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雄黄体外抗肿瘤的细胞谱。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活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 V和bcl-2的表达。结果:雄黄体外对Raji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表现为G2/M期的阻滞,Annexin V阳性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并且可使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雄黄有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下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高糖环境下3种接种浓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的生长情况,确定该细胞的最佳接种浓度和用药时间点,继而采用MTT法检测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最佳接种浓度是2×103/mL,最佳用药时间是细胞培养48 h后。随着浓度升高,黄芩苷抑制HBZY- 1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总凋亡率随着黄芩苷作用剂量的增大而升高,黄芩苷浓度为6.25 μmol/L时,HBZY- 1细胞的总凋亡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黄芩苷浓度增至12.5 μmol/L时,HBZY- 1细胞的总凋亡率开始显著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芩苷能够抑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的增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蜂毒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肝癌细胞BEL 74 0 2经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处理后 ,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16 μg/ml蜂毒素作用肝癌细胞系BEL 74 0 2 ,12h抑制率为 (78.13±6 .15 ) % ,2 4h抑制率为 10 0 % ;4 ,8μg/ml蜂毒素对细胞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并且可诱导细胞凋亡的产生 ,能够增加细胞Fas蛋白的表达。结论 :蜂毒素高剂量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低剂量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将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数调整到1×105/m l,将黄芩素加入各实验孔,将黄芩素的终浓度调整为25.0,50.0,100.0,200.0,400.0μg/m l,每个浓度设4个复孔,分别培养细胞48 h和72 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黄芩素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数调整为1×107/m l,加入黄芩素50.0,100.0,200.0μg/m l作用48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计算凋亡细胞百分数。结果:黄芩素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黄芩素50.0,100.0,200.0μg/m l诱导K562细胞凋亡,有明显的凋亡峰(AP峰)出现。结论:黄芩素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K562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HCCLM6凋亡的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甲基噻唑基四唑染色法检测EGCG对人肝癌细胞HCCLM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EGCG对HCCLM6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GCG处理的HCCLM6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表达的变化。结果 EGCG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CCLM6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EGCG使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0/G1期;EGCG可明显导致HCCLM6细胞凋亡,使VEGF、OP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EGCG可以诱导肝癌HCCLM6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和调控VEGF、OP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对人表皮癌细胞A4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P〗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癌A4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检测GNA对A43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GNA对A431细胞株细胞形态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NA对Hoechst 33342染色的A43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膜联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碇双染的A431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随着GNA剂量的增大,GNA对A431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GNA作用的A43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出现显著的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431细胞凋亡率随着GNA作用剂量的增大而升高。结论 0.75~12.0 μmol/L GNA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431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与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细胞核染色实验观察GNA与ADM单独与联合作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膜联蛋白Ⅴ(annexinⅤ,AV)-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给药后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率。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在GNA浓度为0.125~4μmol/L和ADM浓度在0.5~16μmol/L范围内,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存活率随GNA和ADM剂量增加而降低,且联合用药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单独用药组。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明显缩圆变小,染色细胞核破碎,呈现凋亡状态,而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AV-FITC/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NA与ADM单独和联合作用均诱导MCF-7细胞凋亡,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GNA与ADM单独和联合作用均能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凋亡,且两者联合作用可产生协同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藤黄酸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检测新藤黄酸对卵巢癌A278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fluo-3AM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新藤黄酸对A2780细胞钙离子水平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凋亡率,采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新藤黄酸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Annexin Ⅴ-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新藤黄酸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新藤黄酸对卵巢癌细胞A2780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fluo-3AM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各浓度新藤黄酸均能升高A2780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新藤黄酸能阻滞A2780细胞于G0/G1期;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Ⅴ-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新藤黄酸浓度的增加,A2780细胞凋亡率呈现增高的趋势;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新藤黄酸可以促进凋亡相关蛋白p53、细胞色素C以及Caspase-9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新藤黄酸具有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葛根和黄芩乙醇提取物体外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方法:葛根及黄芩200,400,700,950 m l/L乙醇提取物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ER )和MDA-MB-231(ER-)细胞,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葛根950 m l/L乙醇提取物在100~800μg/m l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700 m l/L乙醇提取物也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200,400 m l/L乙醇提取物未见明显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黄芩950,700 m l/L乙醇提取物在50~400μg/m l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400 m l/L乙醇提取物也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而200 m l/L乙醇提取物未见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结论:葛根和黄芩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内动脉的方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免疫化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bcl-2,p53免疫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结果:结扎双侧颈内动脉后,脑局部血流量下降,脑皮质促凋亡基因表家明显增强,但未出现凋亡群体细胞。通过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可抑制p53表达、增强bcl-2表达,结论:黄芪可抑制缺血区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强抑凋亡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