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陕西省更为关键。研究通过构造陕西能源环境压力与经济产出分离关系之间的因果链,运用LYQ模型对陕西工业支柱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进行分析,认为推进陕西工业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应重点强化以下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技术引领陕西工业支柱产业发展,提升陕西工业支柱产业价值创造能力:二是不断扩大内需和提高内陆型经济比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升陕西工业支柱产业价值创造的抗风险能力;三是不断加大各类节能法律法规的推广和实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升陕西工业支柱产业能源使用效率;四是引入碳平衡约束机制,积极推进碳汇产业下的城乡统筹发展,提升陕西工业支柱产业减排目标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2.
粗放式经济的发展导致高强度的碳排放,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低碳经济给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规模较大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能耗高、碳排放强度大,为了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的危机,我们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国家要开征碳税,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的低碳经济转变,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的最终利用效率,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方地区经济稳定发展,但伴随着能源消耗强度的增加,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基于此,利用北方地区13个省份1995—2016年的能源消耗资料进行碳排放测算,并通过相关模型来研究该区域的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近22年来,该地区年均碳排放量黑龙江省最低,而山东省最高;驱动因素中经济弹性系数最大,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据此建议应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提高技术水平等对策和建议,为北方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根据安徽省16个地市2008—2012年间的碳排放量,安徽省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安徽省碳排放水平对经济发展存在依赖。尽管安徽省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引起该省人均碳排放量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改善以及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碳排放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河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碳排放居高不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压力日趋增强,传统能源的使用已对保护河北生态环境、促进河北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气候的异常、能源的紧缺掀起了低碳经济的浪潮,作为煤炭占能源主导地位的国家,由于高碳的性质,使得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繁重,而且现在煤炭行业存在产业整体性差、资源浪费严重、后备资源不足、煤矿规模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煤炭行业要从系统节能、资源耦合、企业转型、融资租赁等方面着手,由高碳向低碳转变,促进煤炭行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类利用能源的进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是在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和升级过程中逐渐成为主流能源的,而新能源产业则是技术、市场与制度协同演进的结果,其形成和演变伴随着技术进步、能源替代、产业链条延伸和社会经济发展范式的转变。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国面临共同的政策导向问题,即如何根据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与制度,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演进。山东省是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未来发展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加快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条、创新产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低碳创新系统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低碳创新是城市转变高碳模式和粗放增长道路的迫切要求,低碳创新系统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资源能源制约性瓶颈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矛盾问题,实现在技术研发、产业体系、企业生产、消费模式、制度安排等层面的全面创新。加快我国城市的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应以低碳创新系统构建为战略突破口和模式选择,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绿色产业,以城市绿色标准为规范,以建立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机制,加强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建设,鼓励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低碳创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凸显出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高能耗产业比重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碳排放过高,导致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日趋严重,经济发展的高碳方式将难以为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河南省人口众多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经济增长,使人类的物质财富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张。但是,由于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以使用化石燃料为基础,其生产和消费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将越来越难以持续。低碳经济是以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发展碳吸收技术,以及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消费模式更新和制度创新为途径,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单位碳排放的生产效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据我国30个省区2001—2011年相关平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低碳环境、低碳产业、低碳效率和低碳创新四个层面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发现,我国整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在空间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偏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提升森林面积和质量,改善能源和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提到“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这就要求在进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建立节能减排的道德约束机制、监测体系、法规以及绿色经济管理制度等,落实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通过强化政府生态责任,加强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人与白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的双重影响,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关键技术创新是降低发电成本、实现我国新能源应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根据新能源产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在机制、政策、企业组织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对吴起县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后续发展对策为研究目标,探讨了陕北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生产和畜牧业合理配置和发展问题。最后,提出了调动农民致富积极性,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节水农作物种植规模,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替代产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是贵州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结论。因此,应该树立生态价值教育观,转变贵州经济发展方式,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节能减排亟需确立轻重缓急,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它既要发挥市场的主体功能,又有赖于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缺陷;既要确保经济增长活力,又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努力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又要为潜在的新能源变革做好准备;既要承担国际责任,又要维护中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世界共识。当前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政策主张可以分为边境碳调节税(碳关税)、碳排放许可交易(碳配额)两种类型。我们主张实行碳配额许可交易制度。它是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贯彻其"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政策选择,是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手段。我国应把碳配额许可管理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碳配额许可交易制度,在国际气候应对规则中加快夺取我们应有的参与权、引导权和决定权,争取国家有利的发展条件,推进我国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推进我国进入富强和谐的碳中和时代。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动力主要包括内源性、外源性动力两种。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内源性动力是一种自发的内在力量,主要通过旅游集群能获取旅游产业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通过旅游产业集群能形成完善的旅游价值链,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成长;旅游产业集群使旅游交易成本降低、能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等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外源性动力主要源于政府旅游产业集群动机、政策、资金扶持及政绩驱动;旅游企业之间、旅游城市之间竞争及塑造旅游形象及品牌提升旅游竞争力等方面的力量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