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随着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传统侦查措施已难以与之抗衡。而卧底侦查这一隐蔽型侦查措施,逐渐成为了打击此类犯罪的一把利刃,卧底警察更是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然而,在危险系数颇高的卧底任务中,卧底警察的权益保障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卧底警察选拔机制、卧底警察培训机制、卧底警察心理调试机制、卧底警察身份保密机制、卧底警察岗位预留机制、卧底警察奖励与补偿机制等方式,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卧底警察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卧底侦查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 ,阻却违法事由的紧急避险是其刑法理论基础。卧底侦查不同于教唆陷害 ,卧底警察具有不完整的教唆故意 ,欠缺可罚性。卧底警察在侦查中的犯罪行为合法化 ,不具有可罚性。卧底警察不应作证 ,其提供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  相似文献   

3.
刘莹 《求索》2011,(4):143-145
有组织犯罪的"组织性"特征对刑事追诉机关的调查活动带来极大困难。除非赋予警方运用特殊侦查手段的权力,如监听、运用线人或卧底警察,并制定秘密证人的审理程序,或者为证人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以鼓励和保障普通证人、卧底警察或线人可以顺利出庭作证,否则难以对有组织犯罪予以必要的追诉和审判。就秘密证人于审判程序中的审理方式与保护措施而言,德国是目前立法及实务运作上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其秘密证人制度的规定与运作方式可为我国对抗有组织犯罪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德等国家立法均规定卧底警察不能实施犯罪行为,但司法实务则持较宽容的态度,事实上承认了卧底警察实施"犯罪"的合法性,并通过公共利益豁免、检察官策略建议及利益衡量等方式规避立法。法国、荷兰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则有限度的承认了卧底警察的"犯罪行为",并明确了授权主体及授权范围。我国卧底侦查立法宜以成文法方式有限度的承认卧底警察"作为犯罪"的合法性,并对"犯罪"的授权主体与"犯罪"的授权模式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5.
美、德等国家立法均规定卧底警察不能实施犯罪行为,但司法实务则持较宽容的态度。事实上承认了卧底警察实施“犯罪”的合法性,并通过公共利益豁免、检察官建议策略及利益衡量等方式规避立法。法国、荷兰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则有限度的承认了卧底警察的“犯罪行为”,并明确了授权主体及授权范围。我国卧底侦查立法宜以成文法方式有限度的承认卧底警察“作为犯罪”的合法性,并对“犯罪”的授权主体与“犯罪”的授权模式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6.
关于卧底侦查法律规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侦查在打击有组织犯罪和团伙犯罪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尽管卧底侦查必须使 用一定带欺骗性质的侦查手段,有时还要参与某些犯罪行为,但却是追求司法公正价值和打击犯罪功利价 值之间平衡的必要选择。对卧底侦查应实行严格的司法审查机制;卧底侦查的对象应具有特定性;卧底侦 查中获取的物证具有证据能力;应完善卧底警察权益保障机制,并明确违法侦查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刑事程序法上,卧底侦查必须遵循特有的程序法则。卧底警察超越法律授权范围获得的证据是否有效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卧底警察身兼侦查员、证人、取证人等多重角色,在刑事诉讼中身份保密与上述角色必然存在冲突,卧底警察拒绝出庭作证需有合法合理的理由。法治国家要求的法律明确规定是卧底侦查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中赖以存活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为了破获案件卧底警察实施陷害教唆,包括唆使他人实施未遂的犯罪,唆使既遂但尚未完成的犯罪,唆使犯罪既遂且完成的犯罪.卧底警察实施不同的陷害教唆诱使他人犯罪,由于其行为不符合教唆犯的主客观条件因而不具有可罚性,不能构成刑法上的教唆犯.  相似文献   

9.
警察以证人的身份出庭作证的基本情形包括:警察目击犯罪发生过程,当场抓获嫌疑人的情形;警察发现、收集、提取、保管案件证据材料了解案件的情形;警察行使侦查权,收取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口供的情形;警察实施诱惑侦查,在犯罪过程中当场抓获嫌疑人及获取证据的情形;警察接受投案自首、立功,了解犯罪嫌疑人作案中、作案后认罪、悔罪情节的情形;警察作为鉴定人,对案件进行了刑事技术鉴定的情形。警察出庭作证的基本条件范围包括实体性条件范围和程序性条件范围。警察出庭作证有一定的特免权,即为了保护特定的利益,应允许警察在诉讼程序中拒绝透露和制止他人透露某种秘密情报;为了保护警察及其家庭成员安全,各国法律在规定警察出庭作证时,还针对一些特殊案件采用诱惑侦查等秘密侦查手段的特情人员、“卧底”警察,设置一定的例外;为了保护证人自身的利益,各国都规定有防止自陷于罪的拒证权。  相似文献   

10.
卧底侦查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卧底侦查在侦破有组织犯罪及无受害人犯罪方面效果显著。如不对其加强法律规制 ,则可能出现破坏法制、侵犯人权的后果。我国在卧底侦查立法方面 ,应确立卧底侦查的合法化原则 ,建立对卧底侦查的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对卧底侦查人员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从侦查讯问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犯罪案件在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段、犯罪证据状况和犯罪发现概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特点;计算机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具有侥幸心理强烈、畏罪心理不突出的特点。对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讯问要采取“攻心”与“攻城”相结合的侦查讯问策略,运用以使用证据与说服教育相结合为主、辅以利用矛盾的侦查讯问方法,并应注意侦查讯问言语的技巧运用。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中犯罪组织活动日渐隐蔽化,给取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卧底侦查越来越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本文结合国外立法经验,论述了突发事件取证中卧底侦查的实质合法性与形式合法性,并结合我国法律规定从适用条件、行为方式、适用程序、证据使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对突发事件取证中卧底侦查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谈判制度处置警务危机事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务危机谈判制度是指警察部门通过使用经过特殊训练、具有特殊技能的警察以解决劫持人质、自杀等事件的工作模式。建立警务危机谈判制度的目的是减少人的生命损失。通过谈判,可以为解决危机赢得时间、获取情报、平息现场紧张气氛。当前实际部门在处理人质危机时采取的做法存在较多的问题。谈判不是妥协。谈判制度的灵活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4.
公安边防部队是一支代表国家和人民在边境地区,以武装的形式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稳定与安全的部队。近一时期,国际恐怖组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呈现组织严密、技术先进、目标泛化等诸多新特征,已严重危害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因此,现阶段反恐作战已成为边防部队主要的作战任务,反恐怖人力资源也成为边防部队的客观需求。所以探析公安边防部队反恐怖人力资源建设对边防部队遂行反恐怖作战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处突维稳"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很多工作都涉及危机干预,接处警情中多数是处理家庭暴力、家庭纷乱及解救自杀者等,人民警察越来越多地需要进行危机干预工作。警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就是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内部,建立一支隶属于指挥中心的危机干预队伍,人员来自各基层警队,平时他们有各自的专门工作,遇到突发危机事件时能够迅速出警实施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处于黑社会犯罪组织的初级水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既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人文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有自身的特点及规律。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罴社会性质组织除具有专业化、职业化、集团化、暴力化等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新特点。文章从若干方面对这些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由涉警事件引起的网络涉警舆情危机影响着警察形象和警察权威的建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警察执法环境并不乐观。警察自身又存在职能不清、违规执法及内部失检等问题,因而成为网络舆情的引爆点。网络的发展和公众的参与又加深了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壮大,一旦出现涉警舆情,极易演化成为危机状态,影响警察权威的树立和巩固,波及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警察应对网络涉警舆情也应从自身、媒体、公众等方面着手,重塑警察权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现实案例的采集与分析,发现部分一线警务人员存在着对他人和自我信任感的缺乏,并导致行为异常。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本文概括出几种解决信任危机和重建自信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培养和建设现代警务人员队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