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斯·韦伯在其法律社会学中对法律制度进行了三种类型划分:即法律实务之技术手段的类型划分、以"法律担纲者"为核心关注的类型划分、法律教育以及法律思维的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律的理性化与形式化发展过程.韦伯的这种法律制度类型划分是建立在其历史学研究方法之上的,尤其是经由客观可能性判断和理想类型这两个范畴来确立其方法论基础的.然而,无论是其理想类型的建构还是其客观可能性理论,最终都无法逃避其所反对的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是指未明确表示而具有流动的特征之法律概念,其包括一个确定的概念核心以及一个多多少少广泛不清的概念外围。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存在是由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决定的。对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解释、适用,理论上就有可能存在多数适当的判断决定。那么行政机关就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适用,是否存在不受法院审查的决定权限?这确实是公法学上的一大难题,也是公法学的一大重点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涵义、适用以及判断余地理论分析研究,对我国行政诉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韦伯在其法律社会学中对法律制度进行了三种类型划分:即法律实务之技术手段的类型划分、以"法律担纲者"为核心关注的类型划分、法律教育以及法律思维的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律的理性化与形式化发展过程。韦伯的这种法律制度类型划分是建立在其历史学研究方法之上的,尤其是经由客观可能性判断和理想类型这两个范畴来确立其方法论基础的。然而,无论是其理想类型的建构还是其客观可能性理论,最终都无法逃避其所反对的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4.
评价判断应以客观真理性的内容为基础 ,体现深刻的社会本质 ;规范判断重在培育人们的道德态度和价值取向 ,发挥导向、约束、评价、自律、他律的功能 ;命令判断具有的客观现实性、正义性、实用性特性 ,是道德实践精神的显著体现 ;情感判断体现着道德判断的情感色彩 ,但其最终要受道德价值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们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多限于以逻辑为基础的研究,这是一种法律形式化主义面孔的刻画,法律推理中价值判断具有必然性。法律作为人类实践理性的产物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判断。对法律推理的性质和过程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法律推理中基于对法律解释和案件事实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真地对待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多限于以逻辑为基础的研究,这是一种法律形式化主义面孔的刻画,法律推理中价值判断具有必然性。文章对法律推理的性质和过程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讨,并对法律推理中基于对法律解释和案件事实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并主张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7.
类比推理作为创造性法律解释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具体适用的妥当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裁判者对法定案型事实与待决案件的相似性判断。因此,相似性判断标准必须保证裁判结果的确定、客观和公正。这需要裁判者从不同的视野范围,以不同的态度评价规范与事实的相似性,根据不同的情况,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最大程度地追求司法结果的确定性,在存在与当为、方法与结果之间进行合理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判断具有主观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因而将其排除在外。文章通过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得出,价值判断是司法裁判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然后通过对合理性的探讨得出,在论辩的意义上司法裁判的价值判断是具有合理性的,而不是恣意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过程中,不确定法律概念是划分司法权与行政权边界的重要标准。本文从与行政裁量的比较出发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以德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脉络为框架描绘了不确定法律概念从萌芽、确立及发展的路径,最后探讨了司法权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审查强度,着重论述了判断余地理论的理论依据、适用空间和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0.
法学上的价值判断是指评价或判断立法规则设计或司法判决是否符合一定的价值准则的活动。侵权法的价值判断存在伦理主义和工具主义两种基本进路,前者将法律与道德密切联系在一起,后者视法律为实现特定社会目标的工具,二者各有短长,因此妥当的选择是采取一种混合主义的价值判断进路。我国《侵权责任法》以实现救济受害人之功能为主旨,采纳的是工具主义进路,这一忽视法律的道德维度的立场应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1.
婚姻行为是身份行为、要式行为,具有伦理性、意思自治限定性、确定性等特点。"关系契约"理论更进一步揭示了婚姻行为与财产行为之间的明显差异。但是,通过细致对比,这些差异原则上不应成为区分处理通谋虚伪婚姻行为与通谋虚伪的其他法律行为的理由。在价值判断上,通谋虚伪结婚中双方欠缺缔结婚姻的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没有形成婚姻关系的自由意思,原则上不应承认其效力。婚姻家庭法领域应当重视保护家庭秩序的稳定。如果通谋虚伪婚姻双方已经婚内同居或者生育子女,应当认定婚姻有效。通谋虚伪婚姻与《民法典》第1051条规定的无效事由存在不同,应当在构成要件、法律效果和宣告程序上,作出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2.
侵权领域最密切联系理论之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最密切联系理论在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中得到确立一来,对其他国家涉外侵权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价值判断却一直为各国理论及实务界所争论。法院在审理涉外侵权案件时,应在最密切联系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侵权行为的社会价值和法律适用的实体结果,实现法律选择的实体化。  相似文献   

13.
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相继做出了三个新的重大判断,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我国走出"文革"灾难、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并在国内外的政治风波中经受住考验,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前提和保证;关于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我们党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基础."三大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大规律",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把握达到新境界的重要标志."三大判断"还是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关系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提出"三大判断"的"问题范式"、提出"三大判断"的"逻辑起点"和提出"三大判断"进而实现理论飞跃的实践基础和要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与官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因为相同或相异的逻辑判断导出了相同或相异的现实选择,这些逻辑判断和现实选择是毛泽东、邓小平留给我们的重要经验和宝贵思想,继承和发展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价值"一词的诸多歧义及人们对它的误读导致司法判断模式上的迷失以及该领域内"泛化的价值主义模式",其在刑事法学领域亦有突出表现。这带来的诸如将规范判断误认为价值判断、将价值判断引入事实判断中等谬误对当下中国法治造成深远的负面示范效应。必须在司法判断领域将此种泛化的价值主义模式驱除出去。  相似文献   

16.
证据评价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由证明方式下,法官评判证据的自由是相对于机械的法定证据规则的束缚而言的,决不意味着法官可以随心所欲地评判证据.法官评价证据的范围主要限于证明力而极少涉及证据能力;评价的内容是证据的可靠性和证明力强弱;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经验法则,评价的方法是综合判断.剖析并探究证据评价的过程,对于我们构建相应的制约机制,防止法官滥用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理论中违法性判断应当独立。缺乏独立的违法性判断,一方面造成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内部矛盾重重,其功能也被夸大;另一方面还导致违法性判断被形式化。实质上,对某一行为进行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并不涉及价值判断,并且违法性判断的功能也不同于主观罪过。在此基础上,将违法性判断独立成为一个要件不仅可以为正当化事由提供理论依据,还是犯罪行为类型化的要求。当然,与违法性判断独立相配套的要求就是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改良或者引进德日三阶层犯罪成立理论。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对于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逐渐达成共识,但是在实施何种创造性判断标准方面却各行其是。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的创造性判断标准进行阐述,认为应当从发明方案的整体角度考察,并且厘清了创造性与技术性的关系。继之,文章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实践中并未坚持贯彻该理论标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具体标准还应考虑各国专利法律制度整体及科技与产业发展水平。最后,结合具体国情,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明确以“非显而易见性”即“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为标准,从发明方案的整体去判断,而不必苛求其中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具有过高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大陆法系的刑事立法和司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判断标准进行经济分析,是法经济学和具体刑法学理论的结合,有别于传统刑法学研究方法。在运用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时,将非理性因素纳入到经济分析中,以弥补传统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之缺陷。  相似文献   

20.
当代侵权法理论过分强调侵权法填补损害的功能,忽视了对故意与过失侵权心理的关注。侵权法过错的判断应当充分借鉴心理学的相关成果,修订主观性判断标准,区分故意与过失的侵权心理。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更是科学确立侵权行为人法律责任,有效预防侵权行为发生,科学确立法制宣传策略,构建和谐民事法律关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