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把握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当前我国对外大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谋和平 ,求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通过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才能谈得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发展。保持世界和平与稳定是中国发展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前提 ,和平促进发展 ,发展促进祖国统一 ,没有和平与发展就谈不上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和平成为时代共识,尼赫鲁适时地顺应了这一时代主题,以维护印度国家安全为基本出发点,把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的基本目标之一,提出了一系列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世界大战爆发的主张,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尼赫鲁以"道义性"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为特征的"世界和平"思想在当下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共同发展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本世纪上半叶内,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战争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维持了四十年之久的世界和平。世界和平之所以能够取代世界战争,这完全不是偶然的。世界和平是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战后以来,国际关系呈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趋势:一是不断发展的民主化趋势,一是逐渐衰微的强权政治趋势。两种趋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决定着世界战争与世界和平的命运。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斗争,就是要在国家间和民族间逐步确立民主关系,从而缓和或消除国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世界和平。值此联合国国际和平年之际,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及其与世界和平的关系进行探讨,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但世界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国际领域 对立冲突加剧, 特别是大国在国际上的利益纷争, 使许多全球问题的国际解决陷入僵局, 人类社会 的发展与进步面临新的挑战 。大国具有特殊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对消除国际社会的对立冲突、维护 世界和平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和义务 。 中国是一个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 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 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 。  相似文献   

5.
发挥安理会重要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感谢阿登纳基金会邀请我出席此次研讨会。当今世界,老问题悬而未决,新问题层出不穷,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的未来充满变数,究竟何去何从,这将取决于我们如何判断形势和应对挑战。此次会议为我们集思广益,共谋和平与发展大计提供了良好机会。我祝愿会议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50年来,新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一边倒"、"一条线"到具体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平等互利的友好关系,在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1954年越南攻克奠边府击败法国殖民军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与中国的有力援助分不开的。5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党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维护本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世界形势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一轮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交织迸发,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际秩序加速演变。总的看,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合作与变革的呼声更加高涨,建立利益与命运共同体的诉求更加强烈。201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内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行法治建设,带领13亿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世界又进入新一轮格局转换.针对多极格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命题,本文在国家是理性个体的假定前提下,运用逻辑推理和历史检验的方法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讨论在未来多极格局中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这在南亚也有明显的反映。美国和俄国都加强了同印度、巴基斯坦的关系,并以印度为重点。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俄关系的发展,中美俄印四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朝均衡的方向发展。这对维护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十分有利。印巴恢复政治对话,使印巴关系趋向缓和。印同其他邻国关系也继续改善。南亚区域合作进程加快。但南亚各国在国内普遍受到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困扰,对这些国家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在宪章中规定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促成国际合作为其宗旨。50年来,联合国虽然没有摆脱强权政治的影响,但它始终在为实现自己的宗旨而努力,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促成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无能为力。 当前,发展中国家仍希望联合国能在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上进一步发挥作用。这种愿望能否成为现实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联合国今后一个时期在发展领域中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展开,大幅推进.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理念丰富深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全球治理方面精彩纷呈,成效显著,为维护战后秩序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方面也面临新考验.随着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四十年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联合国组织本身也有很大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为维护和实现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在和平与裁军以及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分析国际形势时指出,"当今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些年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动荡不安,世界一直很不太平.这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没有解决的必然反映.综观全局,当前世界的和平与安宁面临着三大挑战:美国霸权主义依然盛行,全球化负面效应日益明显,社会矛盾不断尖锐.这三大挑战的存在将长期影响国际形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战线搏击风云,披荆斩棘,取得辉煌的成就和业绩。中国坚苦卓绝的外交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为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并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及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半个世纪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独立自主,是我国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足点。中国人民十分珍视这个原则,新中国建立以来,不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国际条件下,中国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南北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用东西南北四个字概括了具有全球性的两大战略问题。他说,“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从此,南北关系这一概念便作为一个通用术语用于国际关系领域。学术界也把南北关系定义为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和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关系。[2]与此相关的南北问题、南北对话等等概念都是作为经济概念而运用的。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问题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然而,今天的南北关系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  相似文献   

18.
战后四十年,亚太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今天,和平、友好、发展巳成为这个地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影响这个地区和平、友好、发展的主要是两个问题: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和经济发展问题,包括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和南北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四十年亚太地区发展的主要经验教训:第一,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第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第三,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已开启第二个10年,世界继续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的快速发展,既是世界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世界变革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与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频繁地互动、紧密地交融。不断发展的中国正日益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时代主题观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主题是世界主要矛盾的反映,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新论断,取代“战争与革命”这一旧的时代主题观。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新时期基本路线和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于我们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