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易产生交叉耐药性,这是造成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肿瘤耐药是当今肿瘤化疗的一大难题.近20年来,寻求抗肿瘤耐药性药物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自Tsurno等报道异博定可逆转肿瘤耐药性以来,相继发现了环孢霉素、三氟拉嗪等数种逆转药物,但它们因具有心血管毒性、肾毒性等严重毒性和不良反应,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  相似文献   

2.
肿瘤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对分子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大肠癌多药耐药涉及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表达增加,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增强,DNA拓扑异构酶(Topo Ⅱ)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等,其中,对P-gp介导的多药耐药研究最多,通过药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是提高化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许多药物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中药相对来说,毒性和不良反应较小.近年来,陆续有用中医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报道,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直接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可以导致化疗的终止和防碍有效化疗方案的选择.目前用于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5-HT3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比较多,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呕必停等,国产药物疗效略低于同类进口药品,但使用上述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增加,主要是食欲不振、腹部不适和便秘等.笔者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11月运用半夏旋覆代赭汤联合国产格拉司琼(商品名洁丹)预防顺铂所致的恶心呕吐,观察两组止吐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26例非小细胞肺癌在化疗(CAP方案)的同时给予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作用的扶正防毒汤治疗,22例给予单纯化疗(CAP方案)。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近期疗效、体质量、外周血白细胞数、卡氏体能状况和免疫指标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化疗 扶正防毒汤)卡氏评分稳定率为57.7%,对照组为31.8%。外周血常规检查异常率、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38.5%、15.4%、34.6%,对照组分别为63.6%、40.9%、63.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 3、CD 4、CD 4/CD 8等免疫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扶正防毒汤配合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药物治疗肿瘤是目前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多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减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消化功能下降等,有必要在抗癌基础上加强扶正治疗,尤其对失去放疗和手术的晚期肿瘤病人更应如此。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们采用扶正、抗癌、化瘀、软...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副反应58例孟庆珍(合肥市中医医院240041)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化疗副反应,中医药疗法1一般资料58例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最大78例,最小39岁;其中食道癌21例,胃癌16例,直肠癌13例,肝癌8例。所用化疗药物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用临床受益评价中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连续收住的133例Ⅳ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受益定义为:①Child-Pugh分期和(或)卡氏评分(Karnofsky s performance scoring,KPS)改善(≥20);②上两项稳定并肿瘤大小或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减少25%以上。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 rank法检验。结果1个周期治疗后患者整体临床受益率为20.3%。中药治疗、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其他治疗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22.7%、30.7%和11.9%。患者中位生存率为3.1个月(95%可信区间为1.97~4.23),1年生存率为19.3%。结论中药治疗有效提高了Ⅳ期肝癌患者的临床受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安中通便胶囊治疗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致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用安中通便胶囊治疗;对照组25例,以酚酞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差异无显著性;但对照组5例出现腹痛、稀水样便,治疗组未见腹痛和稀水便.结论:安中通便胶囊是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良好药物,特别适用于晚期肿瘤恶病质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探讨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先采用分子描述符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解毒消癥饮中148个化合物与32个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空间信息分布,探讨其类药性质;再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解毒消癥饮和肿瘤相关受体靶标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相互作用情况,以探讨其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结果 解毒消癥饮所含分子与抗肿瘤药物有类药性,且更具多样性;解毒消癥饮中91个化合物与EGFR、HER-2和COX-2有着显著的活性抑制作用。结论 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促细胞凋亡等方面,与胃癌发病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总提物(TAE)对荷瘤小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免疫抑制以及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环磷酰胺(CTX)或5-氟尿嘧啶(5-Fu)致正常与荷瘤小鼠的白细胞减少或免疫抑制模型,观察TAE对外周血白细胞、胸腺指数及血清IL-2的影响。结果:TAE(15、50和150mg/kg)与CTX(80mg/kg,腹腔注射(ip),第6、7天)合用,可明显提升CTX降低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TAE与CTX(50mg/kg,ip,第1、4、7、10天)合用治疗荷S180小鼠,在保持CTX疗效的同时,对其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数,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TAE与5Fu合用,可使5Fu降低的HepA小鼠胸腺指数和血清IL2含量上升。结论:TAE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免疫抑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对其抗肿瘤活性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回生灵系列与化疗药物相结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205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对照组97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具有迅速缓解肺结核症状,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促进病灶吸收好转,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相似文献   

12.
探讨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原发性肝癌患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例释制剂治疗,并与2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作疗效对照。结果:两组在抑制肿瘤生长,降低AFP水平和延生长存在期等方面并无差别(P〉0.05),而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局部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治疗组选用环跳、髀关、悬钟等穴位电针治疗.测定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了解即时效应和2周后效应.结果:针刺后局部组织血流量即时效应显著减少(P<0.01),而经过2周治疗后局部组织血流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电针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与调整局部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治疗不寐证的引阳入阴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为临床治疗不寐选方用药提供更多选择。方法 以中医资源网中药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以与“不寐”相关的中医术语为检索词,并通过界定引阳入阴的内涵,确定分类标准,筛选出各类引阳入阴类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具有引阳入阴作用的单味药46味、药对4对。结论 引阳入阴类药物针对不寐阳不入阴的核心病机,是治疗不寐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5.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使患者血白细胞减少,易于感染,甚至影响化疗顺利进行。临床口服升白胺、鲨肝醇、利血生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应用惠尔血治疗,由于其价格昂贵,多数患者难以接受。我科自1997年5月至1997年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子结构乙酰化修饰对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L.polysaccharide,LBP)体内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结构乙酰化修饰得到枸杞多糖乙酰化衍生物LBPa;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维生素C),LBP高、低剂量组及LBPa高、低剂量组,测定小鼠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复制H22荷瘤小鼠模型,灌胃给药LBP,考察LBPa和LBP对肿瘤细胞抑制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2(interleukin,IL-2)含量的影响。结果 LBPa可以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肝组织CAT活力及T-AOC,降低小鼠血清及肝脏MDA含量,其抗氧化效果优于维生素C及LBP,LBPa及LBP抗氧化活性均与剂量具有正相关性。LBPa可显著抑制H22肿瘤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提高血清IL-2及TNF-α含量;除IL-2含量外,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有剂量依赖性;LBPa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LBP。结论乙酰化修饰可显著提高LBP的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以自制固本药袋敷神阙、肾俞治疗婴幼儿腹泻18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80例中,男102例,女78例,年龄3~6个月20例(11%),7~12个月92例(5%),1~2岁48例(27%)。病程最短7天,最长2个多月。伴发热者25例,伴轻度脱水42例,伴呕吐者33例。 二、药袋制法、用法 益智仁、白胡椒、吴茱萸、冰片、艾叶等,共研成粉末。用双层纱布中夹棉花少许,防止药粉外漏,做成约8cm×8cm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守宫散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对9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实施常规放疗,并同步行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及口服复方守宫散治疗,中位随访期为18(5~27)个月.结果 NSCLC缓解率为15.6%,部分缓解率为70.0%,有效率为85.6%,稳定率和进展率分别为5.6%和8.9%;胸痛、血痰、气短和上腔静脉综合征改善率分别为89.7%、92.1%、89.5%和89.6%;因放化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4.4%、18.9%、32.1%;卡氏评分增高>10分占78%,增高或减少<10分者占17%,减少>10分占5%.结论 复方守宫散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明显缓解患者的近期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但近年来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仍不超过治疗病人的10%[1].既然手术偏迟,或不能手术,化疗应更为重要.尽管化疗有效率不断提高,但在现有药物和疗效的前提下,寻求其它疗法与化疗结合,而有减毒增效作用,更有意义.我们自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采用华蟾素(安徽金蟾药业总公司生产)联合ELF方案(Vp16+Lencovorin/5-Fu)治疗晚期胃癌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芪黄煎剂的作用。方法 收集83例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有无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将患者分为有AGI组32例,无AGI组51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05独立因素纳入二项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胃肠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无AGI组比较,有AGI组术前白蛋白、肿瘤大小、肿瘤pTNM(病理)分期、肿瘤cTNM(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芪黄煎剂治疗是影响术后胃肠运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及术中出血量是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白蛋白和芪黄煎剂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手术后患者早期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在防治中应重点控制可加重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重视芪黄煎剂联合肠内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