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1,(4):19-20
3月10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全国人人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法律能改变过去,法律能成就现在,法律能决定未来,这中间贯穿了一条法律原则,那就是“法律要有效用”。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首次启用动议权,提出将市政府提交修改的《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废止。结果,这项原提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的法律修正议题,因常委会部分委员依法启用动议权而被暂缓表决。  相似文献   

3.
面对经济、面对市场、面对形形色色的服务对象,如何保持和提高民政人的形象,报刊已登文不少,可算老生常谈了。最近,我县民政局将兄弟单位“四个一”经验用于实践,效果奇佳。这事说白了、就是个换位思维问题,“假如我是被管理者,容易接受什么样的管理和语言?”就这个主题,我们全局进行了深入研讨0“我就是被管理者,我就是来办事的人!”人人自问,人人做出答复,根除了以管理者自居的偏狭思想。经过讨论,形成共识夕对于外面来局的人,不论什么身份,不论办什么事,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送上,一把椅子让座,一句话儿暖心。…  相似文献   

4.
在暑期到来之际,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同举办第46次“委员在线法律咨询”活动,邀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尚伟律师事务所主任黄绮;市政协委员,团市委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部部长赵听等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专家委员、共青团界别委员围绕“贯彻(《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关注学生暑期安全”主题,在线为民提供法律帮助。  相似文献   

5.
董伟 《协商论坛》2011,(9):52-53
“如果单独出台一条法律保护医生,那么是否也该单独出台一条法律保护患者?”今年3月7日,冯世良委员等人在全国两会上就“医闹”这一热点话题,表达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道德本质上并不冲突。作为一种规则,法律主要侧重于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法律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属于基本的底线要求,其主要功能在于防范人们实施破坏社会秩序和损害他人的“恶”的行为。而道德侧重于对人们内心世界的调整,道德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属于更高的要求,其主要功能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倡导人们实施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善”的行为。可见,法律是一种强制性规则,人人必须服从;道德则应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适合强制遵守。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论人本法律观的科学含义汪习根在《政治与法》2007年第3期撰文认为,学术界对人本法律观中的“人”、“本”和“人本”这三个基石范畴存在不少分歧与模糊认识。从逻辑起点上讲,人作为人本法律观的主体,应当是“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和“政治人”以及“生态人”五方面的统一。从内在特质上看,人本法律观是一种理想的法律价值观而非工具论,是一种理性的法律本质论而非抽象的本原论,是一种科学的法律方法论而非简单的具体操作方法。从价值选择上说,人本法律观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权利,发展权体现了人本法律观的主…  相似文献   

8.
我作为市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市便民中心党委书记和市招投标中心的党工委书记,结合近阶段自己的学习,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人做好是根本”这一主题,有不少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9,(9):30-31
近日,中国各大网站上热议一项“国民休闲纲要”。前不久的“两会”上,不少提出类似动议的代表、委员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但业余生活还比较贫乏,国家出台这项鼓励休闲的政策旨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中国民众对此似乎也很感兴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117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0.7%的人对其表示关注,其中46.8%的人“非常关注”。然而细看这项政策,虽然名称从最初的《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中去掉了“旅游”二字,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汤镇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深受“信骚扰”和“信诈骗”之苦。他说:“虽然我没有受短信的骗,但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受骗。”因此他提出《手机实名制可治“信骚扰”》的提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手机买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正等待国务院审批。(6月4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1.
《政协天地》2013,(9):6-8
8月20日是省政协每月一次的“委员活动日”。上午,杨根生副主席约见了部分教育界省政协委员,并召开座谈会。委员们围绕我省教育投入、教育产业、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大学生就业等问题建言献策。不少委员反映的问题令人担忧,有些委员甚至认为,“文教”和“卫生”是困扰着社会的两大痼疾,“教育比建高铁重要”,因为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怎么投入都不为过。这些意见和建议发人深思。以下是当天委员们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07,(12):37-37
《人民政坛》编辑部: 市、县人大换届后,经由我们本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平时,为了方便称呼,我们在见到常委会委员时,都直接称呼为“常委”。一位老代表告诉我说,常委会委员不能叫常委。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是约定俗成的。请问,人大常委会委员如果不能简称为“常委”,  相似文献   

13.
一位从事人大制度研究的专家认为:“民主真正的实现,必须以实质意义的法律程序作保障”。过去,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述职评议”,很难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情面,起到监督官员的作用。2002年,《湖南省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述职评议工作条例》的出台,对“述职评议”结论的产生在立法上有了新突破,为常委会委员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和行使权力在法律程序上给予了保障,使人大“述职评议”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刚起来,同时也让官员们深切地体验到:工作不称职就要丢“官帽”。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净土”奥克兰印象1997年春季,我曾赴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小住两个来月,所接触到的环境、社会和人,都给我这个初次跨出国门的人不少新鲜的感受。新西兰是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介于赤道和南极洲之间的一个岛国,由南、北二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约27...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要通过教育引导、激励担当、党建引领,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平衡秩序与活力,释放共富动能,构建人人尽责的共同体;强调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精神和物质层面协同发展的共同富裕,构建人人共享的共同体。在新发展阶段,只有不断增强“人人”的履责意识、激活“人人”的尽责动力、提高“人人”的履责能力,才能更好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同责共享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持续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协商月报     
《协商论坛》2011,(12):28-33
11月30日,郑州市政协召开“创建委员之家树立委员形象”活动巡回报告会表彰会,对21家成绩突出的单位及47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2009年4月以来,郑州市共建成“委员之家”139个,吸纳全市3000多名政协委员通过“委员之家”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交提案1640件,反映社情民意1994条,组织社会公益活动343次,救济困难群众3204人,捐款捐物9786万元。巡回报告会从全市3000多名政协委员和139个“委员之家”中选拔出37名报告人,走进各县(市、区)和部分省会高校及社团组织,为上万名各界群众开展了12场精彩演讲,展示了新时期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7.
耘耘在荣神益人土地上──记全国政协委员赫连召选在豫东大地上活跃着一位爱国爱教的宗教界知名人士,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基督教“两会”主席、商丘市基督教堂牧师赫连召选。他虽已74岁高龄,但他还是用一颗爱人如己、荣神益人的心服务于社会和各项福利事业;用...  相似文献   

18.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8,(10):42-42
在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之间的观点辩论,是一道引人注目的议政景观。张茵委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5份提案,遭到另一名委员公开批评,并引发社会激辩;孙淑义委员“投资500亿元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发言,在政协讨论会上激起反对声浪,上百名委员联名反对;此外,认为“手机通话费不是高收费”的曾淑敏委员遭到其他委员的“围攻”,围绕着“急救基金该不该建”,凌锋委员和邓小虹委员也展开了激烈“交锋”……这种针锋相对的辩论场景,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19.
据《模式中国》一书记载,山西省长冶市市委原书记吕日周在一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很不客气地批评了长冶市的干部“琢磨人的不少,琢磨事的不多;跑领导的不少,跑市场的不多;争功的不少,揽责任的不多;碌碌无为的不少,敢作敢为的不多。”读罢这段文字,笔者不得不为吕日周一身正气、“敢惹人”的党性原则所折服。可以说,在现实社会中,像吕日周所痛斥的一天到晚挖空心思琢磨人,而不琢磨事的干部并不鲜见。这些人,满脑子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初我光荣当选为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并有幸再次连任。最初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感,为了对得起这份荣誉,我要更努力地把自己的律师工作做得更好。但随着履职的深入,我深深地感到“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一名律师,我可以发挥我的法律专长参政议政,通过履行人大代表法定职责这一途径,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为我们国家的民主与法律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