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中国的70年外交是不断实践创新和理论建设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和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把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放在外交首位,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和推进国家利益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尤其是在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世界多极化、把握发展这一总钥匙、完善全球治理等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未来30年,中国外交需要继续努力夯实大国外交的基础,提高大国外交的能力和自觉,发挥大国外交的国际引领作用,深化大国外交的战略思维和运筹,以及加强大国外交的理论体系建设,从而不断打造和开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中国外交以大视野、大思路、大气魄、大格局、大手笔开局,以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为重点,以和平、发展为主线,以强大实力为依托,以密集的首脑外交为手段,谋篇全球,深耕周边.周边外交牢牢置于外交全局之首位,对亚外交、对非外交、对欧外交及对拉美外交取得全线突破,多边外交风起云涌,充分展现大国风采和大国担当,大战略气势恢宏,充分展示大国外交和战略景观,全面推进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着力构建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外交大拓展、大深化、大丰收之年.  相似文献   

3.
朱锋  杨正一 《东北亚论坛》2023,(1):17-30+127
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就中国外交的原则和目标做出了战略性论述,深刻回答了百年大变局下世界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世纪之问”,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指南。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国外交承担着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需要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持续不断地“铺路架桥”“化危解难”,持之以恒地为中国扩大商贸联系、稳定周边关系和提升中国影响力“开拓进取”。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国还需打破大国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宿命,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同美国建设和打造“新型大国关系”。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外交的地位将不断提升,这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治理基础和战略保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在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的背景下剧烈震荡.2010年春发生的天安号事件,更使亚太地缘政治环境发生重要变动,一系列复杂变化接踵而来,给中国外交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的战略应该是争取维持并延长战略机遇期,服务国内建设,因此谋求建设和谐亚太,服务国内建设乃是中国外交的主要动机.维护我国周边、稳定大局,应当关注三方面要素,即要运筹好大国关系、构筑周边地缘战略依托、维护海外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2016年,中国大国外交攻坚开拓,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国际影响力全面快速提升,为全球经济引航指路,并为全球治理开出新方案.中国与俄罗斯结成“战略联盟”,联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中美俄战略关系格局形成.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全面对接,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开辟了中国大国外交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新型国际关系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它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继承和总结新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经验,批判吸收当代全球政治理念,其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紧迫的现实必要性。这一思想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准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具有鲜明的逻辑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中国特色。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必须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等理念原则,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新型国际关系观的提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和平发展环境、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路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热点外交研究——特点、理念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热点外交的基本特点包括:坚持通过对话和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倡导多边主义,重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重视通过大国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强调通过经济合作和发展援助,为和平解决争端营造环境;从国际道义出发,尊重相关各方合理的利益关切.中国热点外交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和平、合作共赢、和谐包容.中国热点外交的意义主要体现为:热点外交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向世界昭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坚定信念;热点外交有助于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软实力;热点外交有助于促进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边是中国总体外交布局的首要,努力开创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对维护中国和平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当前,中国在周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民间力量走进周边对于维护国家利益、推进民心相通以及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以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为代表的中国民间力量走进周边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满足本国和周边国家的期待,也难以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二战后积极开展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以改善国家形象和促进日本在东南亚的贸易与投资,效果明显。日本民间力量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其相对系统性、完整性与前瞻性的周边民间外交做法与经验值得中国总结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南非是目前非洲唯一的新兴大国.自20世纪末以来,南非外交日趋活跃.南非以非洲复兴为己任,发挥该国维护南部非洲地区安全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南南合作,重视发展南北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出南非外交战略的重点.正是姆贝基大力倡导的"非洲复兴"思想成为他当政时期南非外交战略选择的思想源泉.从总体看,姆贝基时期南非外交呈现出3个特点:毫不掩饰地追求大国地位;在外交领域强调民主、人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敢于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外交原则.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就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理念,形成了兼具世界价值、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全球治理思想。习近平的全球治理思想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因应鲜明的时代背景,包含丰富的理论内涵,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最新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生成,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实现全球善治,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具有重大理论贡献和深远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领导集体交替过渡期首倡新型大国关系,标志着中国积极建构外交理论、擘划国际战略和实施政策措施.新型大国关系始于但并不限于中美关系,旨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旨在维护国际体系的和平转型、超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必定冲突的“宿命”、提升金砖国家等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和作用、发展中国和欧洲传统大国的关系、稳定陷于低谷的中日关系等.真正实现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克服理论障碍、战略猜疑、利益冲突和政策分歧等困难.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国外交的核心是创新.新理念、新风格、新力度、新战略、新战术、新倡议、新布局、新突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周边外交双轮驱动;北联、东弈、南睦、西进.全球拓展既捍卫了国家核心利益,又坚持与世界合作共赢,充分显示了中国气势、大国外交和世界情怀.中国外交已经进入了全面战略外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但中国外交话语的"短板"问题也日益突出。外交话语是体现国家文化传承、意识形态、重大利益、战略方向和政策举措等官方基本立场的表述,而话语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独立自主外交时,更需在大国外交的丰富实践基础上,厚植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基础,加强外交话语体系建设,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以有效应对相关挑战,实现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历史性提升,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美之间新型大国关系必须关注中美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中美两国外交战略的分歧源于核心理念的不同。美国的外交战略核心理念体现为"领导地位"和"伙伴关系",其目的是维持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中国的外交战略核心理念则围绕"独立自主"和"相互依存"展开,其目的是成功实现和平崛起。以不同外交战略核心理念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必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与障碍。如何化解中美之间的战略矛盾,克服障碍,避免走中苏分裂的老路,是关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否成功构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软实力外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需要我们研究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概念.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对,不仅指制度力量与文化力量,还包括国际认同、话语实践以及外交艺术.它在国际关系方面实质上体现了国家在国际社会化、制度化与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在外交方面往往与国际主义路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主义曾经为20世纪中国的大国成长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今后的和平与发展进程中仍然是软实力外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缘利益诉求(攻势/守势)与跨国流域水治理程度(工具性/制度性)两个指标,可以将"水安全外交"界定为国家以及相关行为体围绕跨境水资源安全问题展开的博弈行为。水安全外交包括冲突预防型、霸权引导型、水互动冷漠型和治理后现代型四种类型。作为霸权引导型的美国水安全外交战略,其核心是通过水的全球治理来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国的地缘性介入,保障其水外交的战略利益;二是通过对区域水治理体系的制度性嵌置和重构,保持其水外交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美国通过水外交的四条路径(联盟和议题联系方式、同水外交大国的协调方式、国际组织议题嵌入、网络化伙伴关系)推进水安全外交政策和安全战略的制定。在其水外交进程中,国内外的动因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通过水安全外交拓展自身在亚太的地缘利益诉求,推行美国价值观的水治理原则和规范,嵌构以美国为核心的水安全治理体系,遏制地区大国(特别是中国)的水话语权,以最终实现美国在区域水—能源—粮食纽带安全中的战略优势平衡。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印尼的第一位民选总统,苏西洛对内发展经济、恢复秩序,对外开展"自信"外交,以重塑国家形象和实现印尼的地区大国地位.苏西洛"自信"外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增强印尼在东盟事务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与域外大国的关系、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塑造"民主、多元、和平"的国家形象.虽然苏西洛"自信"外交获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也受到了国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属于全球公共产品,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理论、历史、实践和价值上的统一性。三大全球倡议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与联合国承担的全球使命相契合,有助于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也为中国加强与联合国的全球伙伴关系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抓手。中国携手联合国积极推进三大倡议的落实,有利于全球合作,而且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北京奥运会为聚焦点的国际互动显示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兴大国的中国同西方传统大国在价值观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碰撞、竞争和磨合.形势的发展对中国外交提出了诸如新兴大国和国际体系间的关系、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有序互动、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中国国际战略和内外统筹的有机协调等新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论坛     
正2019年选题参考1.中国大国外交战略与周边外交研究;2.国际秩序转型与全球治理研究;3.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前景研究;4.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5.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6.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