
利益群体间的非均衡"博弈"带来了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利益合作的潜能,因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力;但由于信息、资源等的天然不平衡性,这种"非均衡"博弈又会给社会的改革和发展造成巨大障碍。因此,我们应引导这种"非均衡"博弈向正常的利益竞争转化,从而形成社会利益格局的均衡,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蔡四青 《思想战线》2003,29(6):20-22
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市场秩序的治理结构中,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信誉行为缺乏必要的预算约束与制度约束,造成了市场诚信关系的严重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风险行为,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的“信誉短缺”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建立规范、合理、高效的诚信体系与制度,已成为保持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袁楼事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民与地方政府和乡村精英博弈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三农"问题个案.它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博弈各方在维护自己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要适度"妥协",即博弈有"度";片面追求一方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及他方,往往会事与愿违,最终导致各方都不原意看到的"负和博弈".执政党(政府)必须从公共理性出发,制定并维护合理的"游戏规则",协调博弈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教育国际同盟(IHEU)的两个关键问题——进入决策和资源供给。IHEU的博弈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差异,使得经济或公共领域的博弈模型不再适用。通过新建模型的分析,得到关于IHEU中的进入博弈和资源博弈的主要结论为:(1)进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所有相关组织都以"加入某些类型的IHEU"为其策略选择,而且这一均衡解同时也是该问题的帕累托最优解;(2)资源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所有联盟成员都以纯策略"总是提供对联盟所承诺的资源"作为该重复博弈的"混合策略"。文中用数据例子解释了这些结论,还用大学国外研究同盟(USAC)的成功案例证实了这些结论;关于高等教育相关群体(教师、教育组织和政府)的利益分析也与这些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煤矿资源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煤矿产权制度不科学会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煤企之间、煤企之间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造成官商一体的政治生态和煤矿开采的不当行为。煤矿开采的不当行为又会产生危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灾害、贫富分化、社会冲突等资源诅咒,导致资源型地区陷入难以自拔的治理困境,需要通过产权改革为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提供动力。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企之间的相互博弈及其策略选择空间,探索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公司金融中介行为形成机制与次贷危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金融中介能够消除缔约前的信息不确定,却无法应对缔约后的信息不确定.公司金融中介则提供一种甄别缔约后商品质量及买者破产风险信息的内在机制,其行为是"商誉"的信号显示,即生产高质量商品的公司会提供更多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生产低质量商品的公司可能不会提供公司金融中介行为,这一商品质量内在甄别机制,有助于消解缔约后因投机行为问题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然而因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缺乏对买方监督和约束的机制,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本身又隐含了风险.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很可能出现公司金融中介危机导致的实体经济危机,而时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突破口仍在产权制度的改革上。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应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以合作制度的金融形式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形式,确立真正的合作产权制度,创新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9.
侯光文  薛惠锋 《求索》2016,(4):102-106
企业竞合行为已经成为影响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主要动力。运用演化博弈模型,揭示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集群中,个体企业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竞争合作行为的动态决策过程和博弈动态稳定性。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的预期收益会影响主体企业的协同创新倾向,协同创新的成本支出影响集群企业的协同创新意愿,产业集群内部各个异质性的企业所拥有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协调性和互补性直接决定企业选择协同创新策略取得收益的增长机率。  相似文献   

20.
赵涛  ;焦燕莉 《求索》2008,(4):49-50
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于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研究,在分析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选择的基础上,指出在不同条件下本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