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二战为分水岭,日本战前的中国学研究在战后被日本学界视为战争的幕后推手而彻底抛弃,战后的研究是在批判东洋史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的一门新学问。从源流来看,日本的当代中国学研究有东洋史和区域研究两个系列四个学派;从思考框架来看,存在回归传统、"中国就是中国"、普通的近代化、东亚型四种模式。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中国学研究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和经济研究领域最为活跃,引领世界前沿。面对当前日本中国学研究停滞不前的状况,鉴于中国发展的实际,三元结构论、制度化、相对化可作为推进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唐磊 《人民论坛》2024,(7):24-29
外国研究中国的学术在不同区域发展出不同传统,由此形成四大学术谱系,即欧洲中国学、北美中国学、俄罗斯中国学和日本中国学。在四大学术谱系涵盖的地理区域外,大体相当于“全球南方”,那里中国研究的传统相对薄弱。当下中国学知识生产图景呈现出若干重要特征:一是与“全球南方”中国热和中国研究热普遍升温的景象相对,近年来西方的中国研究有转冷的迹象;二是汉学范式与区域研究范式之间的紧张关系,区域研究范式与社会科学范式之间的纷争;三是在国际学界,社会科学对中国研究成果的关注与吸收依然欠缺。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留日诗人借助异域求学的新视野,感受日本自然风光与文明景象,洞察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与政治风云,笔下的日本形象是审视日本社会的一面明镜。在"他者"的形象背后,隐藏着自我的诸多精神特质,表现为由潜在层面的苦闷向纵深显现的迷狂心理的发展,继而引申出亲善与憎恶的双重对立的情感维度。这些心理与情感因素构成了中国现代留日诗人的主体意识,它既是接受与生成日本形象的一种机制,又是保持自我与"他者"互动关系的媒介和纽带。  相似文献   

4.
晚清民国是近代中国学术体系转型与知识体系转换的关键时期,西方政治学的引入则是这种变动的知识性基础。但是我们在对新世纪以来晚清政治学学科史研究成果稍作梳理后便不难发现,目前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充分,存在的问题与误区也较多。已有研究片面强调日本对于中国政治学的影响作用,忽视了日本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之间的互动与差异。西方政治学在近代中国的引入除了要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外,还必须重视西方政治学的本土化过程,并反思这一过程中学术与政治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桑农 《思想战线》2007,33(2):19-23
当代学术界有关中国美学的研究既有一定的成绩,又存在一定的误区。中国美学资源的发掘、中国美学话语的重建、中国美学经验的阐释,三种思路各有得失。只有以当代中国的艺术与审美经验为理据,解决当代中国的美学问题,中国美学才能完成其现代建构,真正做到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6.
五四文学革命作为一场语言运动 ,因其思想、思维、观念、精神的实质性变革而起到了巨大的社会历史作用。“文学”“革命”从词源学和语义学意义上而言 ,是假道日本 ,取法欧洲 ,又缘于中国。它们只有在现代汉语的语言体系中才能获得充分的现代意义。“文学革命”既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学)的断裂 ,也不是对西方文化(学 )的移植 ,他是中西文化 (学 )结合而产生的独立的、自足的、崭新的个体 ,具有元文化性质。五四文学革命的革命性最深刻地是表现在它的语言上。文言与白话并非对立关系 ,它们应是同一母语下的互化、互补关系。重口语轻书面语 ,重白话轻文言 ,在今天应该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7.
黄有东 《理论月刊》2010,(7):130-134
黄文山与陈序经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领军人物。相比而言,一方面,黄文山与陈序经的文化学建设有极大的相通性,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学理意识与学科意识,积极倡导文化学,极力主张文化学应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他们自己比较完备的文化学理论体系,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化学的贡献最大。另一方面,由于文化观、哲学观,以及人生境遇的不同,黄文山与陈序经所建设的文化学体系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8.
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前身“大同学校”)始建于1898年,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华侨学校,可以看作是华文教育现代学校制度与传统书塾形式的分水岭。《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百年校志(1898一2004)》以详实的史料、严谨的记述、科学的编目,记录了该校百多年来的创校和发展历程。其校史与世界和中国近现代史处于相同的历史阶段,是研究近现代华文教育的重要史料。文章以该著作为研究样本,归纳其内容,分析其特点,并从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国际关系学等角度提出其蕴含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是日本留学生,这是第一次来中国.在日本,我学过三年中文.初学的时候,我常到华侨餐厅吃饭,认识了不少华侨朋友,他们教我学说中国话.后来我每星期到华大学校听两次课.我的朋友常跟我说.中文非常难学,可是我喜欢中文.现在我已经能看中文画报了,并且瞭解了一些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次来中国,我想再学一遍(基础汉语课本),多学一遍对我一定有好处.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人看日本,确实有几个毛病。其一是先天的:一说日本就扯到中国,好像除了漫画,满日本看见的到处是中国文化。中国人在日本很快就学会弯腰撅腚,而西方人不会,日本人学他们握手,这正是中日文化同根的现象。但过淮为枳,何况过了海。"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不能用中国人的眼光和心思一厢情愿地诠释日本。例如有文章介绍皇太子的女儿上学也得跟普通人家一样带饭盒,写这么一  相似文献   

11.
罗时光 《前沿》2010,(18):122-124
中国近年出现国学热,然而很多中国人却不知“国学”二字乃来源于日本,更不知日本“国学”之真实意涵。其实,日本的所谓“圄学”就其内容而言,其本质乃是对中国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全面绝对彻底的排斥、否定、蔑视、攻击乃至歧视,是对中国文化的羞辱,更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歧视华人的根本理论依据及精神源流,可谓是沾满中华民族鲜血的刽子手,亦是战后至今日本政治反动右倾、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之深刻精神底流。因此,其“国学”二字就实在可谓是中国的“国耻”,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耻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以东邻为镜     
袁晞 《同舟共进》2010,(7):10-10
东邻日本,与中国文化同宗同源,发展到近现代则与中国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对中国文化的依恋到19世纪后期的“脱亚入欧”梦想,日本与中国渐行渐远。中日两国方方面面的异同很值得关注和研究。这里,我想从小的事情说起。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史记》研究十大论著评介张大可李家发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史记》研究成为专门学问,称“史记学”。《史记》全本在朝鲜、日本已流传一千四、五百年,并成为日本的传统学术研究。1949年后,中国的“史记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历史作证     
今年是中国军民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取得伟大胜利62周年,也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甲级战犯61周年。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举行第一次庭审,于1948年11月12日结束审判,历时2年6个月。中国方面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向哲浚为首席检察官参加了审判工作。法庭最后判决了25名日军甲级战犯,其中7名甲级战犯被判绞刑。本期刊发向哲浚在1983年召开的上海法学学会、国际关系学会座谈会上的发言文章,以此纪念抗战胜利62周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美学的辩证运动薛富兴一近代化,即实现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诸方面从古典而近现代的转型是本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主题,作为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一部分的现代美学,其发展亦当与整个现代史同步。准此,则一部20世纪中国美学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审美意...  相似文献   

16.
梁盼 《人民论坛》2012,(28):78-80
在张之洞看来,不管是他所认识的日本,还是他所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中国,专制有理,反专制的造反、革命和全盘西化,就是大逆不道近代以来,中国积弱,国门洞开之后,面向全世界寻找老师,便势在必行。我们先后学过英国、德国、美国、日本、苏联等国。日  相似文献   

17.
顾钧 《人民论坛》2024,(7):13-18
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从明末清初到21世纪的今天,从汉学到中国学再到世界中国学,学术积淀越来越深厚。传统汉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古代中国,侧重人文学术;二战后汉学中心转移,研究范式发生重大变化,从传统汉学向现代中国学转变,侧重于现实问题和国际关系等新领域。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海外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中国学”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折射和代表了人们对于世界、人类、文明理解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中国学界把“国际中国学”定位为“学术性的工具”的观念,往往是建立在对我国人文“特定学术价值”的“自我认定”为中心的评价标准基础上的。这在事实上可能导致对“国际中国学”作为一门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学术的本体”缺乏更有效的和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以“日本中国学”研究为例,中国的研究者需要在“文化语境观念”、“文学史观念”和“文本的原典性观念”上,作出深刻的反思,并调整学术视角,保持学术操守,惟学术自重,方能在“国际中国学”的学术中创造出属于中国学者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高校女性学教研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中国女性学的教学与研究问题,不仅要把它置放在当下全球化的女性学教研风潮中,而且要把它置放在近百年来中国女性解放的特殊历程与话语环境中,尤其是要把它置放在古来有之的女教传统的因素中,才有可能更准确、更到位地认识并解决女性教研与学科建设、女教传统与女性现代化、女性主义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的矛盾,从而建立起一个良性互动、行之有效的现代女性学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 ,深受日本文学的浸润、影响 ,与之有着直接而复杂的关系。具体言之 ,日本近代作家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关于小说之主脑为人情的观念 ,经由周作人传入中国 ,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学突围 ,标示了“人情”文学方向 ,使近代政治话语文学开始向现代以人情话语为中心的人的文学的转型。然而 ,民族传统文学功利性的审美观 ,特别是现代启蒙意识 ,决定了现代作家虽认同于《小说神髓》的人情说 ,却又能根据中国文学现实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 ,使现代文学的人情叙事区别乃至超越了《小说神髓》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